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tjp649     提问时间: 2008/7/17 16:21:28
邮箱:tjp649@sina.com
问题:
 

专家您好,我想问一下速生杨中林2205号!我想每亩种35棵6-8年左右一般能长多粗(是种在湖北)?一颗大概能有几立方?还想问一下现在这种速生杨的中小径和大径分别是每立方多少钱?未来几年市场走势怎么样?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7/17 16:37:01

中国十大杨树“排行榜”:欧美杨107、108、109、110,美洲黑杨725、新疆天演杨、84K杨、欧黑杨、中绥12、三倍体毛白杨。

中林2025速生杨,由中国林科院黄东森教授等专家用69杨为母本,美洲杨为父本,采用高科技手段育成,是中林系列速生杨中的珍贵树种。 1、特征特性。中林2025为黑杨杂种,雄株、不飞絮、不污染环境、叶大、落叶晚,它不仅是我国西北部开发区重点推广的绿化、造林树种,亦是城市道路、公路、铁路绿化的优良品种。适应多种土质种植,耐瘠薄、耐肥、耐-33℃低温、耐水渍、抗风折、抗干旱、抗病虫能力强。扦插育苗成活率在90%以上。中林2025生长量非常惊人,比中林46高30%,树干通直圆满,顶端优势显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优于目前主栽的速生杨树种,是优良的造林纸和胶合板材料。 2、种植效益高。当年种植种穗(一段三个芽),亩植300株,当年株高4-5米,高达6米,基部茎粗4-5厘米。按3×5米株行距植育材林,亩植50株左右,6年生胸径30-35厘米,株高16-18米,材积30-35立方米。按目前市场价每立方400元计算,6年仅木材一项亩收入1.2-1.5万元,并可繁殖大量的种苗出售,效益非常可观。10年生单株材积可达2立方米。 3、适种范围。南界江淮以北的北亚热带、北界沈阳、包头、石河子以南的中温带京津冀鲁豫等地及同类气候地区为适生发展中心。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7/17 18:29:03

湖北省啊,请您登陆: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879a5efb61c48060034f56a6.html

查阅下文:

南方型杨树优良品种,湖北省杨树优良品种简介,杨树多品种造林

不同杨树品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有着巨大的差异,南方型杨树品种由于落叶迟,大部分是宽冠型,喜阳光喜水,是杨树家族中生长周期最长,生长量最大的树种,尤其在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这些地区种植杨树一定要选择南方型品种,比如南林351杨、南林1388杨、南林895杨,35杨,意杨(意杨是最老的南方型品种,但由于无性繁殖年限太久,品种已经退化)等。

每一个树种都有自己适合的生长区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好。在南方不能选择北方型品种,如欧美杨107108,中林系列等。一般北方型杨树品种在南方栽植时,前两年长势还可以,之后明显长速放慢,而且耐水性差,落叶早。这里列举一些适宜湖北省栽植的杨树品种:

南林95杨,南林895杨:两个品种是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开发中心王明庥、黄敏仁和潘惠新等选育成的,2001年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被列为林木良种。

两品种的母本是美洲黑杨I-69杨,父本为欧美杨I-45/51杨。1981年开始杂交试验,通过筛选和无性系对比试验最后选出的。2000年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验收,而后在江苏徐州市童山县、宿迁市、扬州市宝应县,山东菏泽市东明县、泰安市,浙江台州市,江西南昌县、永修县和湖北荆州市、石首市进行了区域试验。

两品种均为雌株,适于培养大径级单板用材,较耐干旱瘠薄,对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有一定的抗性,抗溃疡病和褐斑病。喜光、喜水、喜肥,在光照水肥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十分迅速。试验地7年生平均胸径南林95杨可达3032cm,南林895杨可达3234cm。这两个杨树品种的春季扦插时间,可比其它杨树品种的扦插时间迟12周,可至3月中、下旬。4月上中旬放叶,11月底落叶,整个生长期为230天以上。

造林时应注意:无论秋季造林或春季造林,造林前后一周气温应该比较平稳,如变动比较大,切忌造林。苗木栽植前需浸水25天。栽植深度以当年生苗60cm,二根一干苗80cm为宜,栽种前可先在苗干基部6080cm处打上标记,以便检查。造林后幼林期应在行间间种矮杆农作物或绿肥,最好是豆科植物,间作时离苗木距离在1m左右,切勿靠得太近。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施肥一次,使用速效肥或杨树专用肥。在造林第4年开始修枝,在主干高度三分之一处以下修去所有侧枝,修枝时间在夏季67月份为宜。以后每隔两年修一次,修23次。

