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辉 张浩
(广东省林业种苗与基地管理总站广州510173)
摘要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的优势及潜力,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427(2006)03—0133—04
桉树(Eucalyptus spp.)为桃金娘科桉树属植物的总称,共有945个种和变种,原产地为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桉树由于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广、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被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引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营造了1 340多万hm2 桉树人工林,占全球栽培区内人工林的15% ,桉树和杨树、松树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 。我国自1890年引种桉树以来,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现有桉树人工林总面积达到170多万hm2 ,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 。近年来,广东桉树人工林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统一思想,落实科学经营措施,科学合理地发展桉树人工林,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广东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1.1 发展概况
广东自1890年从意大利引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蓝桉(E.globulus)等多种桉树到广州等地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份之一。20世纪50~70年代,桉树在广东开始大面积引种推广种植,主要树种为窿缘桉(E.exserta)、蓝桉、柠檬桉(E.citriodora)和雷林一号桉(E.1eizhouen—s No:1)。90年代初期,我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的资金和外商资金,大力引种较速生的尾叶桉(E.urophyUa)、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刚果l2号桉(E.ABLI2)等优良品种,加快了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发展,也为广东桉树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九五”和“十五”时期,随着桉树无性系和先进造林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有、集体、个体、外商纷纷投资发展桉树人工林,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发展桉树的热潮,使桉树人工林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至2005年,全省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67.7万hm2 (包括雷州林业局),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 080.8万hm2 的6.3% ,占全省有林地面积932.2万hm2 的7.3% 。湛江市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为l2.3万hm2 ,江门市8.1万hm2 ,肇庆市6.1万hm2 ,惠州市5.5万hm2 ,河源市5.4万hm2 ,梅州市5.2万hm2 ,茂名市3.8万hm2 ,清远市3.6万hm2 ,韶关市2.7万hm2 ,阳江市2.0万hm2 。在广东几个优势造林树种中,桉树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较低,仅为7.3% ,而松树为41.5% ,针叶树和针阔混种为1 1.3% ,杉树为10.1% ,阔叶树为l7.3% 。
1.2 经营水平和效益
广东桉树人工林一般4~5年成林,树高可达l2~15 m,胸径8 cm以上,平均年产量可达到15 m3/hm22以上。按现行收购价格每立方米木材300元计,平均年收入在4 500:~/hm2 以上,5年主伐时收入22 500:~/hm2 以上,而桉树人工林造林投资成本仅为4 500~7 500 hm2 ,主伐收入是投资成本的3倍以上。目前,一些桉树优良无性系年生长量达到40~50 m3/hm2 ,其经济效益更可观。湛江市发展桉树人工林规模最大,有关桉树林产业发展也相当齐全和呈规模化,目前,该市有桉树木材切片厂20多间,年产木片70万t,有800多家木材加工厂,林业年产值近20亿元,桉树产业已经成为湛江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使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如湛江市东海区一造林专业户承租土地营造的桉树丰产林,三年半后砍伐,平均出木片材150 m3/hm2 ,每公顷产值达到5.4万元。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而且较好地发挥了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改善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环境。
2 广东发展桉树人工林的优势和潜力
2.1 自然地理条件适合桉树发展
广东地处热带北部和亚热带南部,受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具典型的热带、南亚热带气候特征,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除南岭山地外,年平均气温20℃以上,日平均气温≥10℃的年活动积温在6 500℃ 以上,年降水量多在1 500~2 000 mm之间,是我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自然气候条件与桉树原产地相近,适合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粤西、粤东、粤中的大面积丘陵、台地、平原均适宜桉树种植,目前,广东桉树种植面积仅占有林地面积的7.3% ,种植面积还较小,说明发展桉树还大有潜力。
2.2 桉树良种繁育成果丰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桉树人工林产量和质量,国家“八五”攻关“桉树纸浆材新品种选育”、“九五”攻关“桉树纸浆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等对桉树优良品种的引种育种、良种选育、无性繁殖、容器育苗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近20年来,我国已对l0多个桉树品种20多个优良杂种子代进行无性选育,培育的无性系近200个,如湛江市林科所的尾叶桉无性系u6、广西东门林场的DH系列、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的EC系列等,这些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生长量 J。目前,一些优良无性系年生长量达到40~50 m3/hm2 ,生产上大规模使用的无性系平均年生长量达到20 m3 /hm2 以上。
2.3 桉树丰产栽培技术日益成熟
近年来,桉树最佳轮伐期的确定、桉树高产配套技术、林地施肥技术等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桉树人工林不同树龄的生物产量与木材制浆性能关系的研究,找出桉树作为纸浆材树种的工艺成熟期,并确定其最佳轮伐期;通过对栽培品种的初植密度、施肥量、施肥方法和时间、整地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水平与桉树人工林生长量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一些经营措施与林分抗风力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适合不同立地的高产配套技术 ;采用微生物肥料、固氮菌肥、外生菌根肥等施肥技术,对桉树丰产林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最佳肥料配方,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目前,广东各地正逐步采用无性育苗、合理整地、科学施肥、及时抚育等营造林技术,使桉树人工林的发展逐渐走向科学化、集约化经营。
2.4 发展桉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东林业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全省已有林产业企业两万多家,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万名,年产值近3 000亿元,年木材消费量已由1978年的228.13万m ,发展到2004年的4 646万m 以上,26年间,广东的木材消费量增长了19.6倍,而广东本土生产的木材每年仅300多万m3 供应市场。广东林业产业使用的木材,除了本地产木材和回收部分废纸废料外,更多的是依赖外省提供和从国外进口,每年仅进口木材就达500万m ,进口木浆、废纸超过400万t。广东木材供应缺口大,桉树作为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的优良树种,在广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引种及造林规划不合理
