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栽花又种树     提问时间: 2009/11/17 23:27:40
邮箱:769880260@qq.com
问题:
 

各位专家好:

          请问在重庆万盛区的荒山上适应种楠竹吗,它在重庆有经济效益吗,哪些行业部门需要,市场行情怎样,采用哪种育种方式好,可以用撒种子播种的方法吗,种子在哪里可以买到,什么时候播种最佳,如果按人工50元每天算每一百亩地需要投入多少钱,几年能够成才,国家对私人种竹子有扶持吗。

                           恳请专家给予解答。

                                                  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5:53:39

可以种植。万盛区南天乡就有栽培。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5:55:56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楠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1)移竹造林。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  

  (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第二次应在八、九月完成。抚育要达到消除草荒、松疏土壤的目的。 

  咸宁市林科所1965年采用移竹造林方式,营造30亩楠竹林。造后坚持抓抚育管理。到1970年就郁闭成林。目前,竹林已护展到60余亩,亩平立竹达469株,平均眉围32.2厘米。已成为咸宁市楠竹经营模式林。

  (二)楠竹成林抚育管理:  

  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做到不挖鞭笋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鞭笋俗称鞭梢,是楠竹地下系统构造者。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嗣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一般认为冬笋不能成竹,花纹乡星星村群众在1972年冬观测3株冬笋证明,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竹笋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冬笋是能成竹的,因此,应严禁挖取冬笋。春笋出土后,林内应禁止放牧。在清明、谷雨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退笋明显特征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壳上的毛枯萎。  

  2、劈林。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并留置于林地腐烂为肥料。目的在于:①减少林地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增加林地肥力。②消除病虫害的寄生栖息场所,减少病虫害发生。劈林应在6——7月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灌木幼嫩。易于腐烂。有条件的地方可在9月份再进行一次劈林,俗称劈“白露林”。 

  3、深翻垦复。用锄头在竹林内挖松土壤。目的在于松疏土壤,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提高竹鞭孕笋量。①垦复时间。以七、八月份为佳,谷称“七月挖金,八月挖银。”②垦复深度:要求达到10——15厘米为宜。③垦复要求:挖除林地柴兜、竹兜和石头,以及死鞭和老鞭。但切忌伤害新壮鞭和笋芽。星星村试验证明,垦复可提高新竹量20-30%。  

  4、适时施肥。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为保让楠竹林稳定、高产,必适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①施肥时间。每年追施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前一个月(即4月)施笋前肥。第二次是在9月从施崔芽肥。②施肥量。第一次以化学肥为主。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或碳氨20公斤及适量磷肥。第二次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土渣肥20担,或饼肥50-100公斤。③施肥方法。有机肥应以沟肥为主。即沿水平等高线方向,按1米-1.5米的间距,开10×15厘米的施肥沟,将肥均匀施于沟内,并盖土。化肥可穴施,或撒施,也可沟施。  

  5、合理采伐。①采伐原则:“存三去四不留六,四、五度竹见空留。”严格执行“五砍五不砍”,即“砍密不砍稀。砍劣不砍优,砍老竹不砍嫩竹,砍冬竹不砍春竹,砍林内竹不砍林缘竹。”保持合理的竹龄结构,一、二度竹占50%,三度竹占30%,四、五度竹占20%。②采伐季节。在楠竹生长季节,因生理代谢旺盛,伐竹会行起大量伤流。这不仅损伤了竹林“元气”,而且严重影响出笋量和成竹质量。因此,楠竹应在冬季采伐,春夏季节应严禁砍竹。③采伐量。合理的采伐量应依据竹林采伐后应保留的合理株数。一般情况下,采伐量应视当年新竹量确定,做到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一般竹林应保留200株/亩以上的立竹度。丰产林应达300—350株/亩。因楠竹林有大小年之分,采伐时,应砍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竹株,而不能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孕笋‘的竹株。忌砍林缘竹。  

  三、楠竹病虫害防治  

  (一)楠竹害虫  

  1、竹蝗(cerer is riangsu tsai)。又名蝗虫、蚱蜢、飞蝗、蚱鸡子。常大面积危害,以成虫、若虫取食竹叶,致使竹林枯败。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卵:可于11月份组织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②在跳蝻出土十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用敌杀死喷撒。③诱杀:用100斤尿加1斤敌杀死,拦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每亩放5——10堆诱杀。  

  2、竹斑蛾(artona funeral is butler),又名竹毛虫。以幼虫食叶危害。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茧。冬季组织群众在林内搜集虫茧消毁之。②用苏云金杆菌,每亳升含2亿孢子的浓度在竹林内喷洒。  

  3、竹笋泉蝇(pegomya kiangsuensis fan),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防治方法:①挖除受害析退笋,杀死幼虫。②加强竹林抚育,消除栖息场所,保持林地卫生。  

  (二)、楠竹病害: 

  1、竹水桔病。发病初,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最后成灰白色脱落。接着小枝逐渐枯死,最后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目前没有好的防治措施。只有加强竹林抚育管理。  

  2、楠竹枯梢病。常发生在一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变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在防治上,首先要清除病株,减小侵染源。对病株要及时烧毁,不能留作它用。基次是加强竹林抚育,保护林地卫生。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5:58:17

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楠竹实际上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楠竹竹质尤以湖南竹为最好,江西,福建次之。

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楠竹俗称“毛竹”,扎根长江流域,苦恋大江春水,世世代代不肯北移。那刚烈而过分挑剔的鞭根,始终不饮淮河水,宁死也不移情黄河岸。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5:59:56

楠竹(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禾本科 刚竹属。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18 6:01:30

http://www.baidu.com/s?bs=%D6%D8%C7%EC+%E9%AA%D6%F1%D3%C3%CD%BE&f=8&wd=%E9%AA%D6%F1%CA%D0%B3%A1%C7%B0%BE%B0

请您登陆察看“楠竹市场前景”和用途。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1/18 7:37:58

