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9/13 19:15:49
您好,给您推荐笋用良种,麻竹。
麻竹是一种以笋用为目的的丛生竹,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竹品种。麻竹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不耐严寒,要求年平均温度15℃~20℃,最低温不低于-3℃,年平均降水量1400~1800mm。麻竹适应性广,速生,根系发达,江岸河边、水库周围、山边坡脚、园畔路旁、房屋前后等“五边地”均可种植,绿化作用十分明显。而且种植麻竹一般三年即可成林进入产笋高峰期,每丛平均产量可达25~50kg,且笋期长(在桂林从6月~9月均可出笋),笋质优,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清凉解暑、降压、降脂之功效。由于在夏秋盛产竹笋,可以调节补充蔬菜淡季市场供应。鲜笋还可以加工成清水笋罐头、笋丝、笋干等。因此种植麻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三效兼优的“短平快”项目,也是长效项目,即一次投资可长期受益。麻竹于1991年从福建引入桂林,至目前全市已发展麻竹0.27万hm2。现将麻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移竹蔸造竹林技术 1.1 选择竹林地,挖穴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疏松肥沃、水肥条件较好的丘陵、山凹、平地、路旁和村前屋后均可,移植前先进行清理整地,一般株行距5m×6m或5m×5m或4m×5m。种植穴的规格长、宽、深分别为80cm~100cm、80cm、30cm。栽植前10d施放基肥在穴底,基肥须与土拌匀。 1.2 造林时间和方法 造林时间应选在2~3月间的阴天或小雨天;方法以移蔸造林成活率最高,且成林快。 1.3 选母竹,挖母竹 要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直径适中,秆基芽目肥壮、须根发达的1年生幼竹为母竹。用一年生母竹移栽后易成活,发笋率高、成林快。选好母竹后即可挖掘,挖掘过程中不要损伤秆基芽目,少伤根,根系要尽量保留。并在离基部40~50cm处快刀倾斜劈去竹秆,斜口向竹丛中心,切口成马蹄形。 1.4 栽植 栽植竹秆应顺向斜正面斜放,马蹄形切口向上,以便接存雨水,斜放角度为30~45°,不要反面斜放或直立栽植。因为顺向斜放种竹根系自然舒展,有利成活,秆基两侧芽处于水平位置,发笋长成新竹的距离大些。母竹放好后即填土、踏实,填土以超过母竹原入土深10cm为宜。上部要堆成馒头形,并盖草保湿。数日无雨须浇水以保成活,成活率要求90%以上。 2 土壤管理 2.1 锄草松土 要使麻竹获得高产高效就要经常进行锄草松土。每年的3月、5月和7月进行锄草、松土各1次,松土深度为5cm~10cm,松土既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又使土壤保持湿润,有利于麻竹的生长。锄草松土可结合进行施肥。 2.2 抗旱和防冻 在干旱季节须用杂草覆盖竹蔸和适当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因麻竹不耐严寒,在冬季寒冷的年份还需采取防冻措施。 3 扒土施肥 3.1 扒土 扒土的作用主要是让竹蔸上的笋目露出土面,刺激和促进笋目萌发,提早发笋;同时也便于施肥,并铲除缠绕笋目上的须根,防止竹根结网,使笋目能够正常发育。扒土一般是在2月底~4月上旬进行,用锄头把丛生竹周围的土扒开,使笋蔸、竹蔸暴露,让其暴露见阳光晒20~30d。在扒土中尽量暴露所有含苞待放的笋目,但应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根系。 3.2 施肥 是保证麻竹生长良好和提高竹笋产量的重要措施 因为麻竹产笋期长、产笋量大,每年需补充大量肥料。一般年施肥3~4次。种植第一年施肥3次,在麻竹分蔸苗栽植成活后,即见有两片竹叶后进行第一次施肥,每株施腐熟稀粪水(10%)10kg加尿素50g,第二次在6月底株施腐熟稀粪水(10%)10kg加尿素50g或碳铵100g。第三次在7月底株施腐熟稀粪水(10%)15kg加尿素100g或碳铵150g。第二年以后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春肥(基肥),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扒土时结合施肥,这次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丛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肥、猪牛粪等)25~50kg,肥料施在已扒开土的竹丛周围,不能直接接触笋芽,施后随即覆土培高。此次肥的目的是促进芽目萌发,提高竹丛出笋量。第二次:笋前肥,在5月结合锄草、松土进行。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丛施尿素或碳铵0.5kg左右。方法是先在竹丛周围离竹蔸50cm处开环形沟,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或用水稀释后浇灌,施后立即填土盖肥,以防挥发,提高肥效。施肥中特别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触嫩笋芽,以免引起竹笋萎缩死亡。此次肥的作用是促进笋目生长,提高产笋量。第三次:笋期肥,也是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丛施尿素或碳铵0.5kg,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养竹肥,在采完笋后的10月份每丛施复合肥0.5kg,方法同第二次。 4 适时割笋 对麻竹的竹笋要适时割采,如割笋过早,笋体小,产量低;如割笋太迟,竹笋老化,笋味变劣。麻竹笋出土后如直径6cm~8cm,则在高60cm~70cm平地面割取,出笋初期和末期气温较低,直径8cm以上的在高70cm~90cm平地面割取笋,出笋生长较慢,一般3~5d割一次。出笋盛期气温高,竹笋生长快,2~3d就要割一次。割笋最好在早上进行,割笋时用割笋刀平地面将竹笋割断,切面要求平整,不要伤及旁边的嫩笋,同时笋蔸要完好留下,因笋蔸有再发笋能力。割后如加强肥水管理,并及时培土覆盖,可以提高笋蔸的再生抽发能力,增加产量。 5 留养母竹 根据麻竹的发笋特点,留养适量的新生母竹并及时更新老母竹是保证竹丛旺盛生长的根本措施。麻竹4~6年为成熟竹。当年种植的麻竹,对首批出土的竹笋,在竹蔸分蘖体的左右侧,各保留1株培育成新母竹,其余的笋在直径6cm~8cm高60cm~70cm平地面割掉,第二年将所有笋割掉不用留母竹;第三年至第六年也是将所有竹笋全部采完,不留母竹;到第七年的产笋中期(7~8月份,中期出笋多)在竹丛的适当位置上选留生长健壮的竹笋2~3枝培养成新母竹,一般母竹不应超过3枝。以后,一般每隔4~6年留养新母竹一次,在留新母竹的同时应把老母竹砍掉。到第十个年度,由母竹供养的笋园,竹头逐年增加影响笋的生长,因此必须挖掉竹丛中间的老竹蔸的头、根茎,使新母竹向内发展而产笋。一般每隔8~10年挖竹头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