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释然     提问时间: 2009/11/17 21:36:48
邮箱:liao3719@163.com
问题:
 

请问耐寒桉树的生长条件?大雪对耐寒桉树的生长有多大影响?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1/17 22:25:11

引进耐寒桉树品种---邓恩桉
2007/12/05
成果名称:引进耐寒桉树品种---邓恩桉
项目单位: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省市地区:湖南省
行业: 农林牧副渔 -- 林果
单位介绍:
成果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省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与省林业厅党组的高度重视下,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的桉树引智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湖南省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桉树发展的北缘地区。过去林学界普遍认为:湖南的冬天低温寒冻,夏天高温高湿,不可能种植这种速生树种。为突破这一禁区,从1926年起,我省铁道、林业部门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引种尝试,但限于当时条件,与外界接触太少,桉树引种资源十分有限,引种繁育不够系统深入,从而导致湖南桉树引种基本上失败。
  90年代以后,尤其到90年代末期,在国家、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开始了与澳大利亚的合作。1998年,通过国家外专局立项支持,我省首次派出了管理和技术人员到澳大利亚进行桉树的考察学习。1999年经外国专家局资助,我们首次邀请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的首席科学家阿诺得.罗杰博士来湘考察。阿诺得.罗杰博士考察后提出:湖南可以发展耐寒桉树品种---邓恩桉。2000年,我们加入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研究中心(ACIAR)援助的《耐寒桉树在华南和澳大利亚较冷地区的种质资源选择和栽培模式研究》课题组。2001年,先后在道县、永州市林科所 、邵阳市林科所建立了三块引种试验示范林。2002年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我省派出2名青年桉树科技工作者前往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学习桉树杂交育种技术,并先后邀请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国的桉树顶尖级专家20多人次来湘进行技术交流和考察。
  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带来了桉树栽培的技术和先进观念,也带来了30多个耐寒桉树品种、200多个优良种源、近400个优良家系,使我省成为了中国耐寒桉树种类资源最多的省,选育出了适合我省栽培的桉树品种。这些优良树种,能经受高温低寒考验,年均高生长达到了2-3米,粗生长4公分左右,生长速度是乡土树种的3—4倍。育种与引种的成功,掀起了我省大面积桉树种植的热潮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年,全省已发展耐寒桉树达70多万亩,形成了永州、郴州、怀化等桉树发展集群。在今年10月份全省林业招商引资会议上有5家公司签署了投资桉树造林的协议,总计投资额达11.2亿,约占全省林业招商引资总额的25%,其中仅阳光集团一家公司就计划投资发展桉树100万亩。未来的3到4年内,全省将新增加以邓恩桉、柳桉实生苗与柳桉组培苗为主要栽培品种的造林面积100万亩左右,缔造一个可以与洞庭湖区杨树基地相媲美的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形成一个以桉树为原料的加工产业链。
  桉树在我省引种与推广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领导对引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积极的引智措施和手段:
  一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省林业厅的领导非常重视桉树引智工作,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每次执行引智项目时,厅领导都亲自接见或陪同外国专家,并专题交流有关技术问题,为引智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
  二是注重引智针对性。在引进外国专家时,我们都要严格进行引前研究和筛选,针对具体技术问题和难题来选择专家,并在专家来湘前把研究的任务提交给专家,极大地增强了引智效率和针对性。
  三是坚持技术引进与人才引进并重。注重技术与人才的同步引进,需要攻克什么技术难关或难题,我们就引进哪一方面的专家。在先期试验阶段,我们着重引进树木分类与数量遗传育种方面有专长的专家。解决栽培品种问题后,我们侧重引进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方面有专长的专家。
  三是稳步推广引智成果。 秉着“区域化布局,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我们一方面选择湘南、湘中、湘北、湘西地区10多个县建立示范基地来稳步推广引智成果,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吸引社会各方投资。另外一方面,加大引智成果的普及培训力度,认真开展桉树技术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先后举办市、县技术人员桉树培训班70个,培训人员5000多人,再培训老百姓10万多人,发放技术资料数万份,促进了桉树知识的普及,带动了桉树产业的规模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桉树的基础与技术研究工作,着重解决一些影响桉树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力求在无性繁殖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桉树种子自给,实现桉树技术水平的平衡发展。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1/17 22:26:16

