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春之城     提问时间: 2010/12/7 23:59:23
问题:
 
专家您好:请帮助提供“森林防火通道工程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格式,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2/8 11:14:14

建议您直接与本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联系,他们就有这个文件的“格式”。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10/12/8 20:46:13

我也没做过这方面的设计。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12/9 16:53:25

向当地林勘院咨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12/9 19:43:01

请参考《森林防火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邹平县地处滨州市最南端,北依黄河,南枕长白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6°42′—37°09′,东径117°18′—117°57′,位于鲁西台背斜泰沂隆断区北缘,北以齐河广饶大断裂与冀辽台向斜为界,属淄博茌平凹陷构造单元。该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北麓与鲁西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地貌复杂,类型繁多。南部是中度切割的低山丘陵,东南部是第四纪形成的山前冲积平原,北部和西北部是广阔的黄泛平原。南部的低山丘陵,面积为294030亩,海拔为51—826.8,多为西北—东南走向。东南部的山前冲积平原面积为546120亩,海拔高度15—50。北部和西北部的黄泛平原面积为1037475亩,海拔为12—20。县域土壤面积为11372790亩。共分三个土类,九个亚类,十七个土属,七十六个土种。气候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季风特点。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秋季天高气爽降温急,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少。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633.5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占全年的62.1%,冬季最少,只有全年的4%。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境内共有木本植物63种,主要草本植物30余种。乔木树种主要有黑杨、白杨、刺槐、国槐、侧柏、火炬树、香椿、柿子等,灌木和藤本植物主要有紫穗槐、黄刺、酸枣、莲翘、胡枝子、爬山虎等。

二、社会经济条件

邹平县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858个行政村,其中山区镇办为黄山街道办事处、黛溪街道办事处、西董镇、临池镇、好生镇、青阳镇。至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7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3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亿元。

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我县近几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突破,2006年投资41万元安装了鹤伴山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山区镇办在入山口设立防火标志牌50余块,刷写防火标语4000余条。全县共购置风力灭火机56台,23号灭火工具850余把,防火服装50套,照明工具120只,灭火水枪25台,开辟防火通道69.8公里,防火隔离带50公里,配备专职护林员30名,对讲机8部,车载电台1部。

我县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山丘地区,许多地方  ,林草茂密,极易发生火灾,防火形势依然很严峻。当前,防火基础设施比较少,投资不够,分布不很合理,监控面积比较小。

 

第二章    规模与布局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以科学防火为支撑,全面提高我县森林扑火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为建设生态邹平平安邹平促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综合治理,因地设防的原则;坚持上下结合,配套联动,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原则。

通过2009—2013年五年森林防火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报体系。林火扑救体系的主体框架。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火灾,使全县森林火灾发现率达到100%,当日扑灭率达到95%以上。

二、建设规模布局

在南部山区四镇两办山林地分五年年度新建永久性了望台9座,护林房20处,防火检查站8个。其中西董镇了望台5座,护林房10处,林火监控系统4套;好生镇了望台1座,护林房1处,林火监控系统3套;青阳镇了望台1座,护林房3处,林火监控系统3套;临池镇了望台1座,护林房3处,林火监控系统2套;黄山办(含黛溪办)了望台1座,护林房3处,林火监控系统1套。

 

第三章    建设任务及重点

2009—2013年森林防火工程建设任务是建永久性了望台9座,护林房20处,开辟生物防火带50公里,维修防火道路60公里,新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10套。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防火基础设施规划

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以及相应的配套法规,强化全民防火意识,认真落实各级领导防火目标责任制,狠抓以火源管理为中心的预防工作,加强重点火险区的防范,逐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规划期内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

()林火了望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地面林火了望监测网络,对重点林区实行多方位、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火情。从2009年到2013年,规划在南部山区建立永久性了望台9座,防火检查站8个,护林房20处,新建森林防火监控10处。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生物防火林带是以耐火林种为主的防火阻隔林带。在森林火险区内,根据地形和地势建设一定规格的生物防火林带,形成一个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自然和工程阻隔带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网络,有效地阻隔火势蔓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规划期内在南部山区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0公里

()防火道路维修工程建设

在规划期内,计划维修西董、临池、青阳、黄山办、黛溪办、好生镇现有环山路共计65公里,分年度实施。实施进度见附表7

()森林防火无线通讯指挥系统

为了确保上下联络畅通,信息传递及时,指挥高度有力,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有效扑灭,规划配置短波电台7部,手持对讲机70部,车载电台2部。

二、实施进度(见附表)

 

第五章    投资与效益

一、投资预算

2009年到2013年,计划投资1150.4万元对山区森林防火进行基础建设,其中争取省级防火工程建设资金414万元,市县两级自筹资金736.4万元,其中永久性了望台需投资108万元,申请省级资金54万元,护林房需投资120万元,申请省级资金60万元,防火道路维修需投资600万元,申请省级资金300万元,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需投资300万元,对讲机1.4万元,短波电台21万元,所需资金市县两级自筹。

二、效益分析

通过估算全县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约为41968.8万元/年,其中南部山区占60%以上,约为25182.0万元/年,五年规划期中其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6亿元。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维持大气平衡效益、森林生态景观效益。

据估算,南部木材、果品及林产品每年的经济收益为14.5万元,规划期内其经济效益共为72.5万元。

规划完成后,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治理,山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森林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果的能力将大幅度增强,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第六章    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对防护林、特用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列入社会公益事业,纳入政府职能范畴,实行由政府统一规划并以宏观调控为主的事业管理体系。根据事权划分原则,建立由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手段解决建设资金、政府投入与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投入补偿运行机制,让公益林经营者获得一定补偿,调动人们经营、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推动公益林建设持续发展。

以林业法律为基础,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一是加大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执法。二是加强森林防火。坚持依法治火,从严管火,坚持全社会抓保护,全民重防火,政令负全责。积极推进森林防火科学化进程,增加防火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御森林火灾,加强防火监督,加强以四网两化为核心的森林消防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和控制大火的综合水平。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