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smallpuma     提问时间: 2006/10/9 22:18:46
问题:
 
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对《林权证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关系》的辛劳解答,谢谢!

我现在想建设一个200亩的左右的苗圃,以育马尾松容器苗为主,辅以少量的桉树苗及杨树苗,待F2代杂交马褂木品种稳定后,也想培育一点。就马尾松容器苗的培育事项想请较各位专家:
1、马尾松容器苗的培育基质
2、苗圃的布局
3、有没有可以参照的建设方案
4、土壤改良、消毒施肥时的注意事项
5、培育时的注意事项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0/10 7:06:42

目前马尾松容器育苗多采用单个的塑料袋和蜂窝连体纸杯容器。容器规格变化较大,一般小规格的容器高10㎝,径6㎝,中等规格的容器高12~15㎝,径8㎝,目前马尾松多用小规格的塑料薄膜袋育苗,其次是用土杯或纸杯(杯高10-12㎝,口径6㎝,底径5㎝)。

    不同地区营养土(基质)的组成及配比差异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总的来说,取决于土壤黄心土的粘重程度及表土的肥力状况。中带贵州由于黄心土比较粘重(特别是黔中),所以基质的选配比例为:黄心土占25%~35%、腐殖质土10%~20%、火烧土10%~20%、马尾松林地表土30%~40%、过磷酸钙3%~5%(不能超过5%),如果黄心土特别粘重,还可加5%的锯末或加少量蛭石,以利于疏松土壤和保水;而在广西,由于黄心土相对较疏松,所以它所占的比例很高,基质配比为:黄心土占35%~50%、腐殖质土10%~20%、火烧土10%~20%、马尾松林地表土20%~30%、过磷酸钙3%(不能超过5%)左右。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0/10 7:08:19

用作苗圃的土地,最好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如有条件,可选择沙壤土。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或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五氮硝基苯消毒法:每平方米苗圃地有75%五氮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两药混合后,再与12公斤细土拌匀。插种时下垫上盖。此法对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二、福尔马林消毒法: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过2天后便可播种扦插。对防治立枯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三、波尔多液消毒法: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即: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1:1:100)波尔多液2.5公斤,加赛力散10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插。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较明显。 

    四、多菌灵消毒法: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于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效果很明显。土壤消毒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施用1.5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散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五、硫酸亚铁消毒法:有3%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公斤,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缩叶病。同时,还能兼治缺铁花卉的黄化病。

    六、代森铵消毒法:代森铵为有机硫杀菌剂,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用50%水溶代森铵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灌3公斤稀释液,既可防治花卉的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还能有效地防治球根类种球的多种病害。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10/10 8:35:01

马尾松轻型基质容器苗造林初效的研究

陈 辉 洪 伟  林光先 蔡启运

摘要 在苗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试验设计方法,选择了苗期表现不同的容器苗.对不同容器材料、尺寸和基质配比下的容器苗作造林后连续3年跟踪调查,以期从一段时间内考察它们在出圃造林后各处理组合及优良性状的持续效应.通过和裸根苗造林效果的对比试验,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造林初效时容器材料、容器尺寸和基质配比的组合.
关键词 马尾松;容器苗造林;初效分析;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5.79

Early On-Planting-Site Response of Masson’s Pine
Container Seedlings Growth in Light Medium

Chen Hui  Hong Wei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ujian Forestry College, Nanping 353001)

Lin Guangxian  Cai Qiyun
(Nanping Paper Wood Management Corporation, Nanping 353000)

ABSTRACT Based on nursery analyses, container seedlings of Masson’s pine with different performance were collected by using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seedlings growth in containers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materials, size, and medium compound were monitored for three successive years after transplanted on the silvicultural site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ontinu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superior traits. Compared with planting effect with bare-rooted seedling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size, and medium mixture of container was determined.
KEY WORDS Masson’s pine, planting with container seedling, initial effect analysis

