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李德田     提问时间: 2005/11/12 22:05:46
邮箱:
问题:
 
桉树种植时,使用猪粪是否合适?猪粪对桉树成长能否起较大作用?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11/12 22:15:36

与化肥相比,猪粪的作用可能会来得慢一些,但他的综合长效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举个例子吧:就好比中药与西药的关系,剩下的我不说您也清楚的。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11/13 10:11:10

关于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问题,Davidson(1989)对不同植物N、P、K的吸收量的研究表明玉米分别为160、30、150,茶树分别为240、20、100 kg•y-1hm-2,橡胶树分别为321、33、163 kg•y-1hm-2,尾叶桉杂种分别为76、6、4 kg•y-1hm-2。Campinhos(1993)在巴西测定7年生轮伐桉树纸浆林对N、P、K、Ca、Mg的吸收量分别为455、60、235、607、96 kg•y-1hm-2,而积累量分别为833、112、383、111、135kg•y-1hm-2。郑海水等(1994)就不同树种对林地土壤肥力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桉树对地力的影响因树种而异。造林前3年,尾叶桉、刚果12号桉、细叶桉、赤桉、柠檬桉、雷林1号桉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所减少,3年后逐步提高;3~8年,尾叶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有机质和全N增加9.2%~22.8%,钾含量普遍增加。尾叶桉、细叶桉、雷林1号桉,P增加63%~142%;而刚果12号桉、柠檬桉、赤桉,P减少42.7%~65.6%。这说明桉树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不同的。郭国华(1995)对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监测,造林第3年,对照(不施肥)有机质下降12.6%,全N下降38.5%,速效N下降43%,速效P下降63%,速效K下降46.5%。徐大平等(1995)对巨尾叶桉林地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出:3.5年生巨尾桉吸收、归还土壤的N分别为1.5年生的50、133.6%,P分别为171、136.7%,K分别为116、174.5%。从上述研究结果得出,随着巨尾叶桉树龄的增加,对N的需要量减少,对P、K的需要量增加;另外还得出,随树龄的增加,N、K的归还量大于吸收量,P的吸收量大于归还量。凌昌发(1982)对18年生赤桉林和湿地松林土壤肥力所做的调查结果是:赤桉林地全N、全P、全K、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049、0.024、0.21、1.03%;湿地松分别为0.047、0.015、0.31、1.02%。这也证明了全球林业上的一个共识,阔叶树比针叶树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维持。赵庭香等(1988)对窿缘桉林地造林前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调查,造林14年后土壤有机质提高0.50%~0.75%。M. N. Jha等(1996)开展了桉树林土壤营养元养含量的研究,与天然沙罗林相比较,5年生桉树纯林,有机质含量比沙罗林高85%,全N高20%,速效N低20%,速效P高400%,速效K高75%。总的来说,种植桉树导致土壤肥力快速下降是缺少试验根据的。但一些营林措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桉树林土壤肥力在适当增加相当于木材移走量的养分(除土壤的过滤和吸附部分)后是可以维持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工业短周期人工林的大力发展,轮伐期越来越短,木材利用率提高,移走量增多,而且在采伐时移走的木材中,边材占有很大比例,因而立地损失的养分就很多。许多植桉国家缺乏薪材,林地的枯枝落叶基本上被扒走作薪,致使养分归还量很少。这样的情况下,要维持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平衡,就需要适量的施肥进行养分补充。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工业人工林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地多数采用机耕,又没有更好的立地管理措施,在某些降雨量大的地区,水土流失造成立地大量养分的损失。据研究,第一个雨季后游耕的2cm表土层每公顷流失有机质19000kg,全N1000kg,代换性盐基近2000kg。如海南儋州市新州镇一条40cm宽、50cm深的旱沟,经20多年冲刷,至今形成宽15~16m,深5~6m的大旱沟;有的新开垦桉树造林地(全垦)第一个雨季即冲刷1~2m深的旱沟;其养分流失是非常明显的。(余雨标等,2000)
对桉树人工林的养分问题只积累了一些研究结果,目前尚无结论性认识,良性和恶性影响常见诸报道。目前,桉树人工林主产区是进行全树砍伐,除了收获干材,一样收获树叶、树枝和桉树主根。收获凋落物似乎比以前少,但在煤气涨价时有回升趋势。这些将严重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和保持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根据广东高要尾叶桉人工林的研究表明,对于施肥林分,仅进行干材收获所失去的养分绝对量比不施肥处理所失去养分占全部树种积累养分的比例几乎相等。在我国目前的采伐模式下,80~90%的养分元素将带出人工林生态系统,不能进行养分生物循环。下一个轮伐期不得不大量施肥补充,增加人工林生产成本。研究表明:砍伐剩余物归还林地能增加第二个轮伐期初期的表层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减少人工林建立初期土壤全C和全N的损失,增加叶片的养分含量,增加凋落物数量。营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是保存林下枯落物,林地有一定植被,森林的自身功能起主导作用,反之,枯落物不保存,林地裸露,生态效益就不会那么明显,甚至地力下降,林木生长缓慢,生产力低。在华南地区部分桉树是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薪材,于是很多农民大量收获枯枝落叶,使养分不能归还林地,正常的养分循环受到破坏,同时加上疏伐、运输、放牧等活动的影响,使林地表土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养分状况恶化。Florence(1986)通过对林地枯落物养分的分析后认为,树木所含养分的大部分贮存于树叶中,落叶又把这部分养分返回于土壤,并提出要维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就必需维持较好的养分循环,枯枝落叶决不能从林地移走,树皮能留于林地更好。所以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过度消耗问题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立地管理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不合理的整地方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高强度机耕全垦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为当代造林的林分提供有效养分,但往往造成水土与营养的流失。这种掠夺性的经营方式确实会造成桉树人工林地力的下降。

   
    综合我们近十年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监测,目前得到以下初步的结论。
   (1)在我国九十年底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中,确实存在地力衰退问题。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 全垦整地。以前桉树种植时主要选择平地或缓坡地,然后进行机耕,有时进行2次机耕。机耕破坏了原有的土壤剖面结构,减少了地表的凋落物和林下植物覆盖,导致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和养分流失严重,林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果降低。根据我们在阳西的监测,全垦后第一年土壤流失量为13 t hm-2 yr-1左右。b 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早期种植的窿缘桉和柠檬桉凋落物少,不利于养分循环。同时,一般都进行全树收获,除砍伐木材外,还收获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这样的收获方式加大了养分流出生态系统的数量,必须进行人工施肥进行补充。c 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早期种植桉树时,很少施肥。即使有施肥,也是施一次基肥。施肥时,只施含N、P、K的复合肥。由于机耕整地养分流失多和全树收获养分损失多,少量补充不能形成养分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地力衰退。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造成地力衰退。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