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laohaozi2002     提问时间: 2011/3/5 13:01:59
邮箱:
问题:
 

    你好,我是湖北襄樊地区的,我想请问一下我们这边有一种俗称“地脸皮 ”的菌类,图片如下,它的学名及种植方法,更多的信息,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1/3/5 16:38:18

地瓜皮正规名字叫地耳,属苔藓类植物,含有多种营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1/3/5 16:40:20

http://cob2008ok.blog.163.com/blog/static/776099992010059637350/

请登录查阅详细信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1/3/5 16:42:50

地耳——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很多,有的地区称作地软、地木耳、地皮菜、野木耳、地见皮、地钱、岩衣,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等;《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养小录》中称“地踏菜”,《野菜博录》谓“鼻涕肉”;还有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叫“葛仙米”。据《本草纲目拾遗》解释:“晋葛洪隐居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但一般人都把葛仙米混同为地耳,实际上真正的葛仙米却与地耳同类而不同种。葛仙米生活在水田中,十分稀有珍贵,其价值千倍于地耳。每公斤国际市场售价1200~1500元人民币。除非洲有产而外,国内湖北鹤峰县有出产。地耳还有个怪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现在雷雨之后,故名。还因为它是在河滩或山坡草地里生长出来的,故又称草耳。它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故谓之地耳。虽肉质比木耳薄,朵形比木耳小,味道不如木耳,但却是一种营养丰富、充满山野风味的佳蔌。[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1/3/5 21:16:09

地耳目前仍为野生,尚未见进行人工栽培,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蔬菜新资源。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1/3/5 22:06:19

地耳,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很多,有的地区称作地软、地木耳、地皮菜、野木耳、地见皮、地钱、岩衣,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等;《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养小录》中称“地踏菜”,《野菜博录》谓“鼻涕肉”;还有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叫“葛仙米”。据《本草纲目拾遗》解释:“晋葛洪隐居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但一般人都把葛仙米混同为地耳,实际上真正的葛仙米却与地耳同类而不同种。葛仙米生活在水田中,十分稀有珍贵,其价值千倍于地耳。每公斤国际市场售价1200~1500元人民币。除非洲有产而外,国内湖北鹤峰县有出产。地耳还有个怪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现在雷雨之后,故名。还因为它是在河滩或山坡草地里生长出来的,故又称草耳。它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故谓之地耳。虽肉质比木耳薄,朵形比木耳小,味道不如木耳,但却是一种营养丰富、充满山野风味的佳蔌。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1/3/5 22:06:42

地耳是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其结构非常简单,分不出根、茎、叶,也无花无果,和海带、紫菜一样,同是一种蓝藻类植物。地耳属蓝藻门、念珠藻目、念珠藻科(Nostocaceae)、念珠藻属。它是依靠细胞分裂来繁殖的。身体由许多细胞连成的念珠状群体,缠绕在一个公共胶质鞘中,不规则的集合成肉眼可见的珠状(如葛仙米)、片状(如地耳)、发状(如发莱)植物体。地耳幼年植物呈球状,为实心,长成后扩展成为皱褶片状,为空心,有时边缘不规则开裂,宽者可达数厘米,呈绿蓝、橄榄绿、褐绿、黄绿等色。湿润时很薄、胶质。在干旱地方,它会皱缩休眠(能休眠70—80年之久)。地耳多生长在潮湿土壤上,夏秋季常见。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