  目前,容器苗上山造林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容器苗具有造林技术要求不高,造林时间不受季节限制,能够培育壮苗,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但对容器苗培育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如容器材料的选择、容器尺寸大小的确定和容器基质的配比等,多停留在苗期的研究或局限于探讨其上山造林后的成活率〔1~3〕,对马尾松容器苗基质配比和造林后的持续效应的跟踪研究尚未见报.显然,圃地上生长优良的容器苗,并不一定都具有在造林地上继续优良生长的潜力,这说明仅在苗期选优是不够的.本研究在苗期试验分析〔4〕的基础上筛选出生长表现和配比不同的容器苗上山造林,并作连续3年的生长调查,进一步考察基质配方、容器材料、尺寸大小等因子对容器苗造林几年后高、径生长的影响.通过连续3年的定点生长调查,进一步考察了各种不同基质及配方、容器材料、尺寸大小对生长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确定马尾松容器苗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苗木培育和选择

  以湖南江永的马尾松为种源,1990年7月份播种,容器材料为2种(塑料薄膜、无纺布)容器尺寸3种(大、中、小),基质系列2种(树皮、锯屑).育苗试验采用五元二次旋转混料设计安排,随机排列,圃地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在1990年11月初苗木出圃前,对苗木作各项指标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在分析基础上〔4〕从中选择生长不同的各类容器苗作上山造林试验以观察不同苗期表现的马尾松容器苗上山造林的成活率及生长上的差异.

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安排

  试验地选择在南平造纸营林总公司实验林场场部对面的采伐迹地.坡向为西南坡,平均坡度为30°,典型的南方山地红壤.对试验地进行全面整地、定穴,穴距1.83m×1.83m,穴规格为60cm×60cm×40cm.植苗造林于1990年11月初,时值初秋,气温较高,月均温为25.5℃,干燥少雨,全月降雨天数仅一天.从气象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特性来看,是很不利于马尾松苗木成活的非造林季节.试验采用随机排列的裂区设计.试验分为2个类别:即考察两种主要基质成份(树皮、锯屑)对苗木造林后的影响,将不同的基质配比置于不同主区,树皮系列共设置了8个主区,锯屑系列设置了6个主区,每个主区分裂为6 个副区.分别安排2种容器材料、3种容器尺寸、同一基质配比的处理组合.每处理组合栽植12株.随机排列,重复3次.
  由于当时为明显的裸根苗造林非适宜季节,故在试验地旁边预留一块地供91年春同种源裸根苗造林之用,以便于对比.本项造林试验在苗期分析基础上,共选择了有代表性的8个树皮基质的配方,6个锯屑基质的配方.每个配方都包含了容器材料和尺寸大小的6种组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好

  种植一个月后,调查其造林成活率,在1991~1993年间,每年调查一次生长情况,还记载了各作业用工和材料耗费情况,以便估算造林成本.成活率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调查表

TABLE 1 Survival rate of container nursery with various mediums after silviculture

配方号 25 22 1 18 20 2 10 8
调查株数 216 216 216 216 216 216 216 216
死亡株数 20 26 33 46 37 29 30 1
成活株数 196 190 183 170 179 187 186 215
成活率/% 90.94 87.96 84.72 78.70 82.87 86.51 86.11 99.54
  在1991年4月间,对预留林地上于春季造林的同种源裸根苗造林地调查,调查了200株,死亡60株,成活率为70%.显然,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均比裸根苗高.其中以8号配方的各种处理
组合为最佳,平均成活率达99.54%,总体平均成活率也达到87.22%,而作者在苗期研究时经过对苗木各形态指标综合评价后,8号配方的基质反应也是优良的.由于选择的轻型基质主要成份是粉碎后的树皮,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蓄肥能力和通透性,根系在容器内形成后,造林时基本上完整无损,出圃上山途中得到容器保护,基本未受机械损伤,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因此,造林成活率明显地较裸根苗高.对邻近林地上立地条件相同,同时期造林且管理水平一致的裸根苗随机抽取了50株,调查苗高、地径,与本试验的8号、10号基质配方中号规格的容器苗作对比分析,结果如表2.结果表明,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上,容器苗均显著地优于裸根苗.