适地适树是造林必须遵守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树种在不适合的立地栽植,会引起生态和生理上的不适应,林木生长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广东有些地方在发展桉树人工林时,盲目引种一些不能适应当地生长的桉树种,导致桉树林易遭受自然灾害,达不到速生丰产的效果。有的地方对桉树种植区域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缺乏必要的调查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有的甚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区改造成桉树林,有违林业分类经营,对地区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利。
3.2 无性系选育和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桉树无性系选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推广的力度远远不够,广东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桉树优良无性系不多,甚至有的地方推广已经采用多年的无性系,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目前,广东桉树人工林多为树种品种单一,大面积营造桉树单一无性系,有的地方甚至营造单一无性系林达0.67万hm2(10万亩),致使桉树林分结构简单,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稳定,抗逆性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基因严重退化。
3.3 桉树人工林地力下降
造成桉树人工林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包括:一是桉树采伐利用不合理,砍伐木材利用时,将树枝、树叶、树皮、树头、枯枝落叶全部从林地取走,致使林地的养分归还量越来越少;二是整地不合理,广东多采用机耕全垦整地,使土体变得疏松,易造成水土及土壤养分流失;三是施肥不合理,没有根据树种特性进行平衡施肥,造成土壤养分亏损;四是初植密度和轮伐期经营不合理,广东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初植密度普遍大,轮伐期短,致使短期内林分消耗土壤养分多且快,土壤中可利用的速效养分循环跟不上,使一定土层的土壤养分过度消耗。
4 广东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信心
桉树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轮伐期短、病虫害少、萌芽更新能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纤维材和纸浆材,木材纤维含量高、造纸性能好,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可以极大地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突破发展林业产业资源短缺的瓶颈,保持广东林业产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因此,对因经营桉树林措施不正确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专家认为,桉树的问题不是一个树种的问题,而是世界人工林经营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焦点应该是如何经营管理人工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各地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正确了解和掌握桉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发展桉树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群众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积极性。
4.2 合理布局,做到科学规划
发展桉树人工林,必须严格把好规划设计关,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依据森林分类区划对桉树人工林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在粤西沿海台地、低丘可大面积推广种植,在粤北、粤东、粤中的丘陵山地要严格控制桉树栽培区域。各地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和自然气候条件,按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整合林地资源,处理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和配置,因地制宜地对桉树产区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桉树人工林种植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划定的商品林区内,严禁在生态公益林区,特别是在水源涵养林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种植桉树;二是桉树人工林种植应选择在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低效林地种植为宜,不得毁林造林,绝不允许毁坏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种植桉树;三是不应在气温较低的山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两旁第一重山和坡度25。以上陡坡地带种植桉树;四是提倡营造混交林,连片造林66.7 hm2 以上的要做好多个树种搭配,增加生物多样性。
4.3 科学栽培,确保速生丰产
要严格把好造林各工序的质量关,提高造林质量。主要抓好以下技术环节:明确培育目标,选好适宜林地,选用良种壮苗,适当深耕整地,密度合理,适时栽植,及时抚育,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桉树是速生树种,对肥料十分敏感,要按照桉树的生理特性进行平衡施肥,保证放足基肥,施好追肥。由于广东林地土壤普遍缺磷,造林使用的复合肥中磷肥的比例要适当高一些,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有机肥。当前各地的桉树种植普遍较注重造林和幼林期的施肥,而忽略了在速生阶段追肥。因此,提倡在桉树不同生长阶段,以不同配比的肥料进行多次施肥,以实现营养平衡,保证桉树速生丰产。造林密度不仅关系到桉树生长速度,也关系到林下生境和下一代桉树的经营状况。合理的密度,不仅可以促进桉树生长,而且有利于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桉树人工林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宏观管理,正确引导群众科学造林。
4.4 合理经营,确保持续发展
目前,对桉树人工林经营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科研成果。通过科学施肥、间种或混交造林、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枯枝落叶和采伐剩余物归还林土等措施,可避免土地板结和地力下降,同时还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与固氮树种混种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以提高桉树人工林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要扩大桉树人工林遗传多样性,不断引入新的品种、家系等,营造多个无性系的桉树人工林,避免单一无性系连片大面积造林。
4.5 强化科研,增强发展后劲
进一步加强桉树选育和引种驯化工作,重点加快引进和推广抗性强、材质优良、适应性广、效益好的新品种,抓紧研究培育更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种源,加大无性系选育力度,培育更多的优良无性系,不断提高桉树单位面积产量,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大径材培育”是世界桉树人工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要系统地进行桉树大径材培育研究,并在适宜地区推广,提高桉树人工林的效益。要加强桉树耐寒机制研究,扩大桉树栽培区域,促进山区桉树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桉树人工林经营有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桉树人工林水分和养分利用机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桉树人工林连作和轮作与林地地力变化的关系、桉树人工林地力维持和恢复技术、桉树人工林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桉树人工林生态状况长期监测等研究,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