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mobenben     提问时间: 2010/1/18 21:15:58
邮箱:cat@suhu.com
问题:
 

纯林有什么的优点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1/18 22:20:42

人工纯林的特点

 我国90%人工林为单一品种的纯林,而且幼龄占82%,因而尽管人工林面积多达7亿亩,居世界之首,却未能在维护生态安全和木材供应上发挥主导作用。 森林的价值并不限于木材,而有多重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生态学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森林经营应当立足于“生态系统经营”。 维持森林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美国新林业的策略方针和举措以及德国接受“前人栽树、后人遭殃”的深刻教训而提出的近自然林业,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成功的模式。 枯立木与风倒树并非森林中的有害成分。枯立木是许多森林动物之家,风倒木则是新一代森林的温床清除了它们,也就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和森林的 天然更新。 对于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意义的山地和丘陵,营造最多的恰恰是生态效益差的人工针叶纯林。我国人工林中针叶纯林占三分之二,个别省份高达95%,且分布集中。在17个针叶造林树种中,杉木、马尾松、落叶松和油松4大针叶林的面积占绝对优势,比例高达83。3%。天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称之为“杂木林”,视为低价甚至无价值树种,闽、湘、皖、桂、浙5省针叶林几乎全部为杉木和马尾松两个树种的纯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则集中了落叶纯林的90%以上。 研究表明,保护土壤不受侵蚀不能单靠树木本身,而应该更多地依赖于林下的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以及低矮的下木灌草或苔藓层的立体庇护。在坡地上,单纯的林木不足以有效防止表土的流失。 90年代的一场天牛灾害使宁夏构成第一代林网的8000万株杨树遭受毁灭性打击,不得不全部砍光。十几年的造林成果毁于一旦,只好从头做起,曰之“第二次创业”。现今“三北”地区,天牛虫害已使约占新植防护林77%的7500万亩杨树受损。这正是植树中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生态学原理——“单一性导致脆弱性”所起的作用。 我国人工林的生物量也无法与原始林媲美,仅统计其中的乔木部分,每公顷原始林蓄积量普遍在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西藏波密岗乡的一片云杉林,每公顷蓄积高达3831立方米(?),而我国人工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平均仅39.7立方米。被授予“湖北省荒山造林第一市”光荣称号的宜昌市,由于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相当一部分经济林长势不良。全市每亩活立木平均蓄积只有2立方米,产值仅66.5元。因此在“绿化达标”之后,又不得不进行“低产林”改造。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每消失一亩天然林,就会有二至三亩人工林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形成了“南演杉家浜,北唱杨家将,东北漫山遍野落叶松”的人工纯林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国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每年以1.04万平方公里增加。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在采伐清理火烧木之后从事人工更新。若干年后科研人员发现,人工更新的落叶林防而不如没花钱天然更新的落叶松林长得好。大兴安岭林业经营的特点本是天然更新,人工抚育。林冠下平均每公顷有幼树幼苗9000株左右。在火烧迹地上,如果在1至2年内遇到种子年,即便所有的幼树幼苗均被烧死亦可得到良好的天然更新,就可以少花钱,多办事。 美国的“新林业”(又称生态系统经营)是林业经营思想和理论体系的革新,也是林业经营政策的革新,值得处于转机中的中国林业学习借鉴。 以往美国将森林划分为林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区两大类型。林业用地用于生产,自然保护区则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林业用地,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国开发天然林,发展人工林以解决木材需求的主张占据主导地位。到了60年代,随着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改变了对森林的认识。传统林业则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终于推出历史舞台,让位给新林业。一方面是,林业传统经营方式受到广大社会公众和环保主义者的反对。由于到森林中游憩和关注生态的人日益增多,过去无人关心的某片森林要不要采伐和以什么方式采伐的问题,如今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种群众参与和社会关注,成为影响美国林业发展的新年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本身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例如,认识到森林中的枯立木和风倒木并非森林的有害成分,而恰恰是许多鸟兽、兽类、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生境和新一代森林发育的温床。处于森林演化顶级群落阶段的成熟林也并非只有采伐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它的林分结构具有最大的复杂性和最高的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巨大而且不可替代。因此,不能再用老一套的必将给森林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方式经营森林,而必须以现代生态学来指导森林经营,其基本点是“生态系统经营”。 新林业的最大热点是在林业用地上也强调保持和改善林分质量与景观结构的多样性。在采伐前便有目的地保留林中所有的树种,保护藤条灌草、枯枝落叶以及幼树幼苗,保留枯立木、风倒木。坚持采伐后的森林仍是由各种径级的林木组成的、能够生产各种林产品并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天然林。森林环境不变,树种结构不变,生物多样性不变。维持森林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对目前仅村的原始森林应当采取抢救措施,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或规划为自然保护区进行绝对保护;对一般天然林,可模仿自然干扰确定主伐方式加以经营;对于人工纯林则应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改造。要使经过人为经营利用下的森林,尽管保持高度的天然性。这是生态系统经营中决定具体经营措施的基本原则。北京林业大学徐化成教授指出:对森林价值的认识,是指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也就是说,林业政策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对森林价值的认识水平。传统林业从木材生产出发,只注重于森林的木材经济价值;而新林业则将森林概括为经济价值(并不仅限于木材)、生物学——生态学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这种多重价值观是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的产物,也是生态系统经营思想的基础。 如果我们相信“大自然做得更好”,那么,为什么不能效仿自然生态系统来改造人工纯林,使之自然化呢?所谓森林人工化的实质,是认为作用下森林系统的树种结构和生物结构的主观化和单一化。因此,在营造人工林或改造现存的人工林时,如果能按照不同的生态位引入本土的天然树种和其它森林生物生物品种,注入自然的成分,也就去除了以往人工林的一些弊病,发挥出天然林的一些优势。这样的人工林是一种人工——天然复合生态系统。德国“近自然林业”便是人工林自然化的典范。对于改造人工林,恢复天然林的经营原则和具体办法,学者们主张以地区原生的森林群落为模拟的样板,大力发展群落中的主要原生树种,使林分接近生态的自发生产,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质得以复苏。近自然林业并非完全恢复天然林(若要恢复天然林采取封育手段即可),它是在林业经营中强调使用地区群落的主要本源树种,并尽可能地使林分接近当地天然植被的自然发生,实现森林群落的动态平衡。 森林的适度人工化不可避免,甚至也有其必要性。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应当适度营造经济林、农田防护林、工业用材林、薪材林及园林风景林等,不可能让它们都自然化;但是,森林的高度人工化,特别是现存天然林的人工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使后代蒙受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美国的新林业和德国近自然林业包含着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不失为解决我国人工林的缺陷和防止天然林进一步人工化的有效途径。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10/1/18 23:11:45