请参考:

http://www.cqvip.com/QK/98365X/2006001/22266680.html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5:49:44

关于桉树冰雪灾害调查的最新报告    

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分别于2008年2月15日、2月25日派出调研组前往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进行桉树的受灾情况调查、提供技术指导和协助各地救灾减灾,并通过通讯等方式调查了桉树在其他地区的灾害情况,最新结果报告如下:  

1、桉树受害特点及分布情况:(1)地域特点:这次桉树冰雪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发生过长时间低温、冻雨的地方。从地域上来说,我国南方除海南之外的各省份的桉树均不同程度受害,据最新统计,受害的桉树面积为约300万亩,折断约120万亩。(2)受害方式:这次冰雪灾害对桉树的伤害可以概括为:冰雪压折为主、冻害为辅。

2、灾害后的恢复技术:鉴于桉树具有优良的再生能力,折断、冻伤植株一般都能很快萌芽、恢复生长,而受冻致死的情况非常少。恢复技术的主要措施:(1)皆伐后留蔸萌芽更新。(2)伐后用耐寒品种造林更新。(3)保留折断树干萌芽更新。(4)抚育促进恢复。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1/18 7:36:26

耐寒桉树也是相对而言的,长时间的积雪会使桉树遭到毁灭性的损失。
 

回复专家:张健,回复时间:2009/11/18 8:52:33

桉树容易受到积雪的危害,就是耐寒品种雪灾是依旧存在的。下面介绍一些防雪方法。 1 雨雪冰冻对桉树危害的主要症状 1.1 机械性伤害 机械性伤害的主要症状有树木折断、主干开裂、树皮与木质部分离、树木严重弯曲等,这是由于气温低于O℃后,降雪或下雨后,树体积雪或结冰越来越多,积聚的雪冰重量超过了树木所能承受的限度后,树木便被压致弯或断,一般高3 m 以下的幼树多被压弯,高4~5 m 以上的树木多被压断;而主干开裂、树皮与木质部分离是桉树体内的 水分结冰所致,因为桉树体内水分含量较多,结冰后膨胀改变了树木原来状态。 1.2 生理性伤害 生理性伤害的树木外观最初主要症状是枝梢叶变褐色、叶片有水浸状,树干或者根颈处被冻伤,树皮的内表层变为褐色;最后是枝梢干枯、叶枯掉落,甚至全树死亡。这是由于低温冰冻对树木各种组织细胞造成严重伤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树木受到的冰冻伤害并不一定仅发生某一种,多数情况下,发生机械性伤害时,会伴随有生理性伤害;但是,发生生理性伤害,不一定会发生机械性伤害。 2 桉树冰冻灾害后的恢复技术 冰冻灾害对桉树造成的危害表现有多种情况,灾后恢复要分别不同受害症状、程度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根据灾害对桉树危害情况,提出下列3种情况的恢复措施。 2.1 伐根萌芽恢复措施 2.1、1 受害症状与程度 林木被积雪压断、压弯严重或树干一半以上被冻枯、树干与皮分离,3年生以上的林分中有3O%以上或2~3年生的林分有4O%以上林木受害,但根颈处10 cm以上未被冻伤,这是受害严重(4级冻害)的一类情况。 2.1.2 恢复方式与主要技术 受害的林木由于根颈处未被冻伤,因此可根据桉树萌芽更新力强的特性,采取伐倒树木(包括受害木和未受害木)、利用伐桩萌芽成林的办法进行恢复。 伐木时,伐桩高度不超过10 cm,伐木工具最好使用油锯或伐木手锯,并且尽量不要撕裂树皮。 为了减少损失,应尽早开展此项工作,建议在2月底后开始实施。采伐后,要及时清理林地内的树枝、树叶,砍除杂草与杂灌,避免遮盖伐桩。