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李女士     提问时间: 2005/6/25 16:27:23
邮箱:
问题:
 
绿化树木灌水量怎么计算,比如用喷灌设施需要灌多长时间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6/25 17:40:49

请向中国图书网购买《喷灌工程学》,书中有详细介绍。 喷灌工程学 参与书评 查看书评(共0条) 作者:周世峰 ISBN:7563912983 页数:300 开本:小16开 封面形式:简裝本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原价:26元 现价:22.1 您节省了:3.9元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 配送说明: 北京地区货到付款,其他地区邮寄。 付款说明: 1.货到付款 2.汇款 3.网上支付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使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喷灌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并能够从事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作为一本实用技术的专业教材,我们在编写中特别强调其实用性。为了拓宽本书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当前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使本书同时也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书中每章后面均附有习题。本书可作为教材,也可供从事农田水利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章 灌溉和节水灌溉 第一节 灌溉的作用和分类 第二节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和节水灌溉 习题一 第二章 喷灌和喷灌系统 第一节 国内外喷灌发展概况与趋势 第二节 喷灌的优缺点 习题二 第三章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第一节 规划设计基本资料 第二节 规划设计原则、内容及成果要求 第三节 喷灌设计与喷灌系统类型的选择 第四节 喷灌设备与喷灌系统类型的选择 第五节 设计灌溉制度和喷灌用水量计算 第六节 水源分析与水利计算 第七节 多种作物、多种灌溉方式的综合性规划和布局 第八节 作物需水量及计算方法 习题三 第四章 喷灌系统技术设计 第一节 技术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第二节 喷灌系统管道的布置 第三节 喷头选型和组合间距 第四节 管道系统设计和管道水力计算 第五节 喷灌工作制度 第六节 自压喷灌系统设计 第七节 机组式喷灌系统设计 第八节 其他类型喷灌系统的设计 第九节 喷灌工程施工和试运行 第十节 工程设计实例 第五章 喷灌设备和材料 第一节 喷头 第二节 管道及附件 第三节 喷灌用泵性能和选型 第四节 喷灌机 …… 第六章 喷灌工程概预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第七章 项目管理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6/25 18:19:56

灌水要讲求合理,过多过少都不利。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苗木管理中的合理灌水

  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

  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1.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种苗 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 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3)分株苗、移植苗 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 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5)大苗 除非在干旱季节才需灌水。如果水分过多,还会使苗木抗性降低,影响生长发育。

  2.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

  灌溉必须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灵活掌握。一般来说,春季到初夏,苗木处于旺盛生长期,南方雨水多,只要灌溉三四次即可?北方是干旱期,要灌七八次。播种苗、扦插苗则需要灌溉次数更多。

  初夏,南方是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夏季北方常逢雨季,可不灌水。南方则不同,如果高温又干旱,必须增加灌水次数。秋季,虽然南北方雨量不同,但为了让苗木组织充实和木质化,准备越冬,一般不灌水。冬季,南方不灌水,北方则要在土地冰冻前灌一次冻水,以利于苗木越冬。

  3.不同土壤条件的灌溉

  黏重土壤保水力强,灌水量应适当减少;砂壤保水力差,灌水量应适当增加。

  4.不同树种的灌溉

  不同树种对水的要求各不相同,幼苗期差别并不太大,一般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随着苗龄的增长,差别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些耐旱树种,如臭椿、刺槐、丁香等更应注意,水多时要立即排水。对于一般树种则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结合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确定适宜的灌水量。

  二、灌溉方法

  1.地面灌溉

  高床和垄式作业区,可由灌溉渠把水引入步道或垄沟里,水从侧面渗入床内或垄中。其优点是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减少松土的次数,也比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苗床宽的会产生灌水不均的现象。

  低床或大田式育苗区,可由灌溉渠把水直接引入低床或畦面,水布满床面或畦面而逐渐深入土壤之中,这是漫灌。此法灌水时比较方便,但应注意水流速度要慢,以免冲倒或淹没苗木。灌溉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要增加松土次数?比较费工。