毛竹栽培技术规程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毛竹速生丰产林建设的竹苗培育、立地选择、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规程适应于在江西省、湖北省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时使用,其他地区也可参照执行。
  2、竹苗培育
  2.1 采种
  采种宜选择10年生以上、立地条件较好且属正常开花结实的竹林进行采种。毛竹种子在9-10月成熟采收,常用杀虫粉拌种保存,以防虫蛀食。
  2.2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可选择在土岭的山坡地,或丘陵地育苗,以生荒地、疏松地和肥沃的沙土壤为最好。
  2.3 整地做床
  苗圃地要精耕细作,拣净草根石块后,便可起畦,畦面宽1米,高度15-20厘米,长度可按实际地形确定。每亩施足复合肥100公斤作基肥。
  2.4 播种季节
  秋播最好,也可春播,春播时间应在3月底以前完成。
  2.5 催芽
  播种前先用清水冲洗去拌种药粉,用湿细沙拌种进行催芽处理,每天要翻动洒水一次。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即可播种。
  2.6 播种
  播种方法应采用点播,株行距一般为25cm X 25cm,每穴均匀点8-10粒种子后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2.7 圃地管理
  采取培育2-3年生竹苗为目的进行铺地管理。
  盖一层薄茅草淋一次透水,并注意预防鼠害。竹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盖草并可开始除草,天旱时要淋水,施肥宜用较稀的人粪水,每月施肥一至二次。为了使竹苗分布均匀,提高竹苗产苗量,可利用阴雨天气把过密的竹苗带上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穴1-2株(丛)。竹苗出士后50天便开始分蘖、一般在6—7月后,高度在30—40厘米之间形成小竹丛。
  用一年生的竹苗分成单株,再移植到苗圃中,按株行距25cm X 25cm ,经过一年的培育施肥、生长又可分蘖成丛,和上述点播种子长成一年生幼苗大致一样,以后照样一年分植一次,可成为长期性的苗圃。
  2.8 竹苗标准
  一级苗胸径4.0-5.0cm,健壮鞭芽数6个以上,留枝数7-9盘,枝下高小于2.0m;二级苗胸径3.0-4.0cm,健壮鞭芽数5-6个,留枝数5-7盘,枝下高小于2.5m.。竹苗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3、移竹造林
  3.1 立地条件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3.2 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三个工序。
  3.2.1 林地清理
  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植穴。
  3.2.2 挖穴
  3.2.2.1打穴方法
  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植点挖穴。无论那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植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
  3.2.2.2 打穴规格
  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植穴的规格穴是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3.2.3 施基肥
  在林地栽植穴之间挖1m长施肥沟,每沟施复合肥500克,复土密封。
  3.3造林季节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
  3.4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我公司营造毛竹速生丰产林选择的造林方法为移竹造林。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挖掘时,由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生鞭。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不伤母竹。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栽植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状形,以防积水烂鞭。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栽后浇足“定兜水”。
  4、抚育管理
  4.1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
  4.1.1 严禁挖鞭笋
  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笔笋少,成竹质量差。
  4.1.2 谨慎挖冬笋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便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学谨慎的挖取。挖掘冬笋的方法是在大年毛竹林内选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开穴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4.1.3 精心管春笋
  “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特别对换叶的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露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叶与无“露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内严禁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4.2 修山
  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1-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
  4.3 垦复
  恳复就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委进行。20度坡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25厘米;20-30度坡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3米左右;35度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一次,隔年深挖一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4.4竹林施肥
  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每亩可施复合肥1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0.5公斤,再复土密封。另外,竹林施用有机肥对竹林生长尤为重要,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或塘泥100-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
  4.5适时钩梢
  在风大、冰冻雪压严重的地方,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风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冰冻年的10-12月进行。对冰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行钩梢。
  4.6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法、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
  4.6.1采伐年龄
  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别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行。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在竹秆上标明年份。
  4.6.2采伐季节
  采伐季节应在冬季低温干燥、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节进行。
  4.6.3采伐方法
  采伐方法应在伐前根据竹龄、竹株分布,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为害等情况,按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标明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进行。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株,最好每两年伐一次,即在大年的冬季进行;花年竹林可在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吸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切忌砍竹叶浓绿的孕笋竹株。
  4.6.4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
  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笔占25%左右。
  4.7低产林改造
  为了扩大毛竹林面积,挖掘现有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除新造竹林外,可在现有竹林中选择一部分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改造对象应是坡度平缓,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每亩现有立竹100-140株的毛竹林。改造技术参照上述培育技术实施。先期其关键措施是护笋养竹、严控采伐量,可适当保留8-9年生竹,促使立竹尽快恢复到每亩200-250株的竹林密度。
  4.8防止竹林开花结实
  毛竹林内的竹株开花结实后,竹株光秃无叶,竹秆枯黄死亡,所连的竹鞭发黑腐烂、失去萌发力。故毛竹林应昼控制和抑制竹株开花结实。对尚未开花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林衰老成,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开花笔株时,应及时砍掉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兜,进行全面松土,增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或尿素,仍可推迟或抑制竹林开花。当竹林出现成片开花竹株时,应全部砍去开花经竹株,每2-3年进行轮换带状或块状松土,挖掉老鞭竹兜,增施氮肥,敷盖青草,覆培客土,保留护养新发不开花的小竹子。这样,经过2-3轮,即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5、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毛竹枯梢病
  5.1.1毛竹枯梢病是我国毛竹产区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被列入国内检疫对象。
  该病危害为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条的某一节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点,并扩大成舌状或梭形有淡褐色病斑,后颜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枝叶开始萎蔫,叶逐步变黄、纵卷,直至枯萎脱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叶,形成枯枝、枯梢。发病严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状;后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枝、枯梢或整株枯死后,竹材质量降低,且影响发笋,一般发病3-4年后可使成片笔林趋于毁灭,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借风吹和雨水溅散作近距离传播;带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调运是该病远距传播的主要途径
  5.1.2防治方法
  5.1.2.1清除并烧毁病枯枝(株),严禁从疫区和疫情发生区调出带有该病原的竹苗、母竹等移植到新区。对病区的竹材及制品采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仔细地喷酒或禁止调运竹材出境。
  5.1.2.2对病区竹林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竹展枝放叶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喷洒新竹。
  5.2黄脊竹蝗
  5.2.1又名蝗虫、蚱蜢、蚂蚱。5-6月以跳蝻、成虫取食竹叶,为竹林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竹林被害如同火烧,立竹成光秆。新竹竹叶被吃光一交后即会枯死,壮竹竹叶一次被吃光后新发叶片变黄、生长势弱、发笋量大减,第二次被害后即死亡。死竹茎中积水,纤维变坏,生林也趋衰败。竹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产于背北向阳、杂草稀少、土质较疏松的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深约4厘米左右。产卵处常见黑色圆形盖状物,这是寻找卵块的最好标志。
  5.2.2防治方法
  5.2.2.1挖卵块。生蝗产卵地易识别,可挖掘消灭。
  5.2.2.2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时,及时喷酒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1毫升。
  5.2.2.3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剂药杀。即用2.5%溴氰菊脂每亩6-10克,按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用喷烟机喷烟;或有741烟剂,用药量每亩1-2公斤。喷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5.2.2.4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我省桃江县在蝗蝻孵化时或幼虫即上竹时,采用注射器在离地上的一节或二节笔杆注射300-400倍1059药液30-40毫升,有效期40天以上,杀死竹蝗、竹青虫效果显著。
  5.3竹镂舟蛾
  5.3.1又名竹青虫、竹蚕。以幼虫暴食竹叶和叶鞘,严重时将成片竹林吃成光秆,如竹林一年连续发生二代或三代,被害竹可死亡,来年也不发笋。故竹镂舟蛾也为竹林主要害虫。湖南一年发生3-4代。幼虫全身光滑绿色、头红褐色。1、2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2龄后的幼虫受惊即坠地,但几分钏后又会重新上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中旬老熟幼虫下竹于枯枝落叶间吐丝缀叶结茧化肾越冬,翌年4月羽化成成虫。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不动、黄昏或晚上10时及黎明前很活跃。卵多产在1、2年生竹上端嫩叶上,成块状或散产。
  5.3.2防治方法
  5.3.2.1灯光杀成虫。
  5.3.2.2利用幼虫受惊坠地习性,击落捕杀。
  5.3.2.3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7万头。
  5.3.2.4用2.5%溴氰菊脂,每亩4-8克,1000-2000倍液进行低量喷雾。