表2 轻型基质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1年后的生长差异分析

TABLE 2 A year growing difference between container seedling and
bare-root seedling after silviculture

  苗高平均 样本数 标准差 地径平均 样本数 标准差
  /cm /n   /cm n
容器苗 68.21 69 8.69 1.07 69 0.18
裸根苗 59.50 50 11.92 0.60 50 0.11
  t0.01=4.6212**; t0.05=2.4382*; t0.05(n1+n2-2)=1.980; t0.01(n1+n2-2)=2.617

2.2 造林后几年的生长分析

  在1991~1993年时间中,分别调查了逐年的苗高、地径值,同时计算了1991~1992年间、1992~1993年间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将8个不同基质配比置于主区, 不同容器材料、容器尺寸的6种组合置于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的统计分析,并根据F检验的结果(见表3)对显著者进一步用多重比较中的LSD检验法进行检验(表5、表6),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造成了锯屑系列试验地的严重破坏,故仅能对树皮为主要成份的基质系列进行分析.

表3 植苗3年间苗高、地径生长的裂区试验结果

TABLE 3 Split block design for high and diameter growth analysis during three growing seasons

变差来源 F  值  (苗  高  H)  F 值 (地 径 D)
主区(A) 副区(B) A×B 区组 主区(A) 副区(B) A×B 区组
1991年 2.12 0.79 0.88 0.05 0.94 1.09 1.06 0.58
1992年 4.93* 1.16 2.09* 5.52* 2.03 2.34* 1.79* 4.14*
1993年 3.26* 1.40 0.75 11.65* 3.44* 1.47 0.94 7.03*
1991~1992 3.01* 1.30 2.03* 5.32* 1.65 2.88* 1.83* 3.45
1992~1993 2.06 0.76 1.02 7.45* 3.85* 0.98 1.37 3.33
F0.05 2.76 2.33 1.57 3.74 2.76 2.33 1.57 3.74
  从表3可见,在定植后的第一年,主区苗高生长间尚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而自1992年开始,这种由于不同基质配方对苗高生长的反应就逐渐表现出来并达显著差异水平.副区间表示的是不同容器材料、尺寸所造成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植苗造林后三年间的生长中并未对苗高生长造成显著的差异.对于地径生长来说,不同基质配比的影响至1993年达到了显著水平.
为了进一步探讨试验处理对地径生长的效应,单独对1993年时各处理对地径的效应值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3年后各处理对地径影响效应分析

   TABLE 4 Effects analysis of diameter growth for various
combinations three years late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F0.05 F0.01
区组 2 0.46 0.23 18.11** 3.09 4.82
处理 47 2.32 0.05 3.93** 1.49 1.76
 容器材料A 1 0.02 0.02 1.57 3.94 6.9
 容器尺寸B 2 0.04 0.02 6.30** 3.09 4.82
 基质配方C 7 0.54 0.08 6.30** 2.10 2.82
 A×B 2 0.14 0.07 5.51** 3.09 4.82
 A×C 7 0.47 0.07 5.51** 2.10 2.82
 B×C 14 0.56 0.04 3.15** 1.79 2.26
 A×B×C 14 0.55 0.04 3.15** 1.79 2.26
误差 94 1.2 0.13  
总变异 143 3.98
  从表4可见,至1993年,除了容器材料未对地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外,其余各因素均显著地影响了地径的生长.这是因为在植苗后,经过生长根系穿越容器空间深入土壤吸收养分,此时容器材料的差异对其生长已不造成影响,而容器尺寸与其质配比对地径所表现出的影响可以认为是苗期培养条件不同的持续影响所致,这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这使得通过苗期并结合造林初效的分析进行育苗期技术的早期综合筛选成为有意义且必要的一个环节.而基质配比的不同是造成容器苗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考察具体基质配比的优劣,对经过典型选择的8种不同基质配比(树皮系列)的容器苗植苗3年后的高、径生长进行LSD检验(表5、表6).

表5 不同基质配比植苗造林3年后苗高值的LSD检验/cm

TABLE 5 LSD test of high growth for various medium after three years growth

基质代号(I) 苗期平均 93年平均 xi-x8 xi-x xi-x xi-x xi-x xi-x xi-x2
8(1) 9.56 140.53  22.4**  21.4**  17.6**  16.3**  11.3** 7.6* 0.88
10(2) 8.86 139.65 21.5** 20.5** 16.8** 15.5** 10.5** 6.72 0
2(3) 9.13 132.93 14.8** 13.8** 10.1** 8.8* 3.77 0
1(4) 9.22 129.16 11.0** 10.0** 6.31 5.0 0
22(5) 8.71 124.16 6.03 5.04 1.31 0
25(6) 8.42 122.85 4.72 2.73 0
18(7) 7.24 119.12 0.99 0
20(8) 7.68 118.13 0
 