  2.喷灌和滴灌

  喷灌一般适用于大苗灌溉,滴灌适用于苗床灌溉,都是比较先进的灌溉方式。

  三、排水

  降雨或大量灌溉后应及时排除地面积水,苗圃地不应有积水,否则会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破坏苗木根系的正常呼吸,常引起根系腐烂甚至死亡。

  要做好排水工作,首先应平整圃地,其次,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做到外水不浸、内水能排。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6/25 21:09:30

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展节水灌溉不能重骨干工程、轻田间工程
  我国当前节水灌溉的薄弱环节主要是斗渠以下田间灌溉技术相对落后。50年代后期
以来,我们长期实行的投资政策是:灌溉系统骨干部分由国家投资,斗渠以下、甚至支
渠以下由群众负担,灌溉工程的投资预算,实际上是骨干工程预算,而田问部分只做一
点简单的典型设计,且不计投入工程总投资。这种不对相当于骨干工程1~2倍的田间工
程投资做必要的分析和统一筹措的结果,使灌区田问工程长期不能配套,既影响了骨干
工程效益的发挥,也造成了田间用水无法节制而不得不大水漫灌的后果。
  田间工程是供水与作物需水之间的交汇点,是实现供需平衡、杜绝浪费、保护环
境、促进增产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所以灌溉系统的设计,不论采用何种灌溉方法,都
必须是自下而上地从田间开始,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首先确定分区灌溉方
法,制定包括供水、排水、平整土地、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在内的分区土地改良方
案,并按照管理体制,确定田问工程布局。然后确定骨干工程乃至全流域的灌溉规模和
布局,为保持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节水灌溉必须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
  节水灌溉是以新的灌溉技术取代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灌溉技术,是一次大规
模的技术变革。因此,首先必须确定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做好相应的技
术储备。
  根据本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发展旱作节水灌溉的经验,喷灌和微灌(包括滴灌和微喷
灌)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美国和原苏联都发展到占灌溉面积一半以上。我国从70年代开
始,用了近20年时间,经过引进、试用、筛选和独立研制,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固定和半
固定式喷灌和微灌系统成套设备,如时针式喷灌机、滚移式喷灌机、轻小型喷灌机以及
绞盘式喷灌机。虽然有些还有待改进,但已在全国1000多万亩喷、微灌面积上应用多
年。在软件建设上,加年代颁布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微灌技术规
程》(部颁标准);包括喷、微灌工程设计规范在内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国家
标准)和《喷灌与微灌技术管理规程》(部颁标准)也即将发布。这些标准吸收了近20年来
国外积累的许多成功的设计方法、管理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成为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
指导我国喷、微灌发展的技术法规。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现实和超前性的研究
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如灌溉管道系统优化设计、大坡度山地喷灌系统立体布局、自
动调压供水系统、方形喷嘴喷头、喷洒水量土壤入渗均匀性、管道供水系统压力调控机
理、地下滴灌、喷灌节能等等,这些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喷、微灌的持续发展,都是很有
意义的。
  发展节水灌溉必须抓好规划设计和人才建设
  大规模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必须有一个全面发展规划和分步具体实施的设计,这是
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灌溉工程质量不仅表现在构件的质量上,更重要的是新工程必须
保证农业产量的增长和节约用水,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作,保持区域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工程控制范围内自身农业的发展,就
一个流域来说,它又关系到上下游之间、地上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曾经发生
过甘肃石洋河流域上游节水、下游土地沙化;黄河流域中游大水漫灌、排水成湖,下游
河道则长时期断流等问题。这些事实说明,在发展节水灌溉时,必须针对不同流域制订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全面发展规划,避免顾此失彼,造成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应当
把一个个局部节水灌溉的发展,联系起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放到全流域进行考
察。在这方面过去教训不少,要加强研究,以免重蹈覆辙。
  大规模的技术变革,必须从大量的规划设计成果开始,仅依靠科研单位和渐渐萎缩
的灌溉技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级水利设计院(所)的设计力量,结合当前
的先进灌溉技术组织一次再学习,才能投入到灌溉的变革中去。
  技术革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力量。中国的灌溉革命在召唤着更多的、不同层
次的科技人才,投入到这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技术变革中去。抓好人才建设,将是
推动这场变革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