 

回复专家:张健,回复时间:2009/11/18 8:39:22

1 引言 楠竹(PhyU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 又称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具有材质好、生 长快、用途广、收益高的特点。楠竹是我国用途最广、利 用价值最大的经济竹种,集材用、食用、观赏、药用等众 多用途于一体,除广泛应用于造纸、绿色食品、日用品、 旅游工艺品、城乡绿化等各个领域外,还大量用作楠竹 地板、竹胶板、竹炭等。 楠竹造林后5-6年可成林成材,年年采伐利用,一次造林长期受益。用楠竹播种苗造林具有生产成本低、苗木运输方便、种植容易、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是大力发展楠竹的理想途径。在这里结合我们对楠竹播种育苗的大量实践,着重就楠竹播种育苗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2 苗圃的整理 2.1苗圃地的选择 楠竹喜温怕寒、喜湿怕旱、喜酸怕碱、喜肥怕涝。苗 圃地要选择地势平缓、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背风朝阳的地方,以生荒地、疏松地和肥沃的砂壤土或 壤土为最好,忌排水不良的粘土或土层浅薄地。 2.2 整地作床、土壤处理 苗圃地要精耕细作,施足底肥。每亩可施农家肥3000kg,钙镁磷肥100 150kg,过磷酸钙150kg。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最好先同农家肥堆沤腐熟后施用。同时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5kg进行土壤消毒和90%敌百虫2kg进行土壤灭虫。土壤处理后开始作床,床高15~20cm,床宽100~120 am,步行沟宽25~30 cm,其长度依实际地形而定。床四周开好排水沟,做到雨停不积水。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浸种消毒:先用清水浸半小时,再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4h后洗净。最后用净水浸泡24h,从水中捞出后凉干1~2h。二是种子催芽:将砂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再按3:1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堆积在砖屋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8~25度,每天洒水翻动1次,至种胚露白点后筛出拌砂,用清水洗后即可播种。 2.4 播种 楠竹种子宜随采随播种。播种时间在1O月中旬,采用条状开沟点播。床面先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在苗床上每隔20cm开沟一条,沟深3~5cm、宽10cm,在沟内每隔20cm开穴点播8~1O粒种子,细土覆盖约1.0cm,以不见种子为度。用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播后要经常淋水,防止“回芽”烂种。为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保证楠竹幼苗能够安全越冬,播后做简易拱棚并盖上地膜,将四周压实。晴天温度较高时应及时揭开薄膜两头,使棚内能通风降温,预防“烧苗”,傍晚复原。如需除草等可将薄膜全部打开,傍晚前复原。播后2O天左右发芽出土,霜冻前全部成苗。播后还要注意鸟、鼠、虫的危害,在苗床周围施放毒饵诱杀。 3 土壤管理 3.1灌溉 楠竹既喜湿又怕涝,因此雨季要排除圃地积水,旱季要及时灌水。楠竹出苗期和幼苗期对水份需要量不多,但比较敏感,因此要适量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则。苗圃长期积水将会影响楠竹幼苗的生长,严重时将导致根腐病。 3.2 施肥 楠竹出苗30天后可在晴天傍晚喷施O.2~0.5%尿素 溶液,以后可每周1次。4月中旬楠竹生长速度加快,其需肥量大大增加,此时可在雨天每亩撒施尿素5kg,5月 初再撒施1次。为保证其生长所需,6月初选择雨天再撒 施复合肥每亩1.5kg。(注:此复合肥遇水能溶) 3.3中耕除草 竹苗出土后,应及时中耕除草。除草必须做到“除 早、除小、除了”,保证不伤幼苗、分蘖芽和带动苗根部。 雨后、浇水和追肥后应及时松土,竹苗周围浅松细松,行 间深松疏松,深度1~3cm。随着分蘖苗的逐渐成长,松土 逐渐加深加厚。 4 竹苗管理 4.1遮荫 楠竹喜温怕旱,尤其怕暴晒。在翌年春天,天气转暖 后应揭去地膜,搭建荫棚。荫棚要搭成东高西低或北高 南低,有一定的倾斜度,使透光度在40—50%,秋后天气 凉爽,荫棚即可拆除。在山区育苗,如选用坐西向东的半 阴半阳坡地育苗,则可不必遮荫。 4.2 间苗移植 为了使竹苗分布均匀,提高竹苗质量和数量,可利 用阴雨天气把过密的竹苗带土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 穴1-2株。移植小苗的做法是:先将每穴有苗3株以上 的留下2株,多余的用竹签连根带土移植到缺苗的穴 中。移栽时每穴施0.1kg复合肥或过磷酸钙。此工作应在 立夏以前进行,同时要经常淋水,以保成活。 5 病虫害防治 楠竹冬播苗易得根腐病,应每隔15天左右喷施波尔多液或托布津、多菌灵1次,并随时清除病株。5月下旬,天气炎热,此时为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可每10~15天喷洒0.5%的波尔多液预防病害的发生。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毛竹枯梢病、竹卷叶虫等。 5.1毛竹枯梢病 病原为竹喙球菌。 症状:每年7月上旬开始零星发病,发病部位均在当年新梢的主梢或枝条的节叉处。病斑为浅褐色小点,随着气温上升则新病斑出现,较早的病斑不断向纵横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状,颜色不断加深成酱紫色,当病斑绕主枝或枝条一周时,叶片开始萎蔫、纵卷、而后枯黄、脱落。当病害严重时,竹冠黄褐色,远看似火烧。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竹的病部越冬,一般翌年4~6月病组织上产生子实体。子囊孢子5月中旬开始释放,借风力传播。 防治方法:清除圃内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 5.2竹卷叶虫 在6月中、下旬幼虫吐丝卷叶取食。防治方法:在5月底,晚上用灯诱杀成虫:发现虫苞,用90%敌百虫500 倍液喷杀。
 

回复专家:阳桂平,回复时间:2009/11/18 9:07:29

在重庆万盛区是适应种楠竹,但一般来说,以山谷的楠竹生长最好,他是一次种植,终身受益的树种。很多行业部门都需要。育种用种子繁殖,也用实生竹苗建苗圃。6--8年能够成才。关于国家对种竹子扶持各地不一样,请咨询当地林业局。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1/18 10:08:07

楠竹生产适用技术教程

----20个为什么

 

第一讲  有关基本知识

    一、楠竹的效益为什么这么好?竹业市场会遇低谷吗?

