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yun     提问时间: 2010/7/13 16:51:32
问题:
 
专家们:

你们好!我想知道最新的云南省林业资源的概况,比如说林地面积、有林地蓄积、主要用材树种的分布面积和蓄积等,请问从哪里查到这些数据?谢谢!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7/14 0:01:38

您只能向云南省林业厅资源林政处联系咨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7/14 9:01:32

请登陆http://www.ynly.gov.cn/news/jgjj/Index.html云南省林业厅网站进行咨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10/7/14 9:44:40

请向云南省林业厅林政资源处咨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7/14 14:35:59

http://www.ynly.gov.cn/Index.html

请您登陆,设法与省林业厅资源林政处咨询。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10/7/14 21:02:04

可参阅:

云南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云南省于2002 年完成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连清”) 第四次复查工作, 各项抽样精度均达到或超过部颁精度要求。


1  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连清”第四次复查结果, 全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如下:


    1.1  各类土地面积


    全省土地总面积3 826.44 万hm2 , 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2 424.76 万hm2 , 占63.37 %。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 有林地面积1 501.50 万hm2 , 占61.92 %; 疏林地面积79.65 万hm2 , 占3.29 %; 灌木林地面积408.37 万hm2 , 占16.84 %;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2.95 万hm2 , 占0.53 %; 苗圃地面积0.48 万hm2 , 占0.02 %; 无林地面积421.81 万hm2 , 占17.40 %。


    1.2  各类林木蓄积


    全省活立木蓄积154 759.40 万m3 。其中:林分蓄积139 929.16 万m3 , 占90.42 %;疏林地蓄积2 265.86 万m3 , 占1.46 %;散生木蓄积10 384.50 万m3 , 占6.71 %;四旁树蓄积2 179.88 万m3 , 占1.41 %。


    1.3  林分资源


    全省林分面积1 3 5 6 . 5 8 万hm2 , 林分蓄积139 929.16 万m3 。


    1.4  天然林资源


    全省天然林面积1 2 5 0 . 0 5 万hm2 , 蓄积134 726.73 万m3 。


    1.5  森林资源质量


    全省林业用地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65.12m3·hm- 2 。全省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103.15m3 ·hm- 2 。


    1.6  生长量


    全省年均总生长量6 396.85 万m3 , 年均生长率4.28 %。


    1.7  消耗量


    全省年均总消耗量5 338.29 万m3 , 年均消耗率3.57 %。


    1.8  森林覆盖率


    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9.24 %。


2  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连清”四次复查与“连清”二次复查进行比较, 前后间隔10 年, 10 年来, 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


    2.1  林业用地面积略有减少


    二次复查林业用地面积2 435.97 万hm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减少了11.21 万hm2 。林业用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1) 人为因素: 造林更新失败、规划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征占林地及毁林开垦等;


    (2) 自然因素: 泥石流及崩塌等;


    (3) 误差因素: 调查的误差。


    2.1.1  有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二次复查有林地面积940.42 万hm2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增加了561.08 万hm2 。有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1) 有林地划分标准的改变;
    (2) 疏林地经封山育林或低产林改造;
    (3) 灌木林经封山育林或人工造林;
    (4) 未成林造林地经补植、抚育管理;
    (5) 无林地经封山育林或人工造林;
    (6) 退耕还林。
 

    2.1.2  疏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二次复查疏林地面积316.19 万hm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减少了236.54 万hm2 。疏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1) 疏林地划分标准的改变;
    (2) 封山育林或低产林改造变为有林地。


    2.1.3  灌木林地面积略有增加


    二次复查灌木林地面积406.40 万hm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增加了1.97 万hm2 。灌木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1) 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改变;
    (2) 人工造林营造灌木树种;
    (3) 荒山荒地、难利用地及采伐迹地等的转变。


    2.1.4  未成林造林地大幅度减少


    二次复查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8.31 万hm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减少了15.36 万hm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1) 未成林造林地划分标准的改变;
    (2) 转入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无林地;
    (3) 征占用林地;
    (4) 工程造林和营造经济林转入有林地较快。


    2.1.5  无林地面积减少


    二次复查无林地面积744.65 万hm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减少了322.84 万hm2 。无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1) 人工造林转为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
    (2) 封山育林后转为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3) 转为非林地;
    (4) 征占用林地。
 

    2.2  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


    二次复查全省活立木蓄积136 640.61 万hm2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增加了18 118.79 万m3 。活立木蓄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1) 木材经营型向生态型的转变;
    (2) 有林地面积的增加;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
    (4) 人工造林;
    (5) 全民绿化意识的加强。


    2.3  林分面积、蓄积增加


    二次复查林分面积860.28 万hm2 , 林分蓄积量110 528.18 万m3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分别增加了496.30 万hm2 、29400.98m3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都有增加, 且幅度很大。


    2.4  天然林面积、蓄积增加幅度较大


    二次复查天然林面积832144 万hm2 , 天然林蓄积量108 651182 万m3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分别增加了417161 万hm2 、26 047191 万m3 。面积、蓄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1) 天然林禁伐;
    (2) 天然林划分标准的改变;
    (3) 森林分类经营和公益林建设;
    (4) 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发展。


    2.5  森林资源质量有增有减


    二次复查全省林业用地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56.09m3 ·hm- 2 ,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128.48m3·hm- 2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分别增加和减少了9.03m3·hm- 2 、25.33m3·hm- 2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林分面积的增加;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中幼林面积的增加和近成过熟林面积的减少。


    2.6  生长量增加


    二次复查全省年均总生长量5 421.85 万m3 ,年均总生长率3.93 %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分别增加950.00 万m3 、0.35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幼林的面积增加且生长量大, 其次是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2.7  消耗量减少


    二次复查全省年均总消耗量5 656.65 万m3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减少了318.36 万m3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加强了采伐限额的管理, 其次是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2.8  森林覆盖率增加


    二次复查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4.58 % , 四次复查与二次复查相比增加了14.66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的提高。


3  简要评价及建议


    3.1  评价


    (1) 全省森林面积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2) 森林资源消耗逐渐减少;

    (3) 无林地特别是宜林荒山荒地面积逐渐减少, 林地利用率提高;
    (4) 商品林占优势转为生态林占优势。


    3.2  建议


    (1) 狠抓源头管理,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2) 切实加强林地管理, 有效固定耕地;
    (3)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4) 加强林业产业发展, 提高林木利用率, 降低森林的低价值消耗。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