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晓林     提问时间: 2010/5/11 22:22:09
问题:
 
专家老师:您好! 

        我在去年和今年春季初栽植一年生 哲林4号 杨树苗,今年计划林间套种高粱,请问我可以打除草剂吗?打什么药?应注意那些技术环节?谢谢!!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5/12 5:34:40

最好不用除草剂,人工除草!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5/12 6:03:55

应用除草剂切记一条法则:“一切通过试验”。只要先做个很小面积的试验,没有问题在做推广,我看是可以的。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5/12 9:24:39

可用果尔或扑草净,按每亩用50-80ml,兑水50kg的用量制成毒土,撒于林中并清除苗株上的药土,以防药害,可有效地防除1a生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杂草;或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每亩用25-50ml,兑水50kg,均匀地喷雾作叶面处理,可有效地防除1a生禾本科杂草,对杨树苗木安全。如杨树幼林中双子叶杂草较多时,也可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3.5%果尔乳油按1∶1混用,有针对性地于苗木行间作叶面处理,能有效地防除1a生单、双子叶杂草,对杨树苗木生长无影响。另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和23.5%果尔乳油可以混用,也可交替使用,有利于防除草杨树幼林中的单、双子叶杂草。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10/5/13 20:23:20

高粱田的化学除草,

一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播后至出苗前的化学除草是利用时差选择法除草的方法,它是在高粱种子播种后,幼苗未出土前,喷洒除草剂,而杂草萌发早的,遇药后会迅速死亡,达到除草目的。高粱田常用、向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方法有:
1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200克~300克,兑水50kg,均匀喷于土表。
2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150克,加50%杀草丹乳油150mL,或者加60%丁草胺乳油50mL,兑水45kg~50kg,喷洒土表。
380%治草醚又称茅毒、甲羧除草醚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75克~120克,兑水35kg~40kg,喷洒土表。如遇干旱可浅耙2cm~3cm,使药液与土混合,增加同杂草、幼草接触机会,提高除草效果。
472%异丙甲草胺乳油,每667平方米用100mL~150mL,兑水35kg左右,喷洒土表或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75mL,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00mL,兑水35kg喷洒土表。
5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150克~200克,兑水40kg,均匀喷雾土表。
6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200克~300克,兑水40kg,均匀喷雾土表。
748%百草敌水剂,每667平方米用25mL~40mL,兑水35kg,或百草敌20mL~30mL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mL~200mL,或加48%甲草胺又称拉索乳油200mL~300mL,兑水35kg,喷洒土表。
840%西马津胶悬剂200mL~300mL,兑水40kg,均匀喷洒土表。注意此药有效期长,后茬作物不宜安排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后茬按排玉米、甘蔗时,可加大用药量至500mL。

二苗期茎叶处理
苗期化学除草是利用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体内代谢作用不同生物化学过程来达到灭草保苗目的。高粱出苗后5~8叶期,抗药力较强,使用化学除草剂较安全,而5叶前、8叶后对除草剂很敏感,故苗期化学除草一般在5~8叶期进行,否则容易产生药害。高粱化学除草多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一般不宜苗期喷除草剂。如苗期确因草害严重,应严格掌握喷药时间、浓度和品种。常用的苗期化学除草方法有:
172%2,4-D丁酯乳油,每667平方米用40mL~65mL,兑水35kg左右,于高粱出苗后4~5叶期,均匀喷雾杂草茎叶,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240%阿特拉津胶悬液,每667平方米用200mL~250mL,兑水35kg,于高粱4~5叶期,均匀喷雾杂草茎叶。可防除单、双子叶杂草以及深根性的杂草。
320%二甲四氯水剂,每667平方米用100mL和48%百草敌水剂12.5mL混合,兑水35kg,于高粱出苗后4~5叶期,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特别要强调的是:高粱对化学药剂很敏感,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品种、时间、浓度和方法,否则,容易造成药害。如果是初次使用化学除草剂,缺乏经验,必须先做小面积的除草试验,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产量损失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