【楠竹产业恒兴】

    (楠竹基本林学特性及用途)楠竹学名毛竹,禾本、竹亚科,属单轴散生茎竹类。以盛产江南而得名。楠竹具有粗壮横走的竹鞭,竹秆散生直立,是我国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的竹种。楠竹常绿、皮薄、根浅,要求温暖湿润的条件。在生长地年平均温度15--20°C1月平均温度1--8°C,年降雨量8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不低于70%。分布在海拔600—1000以下,我国北起河南桐柏山南端和大别山北坡,南至广西大瑶山和广东罗浮山,西自四川盆地南边和云南东北部,东至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都有分布。其中湘、赣、浙、鄂、闽(湘、赣、浙最多)等地是适宜毛竹生长的地域,占全国楠竹产量的80%以上。水份条件对楠竹分布生长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耐寒性大于抗旱能力。要求土厚、松、软、肥、爽。楠竹竹秆高大通直,竹材具有一般木材所不及的许多优点,韧性、蔑性好,纹理通直,坚硬光滑,纤维纵向排列,弹性、割裂性强,收缩性小,顺纹抗压强度为杉木的1.5倍,顺纹抗拉强度为杉木的2.5倍。所以竹材可作一些特殊的用途,广泛用于造纸、建筑、捕捞、交通(胶板等用材)、农具、高档住房装修、各种竹器、乐器、工艺美术品、人造纤维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用途还会越来越广。竹笋味道鲜美,可供食用。竹荪(竹子食用菌)名贵(称“真菌皇后”)。竹醋、竹炭是生活保健之上品。竹子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是固土防冲的树种,也是风景区绿化的优良林种。

    (楠竹效益分析)我们一贯大兴植树造林,建设“绿色银行”,其实发展楠竹就是建造“绿色聚宝盆”,开发楠竹产业就是开发“植物金矿”。竹制品早已进入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已经走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楠竹产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效益:一是种植效益。楠竹与其它树种比较,具有适应性广、易栽种、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多等特点。楠竹繁衍,年年报笋,资源永续利用,其永恒的经济价值是所有林业资源中独一无二的。楠竹510年可满园成材,而杉木要1520年左右才能砍伐,种楠竹比种杉木要合算得多。楠竹生长6年后每亩产值可达1200多元,并在以后56年中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产值。此外,通过楠竹低改,每亩可增收600元左右。二是加工效益。每根楠竹经过加工后,其价值可提高8—10倍,竹编、竹雕、竹汁饮料产品附加值可达1000多元。每开发1万亩楠竹,其产业链总产值可达3800余万元。三是税收效益。楠竹产业和市场可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源。四是社会效益。每开发1万亩楠竹,能接纳1200多人就业。五是生态效益。竹山青、竹园美,修竹丛林水潺潺。楠竹的保水固土能力也比其它树种要强得多。

全世界最适宜楠竹生长的地域只有我国湘、赣、浙、鄂、闽等几个省。因此,楠竹产业永久兴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竹业市场会越来越好,永远不会出现低谷。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有科学,就有“金贵”的竹业市场。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是世界竹子的王国”。这是中国林科院专家最近在安吉考察时发出的惊叹。安吉人把竹子“当菜栽”,建成了百万亩绿色“聚宝盆”。安吉的县域条件和我市基本相同,到2005年他们就实现了楠竹产业总产值55亿元。我们要比安吉,学安吉,超安吉,尽快发展楠竹产业,全力建造绿色“聚宝盆”。

 

    二、为什么有人误以为楠竹“长不大”?它有哪些繁殖和发展方法?

【楠竹(笋)植物结构】

    其实,楠竹是由小到大成长的。有人误以为楠竹“长不大”,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楠竹(笋)植物整体结构。

首先认知《楠竹(笋)植物结构示意图》。

    楠竹(包括地下系统和地上系统)主要由竹鞭(来、去鞭、鞭根、鞭笋等)、竹蔸(竹根、“螺丝顶”、鞭根)、竹秆(竹枝、竹叶)三个部分组成。楠竹的前身是竹笋。竹笋由笋蔸(有嫩根)、笋秆(秆上有笋箨)两个部分组成。竹笋由芽胚、芽笋、冬笋长成。其结构和生长方式是:竹连鞭(楠竹竹鞭的生长,由鞭梢顶端的分生组织不断分裂新细胞而延长生长)鞭生笋,笋成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互相影响

    认知楠竹(笋)植物结构,这是楠竹新造和楠竹低改的基础。

楠竹从竹笋膨大出土到新竹长成,需要两个多月时间。“清明出土,谷雨成林”。即竹鞭上的胚芽在八月(前后一共80多天)排芽,冬天成为冬笋,翌年立春前开始膨大到清明前后出土,第一片笋箨脱落,就决定了楠竹的大小尺围,然后再过1520天左右,笋箨逐步脱落,竹枝长齐,竹叶展开,形成新竹。新竹长成后,竹株的秆形生长结束,高度和体积不再有明显的变化,但竹秆的组织幼嫩、含水高,干物质少。新竹的干物质重量仅相当于成熟竹的40%,其余60%要靠成竹的生长来完成。所以说“楠竹‘长不大’”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它在地下长大的过程

 

楠竹繁殖发展实际上有三种方法:

    1、无性繁殖。移栽种竹和所连的竹鞭,重新抽鞭发笋,蔓延成林。一般多采用这种形式。

    2、有性繁殖。楠竹开花结子育苗后出圃分植。

3、竹子自然扩鞭。竹子向用材林等林地或耕作地扩鞭报笋发竹。如果我们注意引鞭发竹,则事半功倍。

 

第二讲    新造楠竹(无性繁殖)

用地  选时  选种、取种、运种、定株、抚育)

 

    三、为什么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地植竹比较好?平坦地可以植竹吗?