表6 不同基质配比植苗3年后地径生长差异的LSD检验/cm

TABLE 6 LSD test of diameter growth for various medium after three years growth

基质代号(I) 苗期平均 1993年平均 xi-x8 xi-x7 xi-x6 xi-x5 xi-x4 xi-x3 xi-x2
10(1) 0.101 2.709 0.546** 0.453** 0.452** 0.439** 0.357**  0.273  0.273
8(2) 0.102 2.590 0.429** 0.334** 0.333** 0.320** 0.232 0.154 0
2(3) 0.116 2.436 0.275 0.180 0.179 0.166 0.078 0
1(4) 0.122 2.358 0.197 0.102 0.101 0.088 0
18(5) 0.109 2.270 0.109 0.014 0.013 0
20(6) 0.112 2.257 0.096 0.001 0
22(7) 0.124 2.256 0.095 0
25(8) 0.112 2.161
**为有极显著差异;*为有显著差异.
  从苗高检验比较结果看,8、10、2、1号配方之间在苗高生长上无显著差异,但以8号基质配方生长最好.苗期与植苗三年后在高生长上存在相关性,基本情况是,苗期高生长好的,三年后高生长也好.容器苗高生长可作为苗期性状选择的依据之一.
从地径生长的统计分析来看,基质配方以10、8两个配方表现最好,它们与其余配方之间在地径生长上均表现出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而从苗期地径的平均值来说,这两个基质配方的容器苗在地径生长上都不是生长最好,但造林后其地径生长则表现好,因此,如果仅根据苗期的选择局限性是很大的.作者在苗期用主分量分析〔4〕进行了7个指标的选择研究,虽然得到了以地径、苗高、生物量等作为重要选择指标,但显然苗期的生长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造林后的表现,这在本文的分析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

3 效益分析

  当前,林业生产上采用的马尾松容器苗仍以大规格、重基质为主,带来了运输不便、成本偏高、不易大面积推广等,而裸根苗造林则出现成活率偏低、需缓苗期、受造林季节限制、补植费用高等等问题.因此,推广轻型新基质马尾松容器苗造林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那种不重视经济效益的作法显然已行不通了.为了使这一技术能够得以应用推广,在分析了苗期和造林后一段时期的各主要生长指标的基础上,有必要将有关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这里的成本及效益以1991年时的价格为准.

3.1 不同规格容器苗育苗成本

  对3 种不同容器规格、2种不同容器材料、每公顷需种植容器苗3000株情况下的各项费用进行计算(表7、表8).

表7 各种规格容器苗育苗成本/元/0.06hm2

TABLE 7 The cost summary of various container nursery

容器规格 容器材料 基质 种子 装袋播种 苗期管理 其它 合 计 平均单株/元
S W S W
S W
6×12 4.50 5.00 0.16 0.07 0.96 2.61 0.20 8.50 9.00 0.041 0.045
5×10 4.30 4.70 0.08 0.07 0.96 1.86 0.20 7.47 7.87 0.037 0.039
4×8 4.10 4.50 0.05 0.07 0.96 1.40 0.20 6.78 7.18 0.034 0.036


表8 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成本比较/元/hm2

TABLE 8 Silvicultural costs compared between container nursery and bare-root seedling.

容器
规格
苗 木 费 用工
设计
运输
整地
合 计 平均成
活率/%
成活单株成本比/%
S W S W S W
6×12 8.50 9.00 4.00 0.20 2.00 20.0 34.70 35.20 84.31 112.98 114.61
5×10 7.47 7.87 3.50 0.20 1.60 20.0 32.77 33.17 85.93 104.69 105.96
4×8 6.78 7.18 3.00 0.20 1.00 20.0 30.98 31.38 90.97  93.48 94.69
裸根苗 3.00 2.00 0.20 0.30 20.0 25.5 70.00 100
3.2 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成本比较

从表7、表8结果看,容器苗的单株育苗成本要稍高于裸根苗,如果考虑到造林成活这个因素,则成活单株成本仅略高于或低于裸根苗,但是,由于其造林成活率远比裸根苗高,这将不仅省去数量可观的补植成本,并且更充分地利用了时间和林地资源,综合考虑到这几个因素,则造林的实际成本和效率远较裸根苗为优.