采伐后1个月内松土1次,约120~150 cm见方,同时施放一定量的肥料。萌芽条生长到1~1.5 m高度时进行除萌定株,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好的萌条。定株后仍要加强幼林的施肥抚育工作2~3年。 2.2 重新造林恢复措施 2.2.1 受害症状与程度 受害林木的枝叶、主干全部枯死,根颈处也受冻严重(5级冻害),地表的根也受冻伤,根部无萌芽再生能力,这类情况多数是当年造林的1O个月龄以下的幼林,但也不排除严重受冻的2~3年生以上的林分,这类灾害除了生理性损害外,还夹有机械性损伤(如树木被压断、压弯、干裂), 是受灾最重的一类。 2.2.2 恢复方式与主要技术 植桉树的,应选择耐寒的邓恩桉(E.dunnii)至少较为耐寒的尾赤桉(E urophylla ×E.camadulensis)无性系等,整地时按原规格进行,方法是将枯死幼株清除后在原种植穴挖穴(如果枯死的是2年以上的植株,则在原行间挖穴),穴规格为达60 cm×40 cm×30 cm,并采取施肥抚 育措施。 2.3 保留原有林木恢复措施 2.3.1 受害症状与程度 受害树木顶部冻枯部分少于全树的1/4、部分嫩枝或当年生枝条有冻害,而树干基本无冻害或者1~2年生的林分有70%以上或3年生以上有60%以上林木未被压断、严重压弯、树干未被冻枯等情况,这类冻害的树木受害较轻(2、3级冻害),对受害林分影响不显著。 2.3.2 恢复方式与主要技术 这类情况只需将尾梢冻干枯部分砍掉,让其重新抽芽生长即可。1~2年生的林木抚育施肥按常规管理,但要加强施肥与除草松土抚育。在4月中旬以后砍灌除草,并翻松株间及种植穴内土壤,同时追施肥料。3年生以上的林木在4月中旬以后砍灌除草,并翻松株间内土壤,同样需要追施一定量的肥料。恢复生长后的第2年的4—5月,可再追肥1次。 3 提高桉树抗冰冻危害的营造林措施 3.1 选择耐寒力相对较强的品种造林桉树种类比较多,不同树种的耐寒能力不同,通过选育研究,选育出了相对较耐寒的品种, 目前适于广西种植的比较耐寒、速生的品种有邓恩桉、尾赤桉等,邓恩桉可耐一6℃ 连续5~6天的低温,尾赤桉可耐一3℃连续3天左右的低温。邓恩桉用 种子育苗造林,尾赤桉用其优良无性系采用组培或扦插方法育苗造林。 3.2 合理施肥 桉树施肥应重视各种元素的配比,对于增强桉树抗寒性而言,尤其要重视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B、Zn等的用,施肥包括基肥与追肥,基肥为含N、P、K 分别为5%、10% ~ 15% 、5% ~10%的专用复合肥,每穴500~600 g;追肥为含N、P、K分别为15%、15%、10% ~15%的专用复合肥,每年追肥1次,第1次追肥于造林后30 ~ 40天进行,每株500~750 g;第2、3次于造林后的第2、3年4月份进行,每次每株500~1000g。另外,肥料中应添加有2%~3%的B、Zn等微量元素肥,即每吨肥料加硼砂、硫酸锌各20~30kg。每年的施肥次数一般为1次,若每年施肥2次,则施肥时间分别为5、8月。不要在9月后施肥,施肥过迟会降低顶梢木质化程度,从而降低耐寒能力。 3.3 加强林分抚育 加强抚育的目的是促进树木的生长,一般生长旺盛的树木的木质化程度高,其抗寒能力也相对较强。桉树为强阳性树种,需要充足的光照,及时除草、砍灌可消除这些植被对桉树植株的光照影响,从而有利于桉树的生长。松土同样对桉树生长十分有利。造林当年的5、8月可连续除草、砍灌2次,松土1次;第2、3年的4—5月各1次砍草灌。
 

回复专家:阳桂平,回复时间:2009/11/18 8:52:46

据调查:2008年的冰雪天气,广西桂中北的桉树都有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折断等。影响可想而知。如果是下雪的地方,你要考虑周全些。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1/18 10:04:03