一般来说,只是天旱时节,有坡度的山地其植物根部比较容易吸取深层的水分。楠竹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结构良好,水分充足,而又不积水,呈酸性的山地黄壤上生长最好;沙壤土或粘壤土次之;过于干燥的石砾地、粘重瘠薄地、盐碱土、低洼积水地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均不适于楠竹生长。但楠竹的生命力极强,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崖中,千磨万砺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可以说,一般有植被分布的平地就具有较好的地湿条件,地湿条件较差的可以改造,可以改良土壤,可以改变用地环境,可以营造“小森林气候”。因此,只要符合土壤条件PH4.5—7.5,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的坡地和平坦地都可以栽植楠竹。平坦丘岗地不但可以造竹,而且只要生产措施到位,还可以丰产。坡地和平坦地发展楠竹,各有其特点。陡坡地大雪危害较大,平坦地干旱影响较大。

    好的土质标准  厚:50公分以上。松:不板结。肥、软:富含腐植质。爽:带砂性,透气。

 

    四、在造竹用地准备方面,为什么要炼山、全垦整地?可以灵活用地吗?一般每亩要植竹多少?

【“以竹代树”模式】

【营造小森林气候】小森林气候特征  绿树覆盖成荫,土壤富含腐植质、松软、湿润)

一般每亩植竹的标准是15----25株。

炼山、全垦整地是造竹用地的高标准要求,但必须具备劳力充足的条件。一般在目前农村劳力缺乏的情况下,林地、宜林(疏林)地造竹不需要也不可能大面积炼山、全垦整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森林植被“小森林气候”条件,或者在栽种楠竹的同时,营造“小森林气候”。

“竹树间种”利用“小森林气候”。定点“开天窗”,每处砍树、深垦除杂1平方丈,然后打穴(规格为长45尺,宽2尺,深1.5尺)栽植。

“竹树套种”营造“小森林气候”。即在丘岗熟土地造竹,每亩按标准要求定点植竹,然后再在空地适度种植杉树杞树、椿树、酸枣树等阔叶速生树种。新竹发展抚育,应以新竹笋为定点,圆、环形扩展12

    采用“竹树间种、竹树套种、以竹代树”的生产模式,主要目的是加快新竹发展速度。实践证明,有两个方面的好处:

(一)、相对减少投工投劳,充分利用和营造“小森林气候”(荫、湿、松、软、肥、爽)条件,保持土壤水份和肥力,避免水土流失,更加利于新竹扩鞭、出笋。这类林地,楠竹生长一般1年可以扩鞭12丈,而“光秃”无植被土地,新竹的发展要慢得多。

    一组实验表明:有一块杉树幼林地(约2亩)和一块熟土旱地(约0.5亩)相连在一起,均为平坦地。1996年,在熟土地栽植一株楠竹,现在杉树林地楠竹满园取代了树木,收入了8000多元,而熟土地还没有满园,植株也小得多。

    (二)、在促进楠竹生长的同时,竹、树同时生长,竹子逐步取代树木,巧妙地提高了新竹发展过程中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几种用地形式  根据我地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如下8种用地来新造楠竹:1、外松迹地、疏林、荒山,炼山整地造竹。2、杉树皆伐萌芽迹地间种楠竹。3、用材幼林地间种楠竹。4、宜林地间种楠竹。5、退耕还林地补种楠竹。6、熟土地同时栽阔叶树套种楠竹。7、熟土作物地引鞭发展楠竹。8、房前屋后美化造竹。

 

五、为什么楠竹不能直接与松树林混交?

俗话说:竹子“怕松不怕栎,怕水不怕石”。因为松叶水烂竹鞭,松树蔸的油脂也对竹鞭发展有影响,所以楠竹不能直接与松树林混交。

如果要让楠竹取代松树林,则要想办法排除松树对竹子的一切影响。

    1、老竹扩鞭发展。在竹林与松树林交界的情况下:以新竹(笋)为定点,按圆环形砍树、除杂,扩展34丈。

    2、松树林间种楠竹。按每亩1525株的要求提前1年定点,砍树全垦除杂2--3平方丈,至第二年再适时栽种楠竹。新竹成活后,以新竹(笋)为定点,按圆、环形砍树、除杂扩展34丈。

 

    六、栽种楠竹为什么要选在冬春时节?

楠竹一般在3—5月出笋成竹 6—7月新竹生长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到翌年2月竹子生长缓慢。因此,11月至翌年2月栽竹是最佳时节。(技术经验丰富的除夏季前后4—5个月之外,其余时间都可以栽活楠竹)。

 

    七、为什么说“螺丝顶”是种竹移栽时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部位?

    “螺丝顶”位于竹蔸最下端部分,上与竹蔸秆基相连,下与竹鞭相连。一般长25厘米,有1520节,光滑、无芽无根。它是竹株与竹鞭之间水份、营养交换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枢纽,使散生林立的竹株构成有机的整体。这个关键性部位在移栽时如果损坏了,就失去了植竹的意义。

 

    八、有些人种竹成活和报笋率为什么不高?怎样移栽楠竹?

【提高种竹成活报笋率】

    种竹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种竹伤损(特别是“螺丝顶”损伤)或干了水份或在运输途中损坏了地下部分。2、用地干燥、天晴风大,水份蒸发快。3、水平地容易积水或栽植太深,雨天积水烂鞭、烂根。(任何植物移栽成活的前提条件是不烂根。成活主要靠地润、雨露和光合作用。退耕田地造竹,必须开缺、起沟)。

    不报笋的主要原因是:1、“螺丝顶”与竹蔸或竹鞭脱节。2、老种竹和所连老竹鞭再生能力差。

    提高种竹成活报笋率的主要措施:

    注意保护“螺丝顶”是新造楠竹的前提。

    1、选好种竹种没有公母之分(新竹第二年春换叶,以后每两年换一次叶,竹叶逐度增加,至一定程度再逐度减少)。应选2—3年生、5寸围左右,下单丫竹或密节竹作种竹最好。3年以上的种竹所连竹鞭已经衰老,不易栽活和发鞭)。楠竹是散生茎竹种,不是靠种竹来长大,而是靠种竹所连的竹鞭,重新抽鞭发芽,蔓延成竹。幼龄竹所连的竹鞭正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保满,鞭根健全,容易成活和长出新竹。实际上我地现有楠竹主要是3个品种:①下单丫(本地俗名。下面第一盘枝丫为单)竹。②密节竹。③稀节竹。第一类最好,第二类次之,第三类发鞭报笋能力差一些。(见示意图)

