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搜索关键字: 发布时间: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2006-12-30  )
 
来源:中国林业网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岭山地的雷公山,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生物地理分区属2.1.2和1(1)4A(2)。面积47333公顷。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8°09’-108°22’,北纬26°15’-26°22’之间。

二、自然概况

保护区地貌为微弱切割的台状中山、中等切割的波状中山和强烈切割的脊状中低山和

低山。山地坡度较陡,平均25度。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降水日和云雾日较多,日照少。年均温因海拔高度而异.山麓为14—16℃、山腰为11.7℃、山顶为9.2℃,年均温14.3℃,1月均温3.6℃。7月均混23.5℃,大于等于 lO℃的天数为197天,无霜期230天以上,有结冰现象,结冰期约20天;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其次为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保护区是黔东南地区的重要水源区,有数十条溪流由此流出,汇集成为巴拉河、五迷河、人拥构、平江河、排调河等,成为清水江和都柳河的重要文流、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重要的分水岭。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37科349属;92种(1亚种、38变种),其中袜子植物有6科13属20种、被子植物有121科336属572种。嵌类植物有41科89属249种,苦药植物有46科76属112种(包括变种)。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有69科166属283种,占种子植物种数的47.8%、森林植物区系特点(1)区系种类组成丰富、占贵州省种子植物的12.2%和棵子植物的41.6%,(2)起源古老,主要保护对象秃杉就是第三纪十遗植物,被于植物原始类群多心皮的木兰科雷公山有5属10种(3)特有现象,雷公山有中国特有的单种属和少种属48种;(4)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主要为用的地理成分的多样性,中国种子植物属15个分布区类型雷公山有13个,其中以热带一温带成分为主。地带性植被为常绎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海拔1300一14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组成复杂多样,主要为甜储林、甜楮一银木荷林;1404一21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要为贵介石袜中华娥林、多脉青冈林;2100米以上为杜鹃—箭竹灌丛。

保护区植物区系分区属 I E15。属国家保护植物有的种,级有秃杉,二级有鹅掌揪、钟车木、十齿花、香果树、福建柏、马昆树、水青冈。三级有翠相、凹叶厚朴、厚朴、白辛树、长苞铁杉、稿花杉、闯伸、金钱械、红花木莲、半枫荷、银鹊树等。其他优良用材树种如杉木、秃杉、光皮柞等,药用植物厚朴、黄连、竹节二七、天麻等。

秃杉林在我国仅分布于郸西南的利川,滇中北的贡山、兰坪和雷公山保护区等局部地区,多分散于其他林分中或呈零星小片状。秃杉是我国珍贵速生用材树种,是适于亚热带山地生长的一种天然针叶林、属国家级保护植物。保护区秃杉林有33片,分布于雷公山东南坡海拔8DO一1300米的沟谷两侧。最大的片有2公顷,胸径10厘米以上约有5000株,保护区是树种遗传资源的一个原地保存点。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有20目50科224种,其中兽类有7目1科34种、鸟类有11目25科112种、两栖类2目8科22种、爬行类有;5种。鱼类有4目10科29种,昆虫有18目80科600多种。保护区某些地段和低海拔地区出于人类活动频繁,对森林植被破坏也较严重,野生动物除燕、雀、乌鸦外很难见到其他种类,1400米以上才有鸟兽等活动的踪迹。鱼类中鲤科种数占鱼类总种数的62%。鱼类组成兼有珠江水系和沉江水系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研 究价值。动物地理分区属IVB。属国家保护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林属、猕猴、短尾猴、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白朗、红腹锦鸡、大蜕等。

五、旅游资源

保护区主峰北向雷公坪海拔1850米.是一个山间的浅盆地。它中部平坝开阔,春日百花 盛开,盛夏季节,山上凉爽如秋,周围森林环炮.绿苹如苗、水流海胰,有山顶苔获矮林、小水岩的瀑布的森林溪流等景色。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现在开辟丁内凯里或雷山县城到首公山保护区游览的两条游览线。

六、经营管理

保护区是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82)黔字第100号通令建立的。

1.定界与区划 保护区东起剑河县的大干山,市至雷山县的开花助,酉至雷山县的乌

东,北抵台江县的南刀坡。根据考察曾建议把它建设为自然保护与经演开发相结合的综合地保护区。对核心区(秃杉林和集水区的森林植被都是保护对象)应绝对保护,对大面积的缓冲区、试验区(常绿阔叶林的经营开发)应保护与经营并重。

2机构与编制 保护区管管理处设在雷山县城,下设3个管理站、1个试验场、3个派出所,总编制102人。

3经营管理 雷公山是清水江、都柳江重要文流的发源地,也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应加强对区的中等切割的波状中山地区的保护、恢复和管理该地区是环绕雷公山主峰分布的中间地带,海拔介于1400一1800米之rDJ,约占保护区全面积的32.6%。这些谷脊相间分布,溪流发育,水系密度0.5一0.7公里/平方公里、是各河流或河段水源补给地。同时这里也是群众椎采能源的主要地区,破坏日趋严重。困之加强对森林、溪河的管理,以确保清水江、都柳让径流的稳定,时黔东南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