桉树人工林灾后救治及科学认识桉树的耐寒性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遭受严重的暴雪冰冻灾害,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灾后调查,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损失尤其严重,特别是广西北部的柳州、河池、桂林和百色与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广东韶关和闽北地区的桉树人工林,损失惨重。现在,很难准确估计受灾面积。但是,广西林科院在调查后估计全区桉树人工林受灾面积30万h㎡以上,柳州地区的黄冕林场具有典型意义,最近几年营建的4700 h㎡桉树人工林,全部遭灾;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估计,全国桉树人工林受灾面积达50万h㎡,直接经济损失80~100亿元。估测下来,全国桉树人工林至少有1/3以上不同程度地遭受风雪摧毁和低温冰冻。    
    
    雪灾之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1  桉树人工林遭受风雪冰冻灾害之后应该采取的营林措施
    
    桉树具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可以实现自我恢复。在遭受冻害、火烧和动物与机械损伤之后,只要没有完全死去,桉树就可以从裸芽、副芽、休眠芽和木质瘤长出新的枝条,恢复生长。因此许多桉树人工林可以采取萌芽更新方式来经营。我们要利用桉树的特殊生理机制,根据所受冻害的程度和林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营林技术措施,将经济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
    
    (1)全株受冻。经过严重的冰雪低温后,由于土壤结冰,使树木根系受冻,造成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树皮变硬,紧贴树干,此时树皮下面的形成层和叶腋的分生组织基本全部冻死,树干和根部木质瘤潜在的休眠芽都失去萌芽能力,这样的林分应该一律采伐,重新造林。
    
    (2)3年生以上巨桉、尾叶桉或巨尾桉林分,树干基部完好,但是主干已经折断或者弯曲伏地,或者从树冠顶端向下全株l/3冻枯,受害株数超过全林30%,这样的林分也应该全部采伐,伐根高度10~15 cm。伐后全面清理林地,主干可作为纸浆材或桩柱材加以利用。采伐时间可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气温升高,有利萌蘖发生。每株施桉树专用肥或复合肥0.5~1.0 ㎏。每个根桩可以保留2~3根萌条,年底定株,留下最好的1~2根萌条。如果当前林分的无性系或地理种源遗传品质好,那么多余的萌条可以采下来培养扦插苗,用于营建新的林分。如果受害株数不到1/3,林相基本整齐,那么可以剔除严重受损单株,加强抚育措施,促进生长。
    
    (3)3年生以下幼林,耐寒能力较差,受害程度较重,只要受害树高超过2 m以上,这样的林分就可以砍掉重造。因为造林后只有2 a时间,经济损失相对较小。若继续保留,恢复生长时间与重新造林几乎相等,而且干形较差,生长势弱,容易感染病虫害。
    
    (4)所有受害林分都要加强抚育管理,清除风折木,扶正反倒倾斜单株,促进林相恢复。加强防治病虫害和森林火灾。
    
    (5)苗圃采穗圃,清理整顿棚架和遮盖物,清除严重受害苗木。对可以恢复生长的苗木进行分级,加强管理,每10~15 d喷施1次药剂,防病防虫。
    
    (6)加强种苗生产,合理调拨和使用现有的栽植材料。灾后恢复生产,重新造林,苗木需求量很大,要区别轻重缓急,优先恢复采穗圃和种子园。选择劫后余生、耐寒性强的个体,加强种子园和繁殖圃建设,提高抗御灾害能力。
    
    (7)调查受灾状况,总结经验教训。检查和总结造林树种、地理种源或无性系是否合适,从生物学特性方面,特别是抗寒性,与乡土树种进行比较,发展桉树人工林是否合理;立地条件。尤其要考虎海拔高度,是否适宜营建桉树人工林,此次冻害在海拔300 m以上十分明显,海拔500 m以上的人工林特别严重。

    2  科学认识桉树的耐寒性
    
    在经过风雪冰冻灾害之后,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桉树的耐寒性。
    
    绝大多数桉树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仅有几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的温带地区。譬如,雪桉(Eucalyptus pauciflora)在澳大利亚最高峰克休斯科山海拔大约2000 m的高度形成树木线,塔斯马尼亚雪桉(E.coc- cifera)在塔斯马尼亚岛海拔1400 m处形成树木线,再往上植被类型便是高山草甸。在这样的立地条件,冬季地面最低温度有时会降至-15℃,地面积雪深达30 cm,会持续2~3个月。如果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许多树种会落叶,进入休眠状态。但是,桉树象桃金娘科其它所有树种一样,则保持常绿。桉树的芽是裸芽,无芽鳞、不落叶、不休眠。桉树没有演化出能耐严寒的形态学特征与生理机制。桉树的根对冰冻非常敏感,只要土壤结冰,桉树就会冻死。在塔斯马尼亚,王桉(E. regnans)和塔斯马尼亚雪桉生长的地方,冬季都会下雪,正是由于积雪覆盖,下雪并不结冰,雪融以后,土壤潮润。一般说来,大面积栽培桉树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不应低于14℃,最冷月平均温度在3℃以上。
    