南抗3号,4号杨: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韩一凡等用欧美杨与美洲黑杨回交,从所得子代中选育而成,已通过鉴定。雄株。抗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生长迅速,适生于黄河以南的杨树适生地区。

目前所称的南抗系列杨,主要有南抗1号、2号、3号、4号四个品种。南抗1号(又分为珍珠杨和杨子杨)、2号(又名南抗杨)适宜适于淮河、黄河流域生长。湖北省栽植以3号和4号较多,主要特点是速生和抗云斑天牛。并对其他多种天牛具有广谱的抗性。南抗3号、4号杨适于培育胶合板材,在肥力中等的沙质土壤上栽植,平均年高生长量达23m,胸径生长达4.2cm,超过I-6911.57%11.98%。而且树冠开扩,干形通直,一般8年左右即可采伐,单株材积可达0.39700.3984m3(折算单株胸径2628cm),其虫孔率为零(以上为推荐资料的试验地数据,仅供参考)。

I-72杨,I-69杨,I-63杨:I-72杨又称圣马丁诺杨,I-69杨又称鲁克斯杨,I-63杨又称哈佛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吴中伦教授于1972年将3品种的插穗引入我国,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教授进行了系统的引种栽培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品种在生长初期和中期显示出速生、丰产和抗病的优良特性,上世纪8090年代主要集中造林在华中、华东地区,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及鲁东南地区。3品种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大小顺序为I-72杨>I-69杨>I-63杨。

3品种在湖北潜江市10年生5m×5m的林分中,树高2526m,胸径26.627.8cm,每公顷蓄积量为183237m312.215.8 m3/667m2)。在潜江、泗阳地区35年的幼林,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45cm,最高达8cm,显示出巨大的生产潜力。经过上世纪的造林研究结果显示,3品种最适宜栽培区为: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洞庭湖、汉江和鄱阳湖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包括皖南长江沿岸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平原;以及四川盆地。

中汉17号,中汉578号,中驻8号,中驻6号,中驻2号,中嘉2号,中潜3号,中砀3号: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黄东森研究员等选育。是美洲黑杨I-69杨(母本)和美洲黑杨I-63杨(父本)的杂种。杂种子代分别在湖南汉寿、湖北嘉鱼和潜江、河南驻马店、安徽砀山进行测试,最后选出以上8个品种。中汉17号,中驻8号,中驻2号,中嘉2号,中砀(dàng3号为雄株;中汉578号,中驻6号,中潜3号为雌株。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速生、耐涝,病虫害较少,材积产量比其父、母本提高20%30%,树干通直圆满,形数高于对照(可理解为单株材积量数值比一元材积表上对应胸径的材积率数值大),材质优良,适于作造纸、火柴和胶合板的原料。8个品种于1990年通过技术鉴定,被列入国家与林业部的推广计划。8个品种的适宜栽培区基本相同,主要是长江、淮河亚热带气候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湖北省栽培较多的品种为中嘉2号和中潜3号。

55号杨,2KEN8号杨:55号杨是南斯拉夫选育的美洲黑杨无性系,1981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张绮纹研究员引入我国,曾被称为50号杨。其树干通直圆满,树皮粗糙,叶片很大,叶基深心型,小茎有棱,材积生产量比I-69杨高,比较抗虫。2KEN8号杨是意大利罗马农林试验中心选育成功的美洲黑杨无性系。1980年由张绮纹研究员引入我国,曾被称为36号杨。其干形通直,分枝少,冠窄,材积生产量比I-69杨高,比55号杨小。这两个品种1990年通过鉴定,1992年被列为重点推广品种。适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平原地区栽植。

丹红杨1号,巨霸杨1号:两个品种由韩一凡选育。母本为55号杨,父本为2KEN8号杨,均已通过鉴定和国家林木良种认定,并获得中国新品种保护权。丹红杨1号为雌株,速生,易繁殖,抗桑天牛;巨霸杨1号为雄株,速生,易繁殖,耐天牛危害。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两品种早期年胸径生长量可达5.8cm。适生地区为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湖北、湖南和江西省;华北南部的河南焦作、永城和山东菏泽等地。