    2、取好种准备长叶子叶面稍窄的板锄和锋利的柴刀。取挖种竹的关键是找到竹鞭的走向,一般种竹竹秆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第一盘枝条的指向是去鞭的走向,与竹鞭大致平行。取挖种竹时,先在距竹子30—50厘米处用锄头轻轻地挖开土层,找到竹鞭,以免挖伤竹鞭和竹根。楠竹繁殖靠竹鞭,竹鞭上的芽(芽胚、芽笋)是繁殖的物质基础,没有芽,不能抽鞭生笋,没有根,养份水份不能吸收利用所以在取挖种竹时,不能伤根、伤芽,种竹的来鞭和去鞭按一定长度截断用快柴刀架在截断处,用锄头脑击刀背,效果最好),一般留来鞭30—40厘米(留2节),去鞭50—70厘米(留78节),然后沿竹鞭的两侧逐渐深挖。取挖种竹时,决不能摇、拉竹秆,不然会损伤竹蔸和竹鞭连接处的关键部位“螺丝顶”,使鞭和秆的输导组织破坏,导致植竹无意义。挖出种竹后,按留枝4—5盘砍去顶梢,要求做到切口平滑不能砍破竹筒出口,竹节上部一边一刀,与竹节形成三角形状,不须包扎,同时,地下部分要带宿土50斤左右。

    3、运好种若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麻袋将鞭根和宿土一起包扎好。切实注意保护好竹种地下部分和关键部位---“螺丝顶”。

    4、定好株。种竹运到林地后,必须马上栽植。选定不易积水之点(按长4—5尺、宽2尺、深1.5尺,每亩15—25株标准)打穴(最好随打穴随栽)定株。先将表土垫入穴底,垫3—4寸左右。种竹放入穴内,鞭根舒展,分层填土、小心地踏实,注意鞭根与土密接,不伤“螺丝顶”,不损伤鞭根和笋芽。如果气候干躁要浇足“安蔸水”。复土深度比种竹原来入土部分深3—4寸左右,形成龟背形。最后一层土不踩紧。水平地四周必须开好排水沟,做到住雨干水。要做到深挖穴、底垫土、浅栽竹、下拥紧、上松盖。浇安蔸水时必须注意,切不可把种竹的宿土淋掉。

 

【冬春栽竹可以当年出笋】

    有经验的竹农,在移栽楠竹过程中,注意了三点:1、过细地取挖种竹,注意“螺丝顶”的全程护理,并注意截鞭,带好宿土。2、种竹选的是2--3年生、下单丫竹或密节竹,鞭上带有笋芽。3、栽植时,天气、地湿条件好,定株方法得当。这样冬春栽竹就会当年报笋。

九、为什么不能让耕牛等大牲畜进入竹园(特别是新造竹园)?新造竹如何抚育?

    耕牛等大牲畜进入竹园,踩板表土后,非常不利于竹鞭报笋(有的板地几年都不报笋)。特别是新植楠竹,耕牛进来后,擦痒时摇动竹秆、损坏“螺丝顶”,结果种竹成活了也不报笋。同时在出笋时耕牛、牲猪等践踏和破坏性最大。因此,竹园防大牲畜和防火一样重要。

新造楠竹抚育  新造竹林一至四年内,每年的五至六月和八至九月要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培蔸两次,松土深度10—15厘米,注意不伤竹鞭、竹芽和笋芽。可以套种阔叶树种,也可以间种黄豆、绿豆、油菜、蚕豆及绿肥等农作物,以耕代抚。为了促进新竹生长,可在新竹旁开浅沟进行施肥,每丛竹每次施入化肥半斤,或人粪尿3—5斤为宜。出笋前后,加强保护。平时要禁止人畜破坏,及时防治病虫害。

【化学药物等除杂、松土、增肥】

如果竹园地荒草多,可以适时施用化学除草剂,树蔸、葛藤蔸、芭茅蔸点废柴油,使其根部腐烂,利于松土、增肥。这样既省工,又节约成本。

第三讲  楠竹低改

 

    造竹是为了发展经济,满园的楠竹如果不搞低改,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而安吉的楠竹1亩可以收入3000--4000元。因此,我们必须狠下功夫,搞好楠竹低改楠竹低改的目标是:地上部分123度竹分布合理;地下部分竹鞭幼壮龄化;山林干净;土地润、肥、松、软,透气。每年每亩910公分立竹达240株以上。

 

十、为什么要十分重视“强化竹园母体繁育内力”?

强化竹园母体繁育内力

把楠竹看成单株,是人们的一个错觉。研究、寻找竹园丰产的有效途径,必须首先认知整个竹园的结构。

    竹园,它是一个由地上系统(竹秆部分)和地下系统(纵横交错分布的竹鞭、竹根)组成的庞大的母体系统。

    竹园系统,竹与竹之间,竹与鞭之间,鞭与鞭之间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即竹园母体。

    竹园母体繁育必须要具备强大的繁育内力。如果母体系统,地上竹株老化,45度以上竹子不砍掉;地下竹鞭老化,78年生以上竹鞭不挖掉。那么,竹园母体就谈不上有什么繁育内力了,因为4度以上竹子和78年生以上竹鞭,在整个竹园母体中就象果树上的营养枝。

要强化竹园母体繁育内力,必须科学地进行楠竹新造和楠竹低改。

1、搞好楠竹新造。主要是按照新造楠竹“用地、选时、选种、取种、运种、定株”的六点要求,搞好栽植和抚育、培管。

2、科学地进行楠竹低改。对照《楠竹(笋)植物结构示意图》,认知竹园母体系统。严格按科学要求改良品种,合理砍伐、洗山、垦复、施肥、防治病虫、养竹护笋,这是搞好楠竹生产的必到之功,也是竹园丰产的中心课题。

 

十一、竹子报笋为什么有大小年?有办法控制吗?

大小年与雨量、土质环境和竹园整体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大小年不明显的竹林。1、头年8月间(前后一共80多天)的降雨情况。降雨适度则胚芽排芽率高,翌年则“雨后春笋,层出不穷”。2、光合作用强、土质好。3、择竹砍伐合理,多留下单丫竹和密节竹等好品种。1—3度竹分布合理(竹连鞭,老竹消耗养份)。这样竹鞭头年8月间排芽较多,翌年报笋也就多一些。如果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不仅出现小年,而且年年都没有多少新竹。如果第二、第三个方面条件具备,那么即使是头年8月雨量偏少,翌年报笋也只会相对减少。

大小年明显的竹林。光合作用不强、土质较差、各组级度竹结构不合理。竹子品种不优。这类竹山,新竹一般是发一年,歇一年,或者几年发竹都不理想。

    因为楠竹林为异龄林,多报笋、多发竹,年年都有机会,所以我们要控制竹园的大小年是有办法的。这就是要在合理砍伐的基础上,存优去劣,逐步改良和优化品种,落实好楠竹低改的各项措施。

 

十二、砍伐楠竹为什么要注意时间?怎样进行合理砍伐?怎样洗山、垦复、施肥和防治病虫?

