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小红帽     提问时间: 2008/12/7 23:09:33
问题:
 
求助专家释疑:种植桉树经济效益较可观,但对周边的生态破坏也很严重,据说国家将对此树种加以淘汰或限制种植。请问是否?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12/8 9:59:14

目前,对桉树发展的生态问题国内专家争论较多,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发文对此树种加以淘汰或限制种植,但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

桉树作为一个外来树种,在我国南方发展很快,桉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南方林业发展的步伐,给林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桉树林地的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桉树纯林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国外关于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争论也是由来已久,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甚少,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球的桉树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国内一些林业专家和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在近十多年来也开始对桉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只有了解了这一问题,才能在确定造林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


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贮存在边材和韧皮部可移动的鞘中,所以7年生以上的树木,边材相对较少,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因此林木生长年限越长,砍伐时从林地移走的养分就相对越少。


1996~2001年白嘉雨的报道:桉树具有高效利用养分的能力,相对其它树种而言,桉树的养分吸收量和收获量从林地移走的养分较低的。如7年生的尾叶桉杂种人工林每公顷每年养分吸收量:NPK分别为76㎏、6㎏、43㎏,移走量分别为26㎏、2㎏、23㎏,低于一些主要热带作物和树种。


1998年张荣贵研究结果得出:随着巨尾叶桉树龄的增加,对氮的需要量减少,对磷、钾的需要量增加;另外,随树龄的增加,氮、钾的归还量大于吸收量,磷的吸收量大于归还量。凌昌发(1982)对18年生赤桉林和湿地松林土壤肥力所作的调查结果是:赤桉林地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049%0.024%0.21%1.03%;湿地松分别为0.047%0.015%0.31%1.02%。赵庭香等(1988)对窿缘桉林地造林前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调查,造林14年后土壤有机质提高0.50%~0.75%M·N·Jha等(1996)开展了桉树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与天然沙罗林相比较,5年生桉树纯林,有机质含量比沙罗林高85%,全氮高20%,速效氮低20%,速效磷高400%,速效钾高75%


二、生物多样性的减弱


造林树种单一大大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即人工林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由于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其生态稳定性降低,以致对某些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降低。与其他树种相比,桉树的病虫害是比较少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桉树的成林,一般都不进行人工防治病虫害,也很少造成重大损失。随着桉树林分面积增加,发现病虫害也增加,广西种植的桉树病害主要有桉苗猝倒病、桉苗灰霉病、桉树青枯病、桉树焦枯病等,虫害以白蚁和油桐尺蠖危害最严重。


有关资料报道,桉树对其他物种有抑制作用,但都没有准确的可比性强的试验资料加以论证。


针对桉树林林下植被是否稀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广西大学林学院在钦州市对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1996~2004年期间不同年限营造的桉树林地及其他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来看,桉树林林下植被与林缘、林外植被没有显著不同,特别是与桉树林地块相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植被以及荒坡植被相比,无论从植被盖度、植物种类、高度都呈现出增高、增多的趋势。当年种植的桉树林林下植被在2~3月后开始恢复,群落高度、盖度相对较低;一年后的桉树林林下植被已经得到完全恢复,优势种、常见种大致与种植前相同。


欧阳权等(1989年)报道,广西东门林场桉树人工林纯林及混交林林下主要植被由原来的桃金娘、香茅、纤毛鸭嘴草、余甘果、鹧鸪草等干旱群落转变为铁芒箕、乌毛蕨、香茅、芭芒、海金沙半干旱、较湿润群落。林内山雀、杜鹃、红毛鸡、鹊鹄、灰毛鹤、猫头鹤、黄掠、穿山甲、野猩、山兔、箭猪以及林地的蚯蚓等鸟兽虫增多。麦昌金等(1989年)报道东门桉树造林前后的植被变化,认为造林后半干旱植被种类增加,干旱植物减少,覆盖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人工林的特殊群落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林下生态环境,由于凋落物成分和林下植被的减少,其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减少,反过来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组成和数量的变化影响到营养元素循环中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从而对营养元素生物再循环产生深刻影响。


三、水土流失的影响


桉树对雨水拦截量较少仅10%~25%。相应的造成林地雨水通透量和径流量达到很高水平(降水量的75%~90%),这意味着林地土壤流失的可能性大,同时桉树林地土壤不易湿润性和疏水性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壤是养分的载体,土壤泥沙的流失必然引起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


四、人为不合理经营方式干扰的影响


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人为的干扰和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是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最直接原因,并且对植被有较大的破坏。其中主要的人为干扰活动是不合理的采伐、林地植被的清理方式、整地方式等。


对于采伐剩余物和林地植被的清理方式,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火烧(炼山)和全垦方式。经营者普遍认为炼山这种做法有提高土壤肥力作用,事实上炼山造成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流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区系的改变,最终造成林地肥力的减退。叶镜中的研究表明,经炼山后,土壤容重减少,土壤毛管孔隙度减少,非毛管孔隙度增加,pH值提高,活性有机质大幅度降低,N含量减少,但水解性N增加,速效PK和交换性Ca2+Mg2+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和水解性酸降低,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增加,即所谓的激肥效应,但炼山后经过雨水冲刷,土壤养分流失,酶的有机载体土壤有机质减少,这种炼山效应并不长久,火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妨碍林木速生期和后期的生长,与此同时其土壤酶活性也降低了,由此可见,炼山对林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炼山对林木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从长期看,由于炼山烧掉了大量有机质,其后果可能是不利的。


在林地清理整地中,如不采用炼山和全垦整地,按每株平均清理整地面积2㎡,1250~1666/hm2计算,每公顷被破坏的植被面积平均为2500~3332㎡,从植被受破坏的面积看,其影响是严重的。


东门林场桉树研究表明:人为的经营和活动强度影响林下植物种类及数量,过细的抚育、频繁人为活动会减少地下植被。


不同的整地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强度不同,合理的整地方式可减少水土流失量。KeenyBremn,研究了耕作对0~15㎝土壤层内N的变化影响,发现耕作可使N损失36%。张先仪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全垦整地水土流失最多,5年固体径流量达3.14t/hm2。在我国南方桉树种植区,多数采用全垦整地,在有坡度的地区,有的新开垦造林地区(全垦)第一个雨季即可冲刷出1~2m深的旱沟,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五、农药、化肥使用的影响


对速生桉树林容易造成地力衰竭,影响树木快速生长,桉树人工林基地在造林的均要施肥和追肥,肥料带来面源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原本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大量的肥料施入能否增加该区域的面源污染,导致水体环境质量下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防止病虫害,在地表上撒施农药,会污染空气、水源、杀伤有益生物,造成人畜安全隐患,也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8 13:06:10

不会的,您的担心是不存在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确实需要从营造混交林方面有所作为。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8 17:01:18

请您登陆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9aad8e50fbc27664853524f8.html

查阅: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