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lgxlulu     提问时间: 2010/11/18 22:46:56
邮箱:lgxlulu@126.com
问题:
 
各位专家好,请问海拔高度对桉树种植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那方面?如果在云南高海拔1400米左右的地方能不能种尾叶桉、巨尾桉等品种?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19 8:25:08

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有人在南中亚热带过渡区较高海拔山地开展巨桉3-2、赤桉8号等较耐寒桉树无性系中试,并以广泛种植的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参试无性系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特别是耐寒性)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尾巨桉适应性强、速生但耐寒性较差,受冻后产量较低且开叉、干型不好,只适合在该区沿海低海拔山地栽培;巨桉3-2速生且适应性和耐寒性较强,1a生平均树高可达1.6m以上,随后速生性更为突出;2.5a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7.5m、7.6cm以上;5a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12.5m、15.8cm和0.1192m3以上,可耐-3℃的低温,适宜作为该区较高海拔(500~600m)山地的主栽品系。赤桉8号速生性一般,耐寒性略比巨桉3-2差,可耐-3~-2.5℃的低温,但抗风性比巨桉3-2和尾巨桉强,适合在该区海拔400m以下且风害有可能频繁发生的山地有选择栽培。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19 8:31:53

景谷县高海拔地区桉树引种推广成效显著

据了解,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在景谷县引种桉树获得成功的情况及推广种植的成功实践,提出在景谷县除6.66万公顷思茅松核心基地之外发展公司+农户+基地”4万公顷桉树纸浆林基地的计划和目标。

建议您前往考察。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19 9:05:47

http://iask.sina.com.cn/b/10373143.html

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可供您参考。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11/19 21:27:53

桉树又名尤加利,常绿乔木或灌木。按照新的hill&johnson桉树分类系统,桉树泛指桃金娘科杯果木属、伞房属和桉树属的树种。截止1998年底得到承认的桉树有808个种和137个亚种或变种,共计945个分类群,其中桉树属约600种,除剥桉、尾叶桉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外,其余均分布在澳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
已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文学引种栽培的均为桉树属树种,其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中国引种栽培桉树有100余年历史,在中国南立16个省(市、区)栽培有桉树,现有人工林面积154.7万公顷,四旁植树15亿株,已成为我国工业原料林主要树种之一。四川引种栽培桉树有九十年的历史,引种栽培范围在北续26度——32度26分、东经约101度——106度,盆地海拔100—1100米,川西南山地海拔900—2200米,最高达2400米(盐源县)。近年桉树的栽培利用,较以前有重大的变化。根据四川自然生态条件和被利用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经验,将桉树栽培范围划为两个栽培区,即盆地栽培区和川西南山地栽培区。盆地栽培区以栽培巨桉、巨桉杂种(巨尾桉、尾巨桉)为主,其中川东南长江上游亚区还可栽培尾叶桉;川西北凉爽气候亚区还可栽培邓恩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及尤曼桉。川西南山地栽培区海拔13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亚区以栽培赤桉为主;高原凉爽亚热带亚区以栽培直干桉为主,还可以栽培兰桉、亮果桉、史密斯桉、尤曼桉。此外,在汶川、茂县一带干旱河谷可栽培亮果桉、兰桉。
直干兰桉
[分类和分布]
直干兰桉别名曼登桉,学名eucalyptus maideni,大乔木,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南纬34度——39度,海拔230—915米。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旱期三个月,降雨类型为冬季降雨至均匀降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21—25℃,最冷月平均最低温5℃,霜期20—120天。
[应用区域和适生立地]
直干兰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可材油两用,为最好的纸浆材),是桉树中最早被引种的树种(约1804年引种到意大利)。我国1910年引入西昌。栽培广泛,人工林面积仅次于巨桉。直干兰桉树干通直饱满,树叶含油率比兰桉高,生态适应幅度比兰桉宽,即耐热耐寒能力比兰桉强,适宜在我国凉爽的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栽培,可以在四川西南山地海拔1300—2800米及盆地海拔600—1000米范围内原桉树栽培区的低山缓坡、土壤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层厚度中厚以上的荒坡、迹地造林,也可在省内相似生态区引种栽培
[造林技术要点]
1、育苗
采用原床苗培育和原床苗移入营养袋内培育的两段育苗技术。育苗地选择透性好的壤土,切忌圃地积水和土壤粘重。播种时间应与造林时间衔接好。播种床要求仔细整理,经犁、耙、除虫、灭菌后平整床面,床面经镇压后筛一层细土,使床面不见豆大的土粒。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决定,每平方米净床面积可培育移植苗7000—8000株。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保持床面湿润,不要过干过湿。<BR>当幼苗真叶发育到3—4对叶,将苗移入事先排放好的营养袋内培育。营养土采用每100公斤加过磷酸钙1—2公斤、硼砂0.1公斤及呋喃丹0.1公斤,混匀即成。然后装入规格为10×12×16厘米、下部有孔的塑料袋中制成营养袋。每平方米排袋80—120个。袋苗经过一个多月即可培育成苗高15—25厘米、地径0.1—0.15厘米的出圃规格苗。
2、造林与管理
选择土层厚度在60厘米以上的微酸性、中性土壤。壕状整地,壕深60厘米、宽70厘米;或大穴整地,规格60×60×40厘米或80×80×7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15—25公斤加磷肥0.5公斤,并与穴内土壤混匀,然后复入表土。短周期工业纤维林造林株行距2×3米或3.0×1.5米。
造林季节应根据当地气候而定,川西南山地在雨季初期的6月造林。栽植后穴面高于造林地面,以免造林穴积水。造林完成后封山育林。造林当年穴状锄抚一次,第二、三年结合施肥穴状锄抚。造林后的第二、三年雨季前期追肥,每穴每次施复合肥100克或氮肥35克+钾肥35克。一般在造林第二年开始郁闭,干旱地区在晚秋初冬需修剪枝叶,以调节翌年旱季水分供需矛盾,并获取枝叶蒸油。4—5年生幼林视林分状况调整立木度。
虫害主要是白蚁,白蚁严重的地方造林时将袋苗在呋喃丹1000倍液中浸根后再栽植。干旱地区易出现溃疡病和生理性病害。溃疡病用1:100倍石硫合剂喷施防治,一般在发病前的3—4月施一次药,发病期施2—3次。生理缺素病一般是缺硼,每株施硼肥5克即可。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10/11/19 22:27:37

树种的垂直分布(海拔)也是有一定的极限的。

这种海拔,建议不要去种桉树。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11/21 8:12:15

海拔高度对桉树种植的影响主要是极端低温的影响。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