     请参考:

http://www.baidu.com/s?tn=site888_pg&lm=-1&word=%B4%BF%C1%D6%B5%C4%D3%C5%B5%E3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1/19 8:10:55

人工纯林的优缺点主要是培育和采伐利用技术比较简单,施工作业较容易,目的树种的产量较混交林高。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9 12:02:40

林相整齐,便于规划设计和集约管理,充分利用地利,产出和效益比较高。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10/1/20 15:35:47

从生态的角度来说,纯林不值得推广,现在讲究营造混交林。但也不是人工纯林一无是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请参阅:

人工纯林的出现是一大进步

天然林并非都是混交林,纯林大量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林中。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赵士洞表示,人工纯林的出现是一大进步。谈人工林时应该理直气壮,不能由于人工林存在一些问题就不敢去谈。只有人工林提供的大量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天然林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也不是所有人工纯林都适合进行混交林改造,营造混交林还是营造纯林,取决于目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对于人工纯林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经营活动得到解决。美国和西欧、北欧一些国家的人工纯林面积很大,集约化管理水平很高,已进入可持续经营的阶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可是,当前在我国林学界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中有一味贬低人工纯林的倾向,进而有些学者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提出各种所谓的改造方案,这是不稳妥的。”

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赵士洞表示应该为人工纯林“平反”。

“就像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业的出现一样,人工纯林的出现,是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人工纯林的生产力高,较易于管理,因此它必然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木材及各种林副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赵士洞说,在天然林中,各种纯林大量存在于自然界,比如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横断山区的亚高山暗针叶林,以及天山山脉的雪岭云杉和天山云杉林等,它们并没有出现种种生态问题。

此前,在京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中国生态大讲堂2009年春季学术研讨会”上,多位报告人的话题中都谈到人工纯林出现的一些问题。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生态中心主任刘庆表示说,西南(岷江上游)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以前大量营建的人工纯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抗逆性差,其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等生态服务功能也比较差,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整个区域的森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江西千烟洲站站长王辉民介绍了红壤丘陵区综合开发的探索,以构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为核心内容的“千烟洲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红壤丘陵区有很多结构单一的人工纯林,红壤丘陵区的问题多与人工林密切相关,诸如水土流失、地力衰退、土壤酸化、生物多样性少、生态服务功能差、生态灾害频发,以及土壤和水体污染等。有鉴于此,王辉民认为,低效人工林改造是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切入点,对红壤丘陵区生态功能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家强化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会同森林站站长汪思龙介绍了他们对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地力研究。杉木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的人工林类型,遍布16个亚热带省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沈阳应用生态所自1959年就开始观测、试验和研究,不仅发现了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的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而且在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会同森林站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较,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