    一般要在竹林生长停止时期11—翌年2月),即头年冬季到翌年初春时进行砍伐,这是为了不影响楠竹生长繁育。

要合理砍伐。竹林为异龄林,采用择伐方法采伐已达采伐年龄的竹林。一是把握好砍伐的原则。按照“砍老留新、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砍4320字要求,调整好竹林结构。即1度竹为40%左右,2度竹为40%左右,3度竹为20%左右,4度竹控制在最小比例。二是掌握好砍伐季节。坚持“大年砍、小年养”,即从出笋成竹之后的“秋分”到小年的“立春”的休眠期砍伐为最好时节。三是控制砍伐数量。为了使立竹密度较快地达到240株以上,最好在低改的头两年尽量少砍竹子,争取经过3—5年留养,强化竹园母体繁育内力。这是实现丰产的重要保证。禁止不合理、掠夺式采伐。

    竹园生产要结合砍伐进行洗山、垦复、施肥和病虫防治。

洗山。时间在5—8月份。将竹林内杂草、灌木丛齐地砍倒,均匀铺在林地,腐烂后作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竹林生长。混交林应留好支撑树,以减轻竹林雪压危害。同时要清除树蔸、处理竹蔸。

垦复。时间在大年的夏季和冬季;小年在夏季到7月底结束。从下向上翻土,土块宜大,并底面朝上,把杂草树叶翻入土中,以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能力。垦复深度20公分左右,山脚留1左右生土带,防止水土流失。陡坡地不能全垦。按照“近蔸从浅,远蔸从深”的原则,不伤鞭芽。并结合垦复,要斩断浮鞭,挖去老竹鞭。(竹鞭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1—6年生的竹鞭为幼壮龄阶段,具有强大的竹鞭根系,吸收能力强,贮存养分多。抽鞭发笋力强,竹林中123度竹都着生在壮龄竹鞭上。随鞭龄的增长出笋减少,直到不出笋。7年以上的老竹鞭,鞭色深棕,鞭芽多数腐烂,鞭根稀疏,这样的老竹鞭只有挖掉,才能促发新鞭,促发壮竹、大竹)。

施肥。施肥在洗山、垦复前后进行。以有机肥料为最好。一般有沟施、穴施、撒施和“灌蔸”等四种办法。迟效有机肥料要在冬季埋入林中。施速效肥,要在小年的4—6月。化肥适宜沟施,以氮、磷肥为主。可按51混合使用。或每次亩平施尿素约20公斤。即沿等高线每隔3刨一条沟,沟深15公分,沟一锄头宽即可,将肥料均匀施入沟中,然后覆土。“灌蔸”就是砍竹子后在竹蔸里灌尿素等化肥后盖土踩紧。竹蔸灌肥,方法简便,值得大力提倡。竹蔸灌肥就象人体注射氨基酸。

    病虫防治。这是竹园培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不搞好病虫防治,将会直接影响竹园丰产。竹林主要病虫害有:枯梢病,竹笋夜蛾、竹蝗、异镂竹舟蛾(竹青虫)等。要采取果断措施,利用生物、化学防治等方法,注意预测,及时防治,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具体办法见《楠竹病虫防治》)

 

    十三、有经验的竹农为什么给新竹编年号?

给竹子编年号,老竹新竹一目了然,这样便于实行合理择伐,调整结构。要按合理砍伐“20字原则”和“留34不留7的经验,实行有选择性的砍伐。如2006年的新竹,到2013年就有7年了。即2006年到2013年的竹子就到了4度龄,7年以上的竹子就不能再留了。择竹砍伐要注意6看:看稀密、看大小、看强弱(病态、虫害)、看优劣(稀节、第一盘竹枝是双枝)、看竹秆颜色、看竹叶颜色和密度。

 

各度龄楠竹基本形态

 

度龄

  

  

  

1

1年生浅绿色,第2年加深。

新竹,叶较少,第2年换叶,叶增多。

16年生属幼壮龄鞭,色金黄,鞭芽、鞭根发达。

2

3年深绿色,第4年更深,有光泽。

驼叶

 

3

5年墨绿色,光亮。第6年节上部开始出现黄色

4

7年黄色占多,第8年开始变白。

开始逐度减少、变黄,以后直至落光。

7年以上开始变棕色,鞭芽鞭根开始衰老。

   

十四、有的竹子既无虫又无病,为什么会死掉?

    有些没有楠竹生产经验的人,舍不得砍伐竹子,结果4度以上的大竹子也都留在山上,这些老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开始衰老,以后逐年都会慢慢死掉。(竹连鞭,鞭生笋,笋成竹,竹又养鞭,循环增值,互相影响。没有死的老竹要大量地消耗水份和营养,造成竹园低产)。

 

    十五、种竹成活、报笋扩展后为什么要把原种竹砍掉?

    种竹成活、报笋,发展新竹3—5根后,把原种竹砍掉,是为了截止新竹和竹鞭给老种竹供养,有利于扩鞭发展新竹。

 

    十六、砍竹子后为什么要把竹蔸砍破?

砍掉竹子后,如果不在竹蔸里灌肥,就要把竹蔸砍破,以加速其腐烂、松土透气,并避免吸收地下部分的水份和营养。

    十七、有的竹园里竹笋为什么死得较多?

    造成竹笋死得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三:1、竹笋夜蛾直接危害。2、隔冬没有洗山,光合作用差,笋子难以吸收露水。3、出笋期间雨水少。要洗山,要用药物(杀虫双等)直接扑杀竹笋夜蛾。

 

    十八、为什么可以适当挖些冬笋?怎样护笋养竹?

竹园低改培管,要适当挖去表层冬笋,留养好春笋。为了形成竹园发展强势,冬天还可以适当挖些浅鞭笋、露头笋,以促进春笋笋芽膨大,但不要滥挖、深挖,立春以后绝对禁止挖。在“清明”到“谷雨”的春笋盛期除防止偷笋外,还要防范大牲畜、野猪等,到了“谷雨”就可以取挖衰败退笋作笋干。同时,不能在出笋大年前的冬天砍竹。年平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的低产竹园,低改起步只能结合洗山,适当清除老、弱、劣竹,新竹要留养3-5年后,再按每年每亩9-10公分立竹240株以上调整竹林结构,以达到123度竹的合理分布。

 

十九、有的竹子为什么会翻蔸?有解决的办法吗?

    坡度太大的斜山,即使留了支撑树,如果雪大,竹林雪压危害仍然比较严重。控制的办法是:谷雨前后,新竹竹梢还比较嫩,摇断竹梢,使之成为封梢竹。封梢竹也是造纸和制装饰板等的好原料。

 

第四讲  实生苗造竹(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二十、为什么一般不搞实生苗造竹?怎样移栽楠竹实生苗?