A-65/27杨,A-65/31杨,A-61/186杨:3个品种为罕有的半常绿—常绿杨品种,1987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世铠研究员从巴基斯坦林研所引入我国。2001年在重庆市科委的主持下,重庆市林科院的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2002年经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和湖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审核,认定此3种品种可以在同类条件下推广。3品种均为雌性,但雌花序发育不好,小而且少,不能正常形成絮状物,几乎看不到花絮,因此,不必担心飞絮污染。3品种共同特点是,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木材纤维质量优良,干形通直,适应南方亚热带和热带温暖的气候,宜用于河流两岸质地疏松和深厚的冲积土上和“四旁”造林。萌动早,封顶晚,无明显落叶期,冬季休眠不深,且不稳定。在福建、重庆和云南少有0低温的地区表现为常绿,在武汉和成都等亚热带地区极端最低温零下68地域,冬季部分落叶,表现为半常绿,生长正常,无冻害。因此,此3品种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生长,但目前没有被大规模造林,处于推广阶段。

暂无数据表现半常绿—常绿杨的速生特性,不可避免的导致我们对其经济效益的“担忧”。但它们的不落叶特性可以改变冬天一片“萧条”的景色,让林分在冬天也一片生机勃勃,其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低估。

目前杨树种苗市场上宣传的杨树品种层出不穷,种类繁多,选择杨树造林品种不可“一味追新”和“喜新厌旧”。新品种不一定都好都适合本地栽植,老品种也不会就已经落后。杨树品种只有经过半个轮伐期(约13年)区域试验后,通过省、部级和国家级的审定或鉴定,并允许推广的优良品种,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只有在确认该品种在当地能正常生长,有事实和试验作为依据,才能采用。

2001年湖北省良种审定委员会公布,经过审定可以推广的杨树优良品种有:中嘉2号、5号、7号、8号;中潜1号、2号、3号;中监3号和中天1号。山哈杨(辽河杨)、华林杨、鄂育375杨和辽美杨4个品种通过认定,但有待进一步扩大中间试验。鄂育375是南京林大王明庥院士选育的美洲黑杨无性系。辽美杨(MD-24),是辽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种,由日本引入,适合山地造林用。

杨树造林提倡多无性系(多品种)造林

起源于种子繁殖(有性繁殖)的人工林,每一个植株的基因型(可以理解为DNA),都是与众不同的,其群体的遗传基础广,对于病虫害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

人工选育出杨树优良植株(即原株)后,通过无性繁殖(即插穗扦插)的方法获得大量同一无性系的苗木,这些苗木是原株的克隆(clone),或称为原株的无性系,具有与原株完全相同的特点和基因型。我们用单一的杨树无性系(品种)苗木造林,所有个体林木具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这对于使全体林木保持一致的优良品种特性和工业用材的品质,是很有利的。但是,这与起源于种子繁殖的人工林不同,当病虫害和环境产生变化时,他们的适应力和抵抗力较之种子繁殖的林木要差得多,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甚至毁灭,造成惨重的损失。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春季溃疡病、夏季食叶害虫、夏秋时节褐斑病的突然大规模爆发和急速蔓延现象就与单一品种造林有着密切的关系。

营造纯林造成的灾难,在欧洲各国,以及阿根廷、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曾发生过。1940年和1970年,意大利的杨树曾两次遭受外来病虫害的严重危害,不得不两次彻底更换杨树无性系。这些对我们是前车之鉴。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支持我国的造林项目,就注意到我国杨树造林品种单一的问题,并提出了实行杨树多无性系造林的要求。

湖北省护堤护岸林中杨树的占有率超过85%,每年夏季和初秋季食叶害虫危害和叶部病害特别是褐斑病的发生情况非常严重,防病治虫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和强调使用多无性系造林,改变目前单一无性系品种造林的现状,消除潜在的危险。造林时,可确定一种主栽品种,选择35个其它适宜品种,以主栽品种占70%80%,进行混合造林;或者确定几个主栽品种,分区段分品种间隔造林。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7/18 16:57:00

中林2205杨,并不是很适合你处种植。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