汪思龙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取得一些数据,但是,距离得出混交林可以解决杉木纯林连栽后出现的地力下降问题,并以混交林取代杉木纯林这一结论,还为时尚早。衰退也不单纯是针叶树种或纯林的问题,只是针叶纯林的衰退要比其他树种更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跟人为的经营措施有关。

汪思龙说,在不同地区,面临各自不同的区域环境问题,人工林的经营目的和经营模式不会相同,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模式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社会上甚至学术界也存在其他几种极端观点,比如有人认为既然混交林能够解决纯林存在的衰退问题,就没有必要去研究纯林存在的衰退机理或其他解决办法;甚至也有人主张既然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封山育林成效很显著,就没有必要发展人工林,等等。 汪思龙认为既要研究人工纯林存在的问题,解决高效经营人工纯林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也要研究混交林的基本原理和经营模式。

“对于人工林,之所以在我国出现很多问题,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种了之后就不再投入,只要产出。”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陈楚莹表示,她曾针对改善我国人工林的经营状况这一问题,向国务院提交过相关的报告。

赵士洞去年在广东考察时了解到,桉树林在我国南亚热带的分布面积已经很大,而且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在提供木材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桉树林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解决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谈到桉树林的施肥问题时,赵士洞说:“要大幅度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就要做到集约经营,其中林木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陈楚莹介绍,对人工林施肥,并不是随便施,也需要像农业一样,通过试验来有针对性地施肥。由于施肥可能会对大江大河的水质产生影响,因而她建议,最好是采取生物措施,比如通过树种混交或更换造林树种等途径来解决。但是必须认识到,人工林问题的解决要比农作物更为复杂,因为林木的生命周期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各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问题。

“如果人工林不发展起来,天然林是保护不住的。”赵士洞表示,“谈人工林时应该理直气壮,不能由于人工林存在一些问题就不敢去谈。因为,只有人工林提供的大量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天然林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在这方面,国际林联早有很明确的表述,即“发展人工林,保护天然林”。

并不是所有人工纯林都适合进行混交林改造。赵士洞说,“营造混交林还是营造纯林,取决于目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谈这个问题要区别对待。”

赵士洞表示,生物多样性保育是就一个地区而言的,而不能要求每一片地块都兼具这一功能。“难道种水稻、种玉米时也要混交,也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吗?重要的是,在每个地方进行规划时,要全面考虑林业生产和保育等多方面的需求,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划为保护区,将急需改善生态环境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设为公益林,而将立地条件好并且适合于集约经营的地方划为林业用地,用以发展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林,做到分类经营。”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朱教君介绍了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沙地樟子人工林——为什么衰退。樟子松是三北防护林中一个主要树种,抗寒、抗旱、耐瘠薄,初期生长效果比较好。但是在辽宁西部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樟子松林长到30年左右时就出现衰退,以至于大面积枯死。去年11月,在三北防护林营造30年之际,国家林业部门又决定在未来几年,在三北地区的沙区还要再大规模营造樟子松林。朱教君对这一决定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对此,赵士洞表示,地下水急剧降低也是三北地区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一个原因。“在三北地区是不适宜营造大面积樟子松林的。在这一地区造林时,应该选用白榆、山杏和小叶杨等乡土树种,而且栽植密度不能太大。要强调的是,不宜造林的地方就不要造林,做到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赵士洞提醒,“当然,构建包括人工林在内的人工生态系统也存在不确定性,它的可持续状况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需要时间去验证。人工草地等其他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据赵士洞介绍,国际合作项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综合报告和评估框架(CF)就是由他和同事翻译到中国出版的。由该项目所构建的一种情景叫“技术乐园”,其核心内容是尽可能地应用高新技术构建人工生态系统,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但是,这些高新技术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尚未得到验证,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阅读:

原生林一般都分布在偏僻的深山峻岭或地形险峻脆弱区,其形成都是自然演替而成,物种歧异度高。在原生林中,依物种竞争法则,天然下种而形成森林植被群落。

次生林是天然森林被砍伐后,树根生出幼树组成的森林。

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一般在地形坡度较小,环境敏感度低,且欲行人工经营的地区。人工林是用材林的主要经营对象,也是提供民生及工业用木材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的经济林都是依这种方式经营的森林。人工林可依地理环境条件与生态要求,建造成人工纯林、人工复层林、混交林等。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具有生长快,生长量高,开发方便和获得效益早,木材规格、质量较稳定,便于加工利用等特点。



-------------------------------------------------被 吴海勇2009 修改于 2010-1-20 15:40:23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