4 结论与讨论

  轻型新基质配方不仅在圃地表现良好,经过造林后3年的连续调查分析,具有高成活率的优良特点,其中树皮为主要成份的8号基质配比成活率高达99.54%8个基质配比总体平均成活率达到87.22%,而且造林时间是选择在11月初的当地非造林季节,说明马尾松新基质容器苗基本上不受造林季节的严格限制,这对延长造林时间,错开农忙季节是很有益的.
  不同的基质配比不仅苗期反应有所不同,经过造林后几年的生长,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在圃地上表现较好的苗高生长,则几年后,这种高生长较好的优点能够保留下来.这种苗期与造林后早期生长的正相关性为苗期的生长选择指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可以在生产上采用.地径生长上的这种相关性表现的不太明显.但无论是苗高还是地径这两个重要指标,从试验的结果来看,树皮基质系列的
8号、10号配方不仅在圃地表现优良,在造林后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明显优于其它的基质配比.
  容器材料的不同在育苗期对苗木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4〕,但在造林成活后,这种影响就逐渐失去,这是由于后期根系已远远穿越容器的空间,进入土壤吸取水分和养分特别是其生长活跃部位已超出容器范围,因此,在苗期表现较好的容器材料,它的吸湿保水性和通透性已基本上不再对成活后的容器苗的生长产生影响.容器尺寸的大小在造林3年后仍对地径的生长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何原因产生的,值得深入研究.但不管怎样,在造林后几年容器空间是不可能成为生长的限制因子.或许是早期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的延续表现还是其它原因所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从分析结果来看不同处理措施的组合效应是存在的,这为进一步筛选和优化容器育苗的系列配套措施提供了实践的依据.
  马尾松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从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表现来看,均明显优于裸根苗,在经济效益分析上,其总的成本不比裸根苗低,但生长却远优于裸根苗造林,这就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经济效益上提供了可能性,是对我国南方大面积的马尾松工业原料林营造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持.尽管现在生产上已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容器育苗技术,但本项目研究所提供的基质配方先进,质量轻,取材容易,成本不高,生长表现良好.这一方法丰富了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内容,适宜在生产上应用.
  本研究主要通过试验设计技术包括基质配方设计和造林试验设计,在研究不同措施对苗期生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造林初效的分析,以建立苗期和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早期生长的相关性,为苗期的技术选择确立依据,而对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过程,拟另文阐述.

*福建省教委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陈辉,男,1957年8月出生,副教授,在职博士生.

作者单位:陈 辉 洪 伟 福建林学院资环系, 南平 353001
    林光先 蔡启运南平造纸营林总公司, 南平 353001

参 考 文 献

1 杜天理等.小容器、轻基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4,(7):4~8
2 彭雪梅.油橄榄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初报.湖北林业科技,1988,(3):11~16
3 张关天.小容器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报告.渡口林业科技,1984,(1):2~8
4 陈辉等.马尾松轻型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3,13(4):319~326
5 陈华豪等.林业应用数理统计.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88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10/11 20:29:06

育苗技术规程  http://www.pukou.com/law/bz/20030316145647.htm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10/11 20:33:23

    目前马尾松容器育苗多采用单个的塑料袋和蜂窝连体纸杯容器。容器规格变化较大,一般小规格的容器高10㎝,径6㎝,中等规格的容器高12~15㎝,径8㎝,目前马尾松多用小规格的塑料薄膜袋育苗,其次是用土杯或纸杯(杯高10-12㎝,口径6㎝,底径5㎝)。

    不同地区营养土(基质)的组成及配比差异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总的来说,取决于土壤黄心土的粘重程度及表土的肥力状况。中带贵州由于黄心土比较粘重(特别是黔中),所以基质的选配比例为:黄心土占25%~35%、腐殖质土10%~20%、火烧土10%~20%、马尾松林地表土30%~40%、过磷酸钙3%~5%(不能超过5%),如果黄心土特别粘重,还可加5%的锯末或加少量蛭石,以利于疏松土壤和保水;而在广西,由于黄心土相对较疏松,所以它所占的比例很高,基质配比为:黄心土占35%~50%、腐殖质土10%~20%、火烧土10%~20%、马尾松林地表土20%~30%、过磷酸钙3%(不能超过5%)左右。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