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1988年5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00多公顷。其中,福田红树林区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内伶仃洋东侧,处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总面积约554公顷,最高峰尖峰山海拔340.9米。内伶仃岛峰青峦秀,翠叠绿拥,秀水长流,保存着较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统计有维管植物619种,有白桂木、野生荔枝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内伶仃岛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家二级保护兽类猕猴有600多只,还有水獭、穿山甲、豹猫等珍贵哺乳动物;有鸢、草鹗、褐翅鸦鹃、四声杜鹃、秧鸡等鸟类110多种;有蟒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两头蛇、三线闭壳龟等20多种爬行动物;有虎纹蛙、沼蛙、树蛙等两栖类;昆虫种类繁多,仅蝶类就有60种以上。
福田红树林地处深圳湾东北岸,与香港米埔保护区隔河相望。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新州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曲线长约9km,总面积达367.64公顷,有“绿色长城”之称。由于东南方香港大雾山减弱了海风的吹袭,使深圳湾成为各种生物尤其是鸟类的理想栖息地,每年先后有10万只以上的(多种类的)候鸟,春天从澳大利亚北迁到亚洲高纬度地区繁殖,秋季又迂回越冬地,长途迁徙的水鸟在深圳湾停歇,使之成为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福田红树林作为我国重要湿地之一,对保护全球的鸟类具有重要作用。福田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共有鸟类约190多种,有高等植物60多种,主要是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桑等;有相当丰富的底栖生物,如鱼、虾、蟹、贝、螺、沙蚕等;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藻类、昆虫、两栖及爬行类和其它动植物资源。
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建于1999年,2000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总面积约21公顷。生态公园原址是深圳湾北侧滩涂,为建设滨海大道填海造陆而成。深圳市政府为了保护红树林,将原规划穿过红树林的滨海大道,北移200多米,绕过红树林,从红树林西北端擦边而过,并将红树林西面已填海的路基改造建设成今天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交由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管理。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栽培植物200多种,其中乔灌等木本植物170多种,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形成了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体的南亚热带植被风光,由于海滨生态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