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辽东湾北端--辽宁省盘锦市西南约30公里处,1987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是以保护濒危、珍稀水禽和滨海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为12.8万公顷,有118公里长的海岸线,濒临滩涂、浅海(6米水深以内)20多万公顷。双台子河穿境而过,还有大凌河、饶阳河、盘锦河、大辽河等20多条河流在这里汇归入海。河海的交互作用,携带泥沙的沉积,由淡水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并与海水互相浸淹混合而形成的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的河口湾湿地,织就了生机勃然的陆、空、海动植物生物链。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保护区地处辽河、浑河、太河、饶阳河和大凌河五条河流下游的沉积平原,以苇田、沼泽草地、滩涂为主。区内木本植物较少,只有零星的杨、柳、榆树及柽柳灌木丛。草本植物却有芦苇、香蒲、牛鞭草、水木贼、慈菇、三棱草、碱蓬、水蒿等126种之多。区内野生动物有699种,因这片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亚水禽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目的地,在区内236种鸟类中,水禽竟有百余种上百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4种;二类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灰鹤、白额雁、黄嘴白鹭、苍鹰、蓑羽鹤、鸳鸯、白琵鹭、蜂鹰、雀鹰、白尾鹞、鹊鹞、白头鹞、毛脚鹭、秃鹫、鹗、燕隼、灰背隼、红隼、红脚隼、长耳鹃,短耳鹃,纵纹腹小鹃,鹰鹃,雕鹃27种;濒危物种有黑嘴鸥、斑背大尾莺、震旦雅雀、灰瓣蹼鹬4种。其中黑嘴鸥,全世界仅有3000余只,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000余只。历年在这里停歇的丹顶鹤有400余只,白颧360余只,白鹤430余只,分别占世界其野生种群的25%、20%、20%。由于近年多暖冬,有些鸭雁不迁徒了,如逢严冬冰封大地时,保护区都要投些玉米、鱼干等饲料。
保护区分布着的丰富的海洋、陆生和水生生物资源,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濒危种类,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野生动物物种基因库,也是世界范围内从事物种、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滨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备受国际湿地和自然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马尔斯,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及一些国家、地区的鸟类专家、学者先后多次来该区进行考察、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为摸清本区的资源本底,明确保护目的和对象,加强对区域内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保护区先后与省鸟类研究中心、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林业部规划院湿地资源监测中心等国内有关机构积极开展了科研合作与交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盘锦地区鸟类区系调查及利用的研究》获省部级三等奖。先后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国际湿地亚洲湿地局、日本北九州野鸟之会等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对丹顶鹤、黑嘴鸥的种群及繁殖状况、涉禽种类及数量的调查。为保护濒危珍稀鸟类,保护区对黑嘴鸥的迁徙路线、生育、寿命等科研题目进行了分别研究。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从1995年开始,对繁育的900多只黑嘴鸥加上了环志,在幼鸟长成后放飞自然。其后受日本黑嘴鸥研究协会的邀请,辽宁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有关人员与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的两名鸟类专家赴日本北九州市,就黑嘴鸥迁徙路线、栖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中,他们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了腿上佩戴双台河口保护区红色环志的黑嘴鸥。韩国也先后发现了带有中国环志的黑嘴鸥。据此,鸟类专家确定,黑嘴鸥在中-日-韩三条路线上迁徙,交替进行栖息。
从1993年起,保护区开始进行人工繁殖丹顶鹤这项难度较大的科研攻关,首先派人到人工丹顶鹤繁育较早的沈阳动物园去学习,在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突破了亲鹤育雏中难以突破的难关,通过模拟野外丹顶鹤的习性、丰富营养食物、添加维生素等环节,避免了丹顶鹤小雏软骨病的发生。突破了一对鹤只产两枚卵的自然繁化率,采取人工取精、人工授精的办法,一只雄鹤的精子可授给若干个雌鹤,这样一只人工条件下的丹顶鹤可产12枚卵,成活率达到80%。在斑嘴鸭繁殖上也进行了探索,通过努力,使这种野鸭的自然交配产雏达上百只,最终将这些人工孵化的野鸭放归大自然,以缓解由于人类的破坏,野鸭数量减少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与作法--引海水灌溉脱盐长草的滩涂,杀死了杂草,湿化了土壤,恢复了自然生境,在此繁殖的濒危水禽鸟类种群明显增多,迁徙过路珍稀鸟类的停留期也明显增长。黑嘴鸥1990年发现时只有1200余只;1999年记录到2700多只;2001年达到3400只,2002年的调查数据为5400余只。
自1996年以来保护区内的偷猎现象得到了有效遏止,在此繁殖的鸟类种群明显增多了,迁徙过路鸟类的停留期也明显增长了。仅以黑嘴鸥为例,90年首次发现只有1200余只,99年记录到2700多只,2001年达到3400余只。 1999年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组织的,与澳大利亚涉禽考察团共同进行的保护区涉禽分布调查中,共记录到63000只左右的涉禽,依据涉禽的迁徙规律估计,本区应分布有25万只左右的涉禽。并与国内外有关组织、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扶植起了自身科研力量。
1997年保护区加入了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航道保护区网络;连续多年被辽宁省林业厅评为全省自然保护管理先进单位;1999年,保护区获得了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局、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农业部的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50个先进集体之一;2004年,辽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国际重要湿地”。
旅游资源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自1988年成立以来,以其重要的生态地理地位和迷人的风光,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科学工作者和游人前来探秘。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红海滩
位于盘锦市西南部,距市区约30公里。在辽河入海口两侧的滩涂上,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带植物——刺碱蓬。刺碱蓬每年四五月份长出地面,开始为绿色,慢慢变红,到了九月份便形成浓烈的红,铺满整个海滩。这种壮观的红海滩景象只能在我国盘锦沿海滩涂地区出现,在我国其他沿海地区尚未发现,虽然我国的其他地区也有这种刺碱蓬草生长,但却不能像这里的刺碱蓬草由红变紫,形成这种奇景。红海滩一带还栖息着236种鸟类,拥有着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国家珍稀保护动物30多种,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使这里成为辽河地区旅游的黄金地段。盘锦的这种滩涂毗连成片,足有九万余亩,大潮覆盖时仍棵杆笔直,退潮后嫣红似火,好像落下的红霞在海陆间燃烧,因此有“红地毯”的美誉,吸引着许多的中外游客,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鑫安源绿色生态园
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三位一体”,占地面积600亩,坐落在盘锦市东郊陈家乡。这个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兴旺,以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别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生态园。
2002年,在经过前期大量市场考察和可行性分析之后,鑫安源绿色生态园抓住盘锦市生态立市契机,打造别具一格的 "乡村乐园"。2003年8月中旬,一期工程投资600多万元的鑫安园绿色生态园刚一落成,就以其鲜明的农家特色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得到了盘锦市民的青睐,双休日、节假日前来参观、旅游的市民络绎不绝。苇海荡舟、蟹园垂钓、品尝农家餐、体味农家乐……
交通旅游小贴士
交通指引:盘锦市区乘车1个半小时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