    不同桉树耐寒程度有很大差异。例如,雪桉、冈尼桉(E.gunnii)和邓恩桉(E.dunnii)可以耐受-14℃,多枝桉(E.viminalis)、大桉(E.d elegatensis)、亮果桉(E. nitens)和山桉(E.dalrympleana)可耐-12℃,赤桉(E.camaldulensis)、巨桉(E.grandis)、柳桉(E.salig- na)、蓝桉和斑皮桉(C.maculata)可以耐受-8℃绝对最低温度。但是,如果在温暖天气气温骤降,或者在短时间内降温幅度很大,或者低温持续时间过长,桉树将会遭受冻害。假如气温每天下降-0.5℃,1周之后降至-3.5℃,桉树经过一段低温锻炼时间,此时能耐-7℃,但是如果突然降温,巨桉和细叶桉在-2℃或-3℃情况下就会遭受冻害。由于寒潮侵袭,我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常常会在1 d之内降温10℃以上,致使桉树遭受冻害,大规模发展桉树商品林受到限制。关于耐寒桉树的引种和选择在中国可谓屡败屡试。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个镜头,在遭受此次严重的冰雪灾害之后,郴州还准备使用温室大棚里的桉树苗重新造林。最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一些目前看来似乎很有良好前景的小面积的零星栽植,特别是邓恩桉,在桂北和湘南以及浙闽沿海用于营建商品林和城乡绿化,潜在风险依然存在。那些耐寒能力更强的树种,例如冈尼桉雪桉和亮果桉多分布在塔斯马尼亚等冬雨型地区,不适应我国东部高温潮湿的夏季。

    3  合理规划中国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地理区域
    
    据统计,我国的桉树人工林面积约180~200万h㎡。栽培桉树的主要省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等省区。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地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由于桉树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投资回收快,近年来在浆纸和人造板工业驱动下,桉树人工林面积急剧增长,在一些气候条件勉强适合桉树生长的地区,也开始大面积营建桉树工业人工林。前两年,有人还想在河南发展桉树人工林。桉树不能在长江以北地区大面积栽培。
    
    桉树既然不能向北越过长江,那么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中亚热带地区可以大面积栽培吗?2008年初大范围的冰雪冻雨又一次提醒我们,在这一地区大规模发展桉树商品人工林的首要风险还是低温寒潮和伴随而来的雨雪冰冻。南岭以北的湘南和赣南,甚至广西北部柳州和百色地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遭受冻害,南岭南侧的韶关市出现了零下-5℃度的极端最低温度,持续时间之久,危害程度之大,前所未有。2005年和2008年2次低温冰冻当会强化人们关于树木引种的科学意识,汲取教训,审慎地相信和谈论“百年一遇”。极端气象事件的出现都是随机的,树木引种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更不能抱有机会主义。

    多年的桉树引种试验表明,中国适宜栽培桉树的地理区域大致呈 U字形,东西两侧可以向北延伸至300°N,中间在250°N。海拔500 m以上立地,不宜建立桉树人工林。也就是说,中国桉树主要栽培区是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沿海狭长地区从闽南向北延伸至温州,西部可以到达成都以北的川西丘陵,中部则大致以南岭为界。除四川以外,桉树不能过长江以北。在栽培区扩展策略上,应该遵守U字形法则。湘赣南部发展桉树人工林具有很大风险陛,根据当前桉树人工林布局和态势,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是云南和四川。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1/18 10:31:02

       建议你直接与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联系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0号  

  邮编:524022

 电话:0759-3380685

 传真:0759-3380674     

 E-mail:cere@caf.forestry.ac.cn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1/19 7:28:39

在纬度上来说,北不超过江西的赣州。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