    因为实生苗造竹在整地方面投工投劳较多,采种育苗也不容易,移栽后发展成大竹时间较长,所以一般不搞实生苗造竹。

    楠竹实生苗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地选择。用地条件大致与造杉树林相似。土壤PH4.5—7.5(酸性、微酸性、中性)。土厚、松、肥、润、爽,砂质或红壤、黄壤为宜。紫色板叶岩山湾厚土处也可。

    2、炼山整地。与造杉树林整地标准相同。每亩30—40株(条件好还可以密些)

    3、造竹方法:1)起苗。竹苗出圃前剪去 地上部分三分之二。起苗时带少许泥土,袋子装,保湿运输。凡起出的苗必须在3天内栽完;(2)栽植。实生苗栽时解除包扎物。1年生实生苗按每自然丛3—5株分苗,2年生实生苗2—3株,3年生实生苗栽单株。将分好的苗放入穴内扶正,然后取表土填入根蔸部周围,用锄头柄分层塞紧,使鞭根和土壤密接,再覆松土。切忌在鞭根上用力敲打和踩踏,以免损伤鞭根和芽

    4、幼竹林抚育管理。松土、除草、培蔸一年三次:5—6月;7—8月;8月下旬至9月中旬。施肥: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次。第一次5—6月,第二次8月中旬。间苗抚育。不断间苗促大是关键。每年冬天或春天结合取挖种竹进行间苗抚育,取小留大,连取3—4年,每亩保留竹400—600株。

    5、病虫防治。1年实生苗造林前预防立枯病,用0.3%波欠多液和3%高锰酸钾喷洒基部。

虫害不常见。幼林竹危害一般是竹蝗。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1/18 10:45:04

       重庆万盛区是楠竹的适生地,他是一次种植,终身受益。很多行业部门都需要。可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实生竹苗繁育。6--8年能够成才。关于扶持各地不一样,请咨询当地林业局。建议到就近的楠竹园实地考察学习一下。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1/18 12:07:12

可以栽植。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竹类繁殖不同于树木。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因此,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楠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1)移竹造林。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
                    
  (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第二次应在八、九月完成。抚育要达到消除草荒、松疏土壤的目的。
                    
  (二)楠竹成林抚育管理:
                    
  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做到不挖鞭笋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鞭笋俗称鞭梢,是楠竹地下系统构造者。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嗣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一般认为冬笋不能成竹,花纹乡星星村群众在1972年冬观测3株冬笋证明,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竹笋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冬笋是能成竹的,因此,应严禁挖取冬笋。春笋出土后,林内应禁止放牧。在清明、谷雨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退笋明显特征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壳上的毛枯萎。
                    
  2、劈林。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并留置于林地腐烂为肥料。目的在于:①减少林地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增加林地肥力。②消除病虫害的寄生栖息场所,减少病虫害发生。劈林应在6——7月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灌木幼嫩。易于腐烂。有条件的地方可在9月份再进行一次劈林,俗称劈“白露林”。
                    
  3、深翻垦复。用锄头在竹林内挖松土壤。目的在于松疏土壤,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提高竹鞭孕笋量。①垦复时间。以七、八月份为佳,谷称“七月挖金,八月挖银。”②垦复深度:要求达到10——15厘米为宜。③垦复要求:挖除林地柴兜、竹兜和石头,以及死鞭和老鞭。但切忌伤害新壮鞭和笋芽。星星村试验证明,垦复可提高新竹量20-30%。
                    
  4、适时施肥。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为保让楠竹林稳定、高产,必适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①施肥时间。每年追施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前一个月(即4月)施笋前肥。第二次是在9月从施崔芽肥。②施肥量。第一次以化学肥为主。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或碳氨20公斤及适量磷肥。第二次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土渣肥20担,或饼肥50-100公斤。③施肥方法。有机肥应以沟肥为主。即沿水平等高线方向,按1米-1.5米的间距,开10×15厘米的施肥沟,将肥均匀施于沟内,并盖土。化肥可穴施,或撒施,也可沟施。
                    
  5、合理采伐。①采伐原则:“存三去四不留六,四、五度竹见空留。”严格执行“五砍五不砍”,即“砍密不砍稀。砍劣不砍优,砍老竹不砍嫩竹,砍冬竹不砍春竹,砍林内竹不砍林缘竹。”保持合理的竹龄结构,一、二度竹占50%,三度竹占30%,四、五度竹占20%。②采伐季节。在楠竹生长季节,因生理代谢旺盛,伐竹会行起大量伤流。这不仅损伤了竹林“元气”,而且严重影响出笋量和成竹质量。因此,楠竹应在冬季采伐,春夏季节应严禁砍竹。③采伐量。合理的采伐量应依据竹林采伐后应保留的合理株数。一般情况下,采伐量应视当年新竹量确定,做到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一般竹林应保留200株/亩以上的立竹度。丰产林应达300—350株/亩。因楠竹林有大小年之分,采伐时,应砍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竹株,而不能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孕笋‘的竹株。忌砍林缘竹。
                    
  三、楠竹病虫害防治
                    
  (一)楠竹害虫
                    
  1、竹蝗(cerer is riangsu tsai)。又名蝗虫、蚱蜢、飞蝗、蚱鸡子。常大面积危害,以成虫、若虫取食竹叶,致使竹林枯败。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卵:可于11月份组织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②在跳蝻出土十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用敌杀死喷撒。③诱杀:用100斤尿加1斤敌杀死,拦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每亩放5——10堆诱杀。
  
  2、竹斑蛾(artona funeral is butler),又名竹毛虫。以幼虫食叶危害。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茧。冬季组织群众在林内搜集虫茧消毁之。②用苏云金杆菌,每亳升含2亿孢子的浓度在竹林内喷洒。
                    
  3、竹笋泉蝇(pegomya kiangsuensis fan),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防治方法:①挖除受害析退笋,杀死幼虫。②加强竹林抚育,消除栖息场所,保持林地卫生。
                    
  (二)、楠竹病害:
                    
  1、竹水桔病。发病初,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最后成灰白色脱落。接着小枝逐渐枯死,最后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目前没有好的防治措施。只有加强竹林抚育管理。
                    
  2、楠竹枯梢病。常发生在一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变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在防治上,首先要清除病株,减小侵染源。对病株要及时烧毁,不能留作它用。基次是加强竹林抚育,保护林地卫生。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1/19 7:32:12

楠竹就是毛竹。

毛竹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优良经济竹种,集材用、笋用和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固土防风作用。竹笋肉脆鲜嫩,味美可口,同时含大量的营养元素,是我国传统的佐餐蔬菜和保健食品,尤其是冬笋享有“天下第一笋”的美誉。毛竹产品广泛应用于造纸建材、建筑、家具、绿色食品、医疗保健和环境绿化美化等各个领域。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