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phai122     提问时间: 2006/11/10 20:49:01
邮箱:phai122@sina.com
问题:
 
我国著名林业专家、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黄东森教授昨日也表示,林业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领域,而且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除了谨慎外,最合适的方式,就是选择资质良好并具专业水准的林业公司共同合作造林,这样就会降低大家投资林业的风险,确保投资回报的实现。

林权投资“七大注意”

  首先,投资者要分清林权“投资”和“投机”行为。林业公司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使其经营理念泾渭分明,专业的投资公司运作规范。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规范的公司可以除了在林权法律、市场需求方面给予保障之外,还可以在银行监管、保险森林、树木出材、木材收购、客户监督等方面的提供保障。这是林业公司投机行为和投资行为的重要区别。另外,是否有专业的管护队伍也很重要,专业的看管队伍是林业公司很大的一笔投入。

  第二,销售模式是否是逐步开发。国外较为成熟的林业公司开发的林业投资产品都是分期进行,逐步完善、成熟的。

  第三,林业公司的成本是否透明。林业公司的砍伐资金、育林资金、运输成本以及市场未来真正价格等一系列成本和费用是否完全向投资者告知。

  第四,林业公司有没有实地购买林地和固定的资产投入。

  第五,林权证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林权证兑现时间合理。

  第六,公司管理和宣传是否规范,其实从国外专业投资营林公司的经济核算,林权投资的收益应该在8~9%,但受惠于国家刚开放的林业政策和木材市场供求关系,目前林业投资真正回报是13%左右。林业投资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但只要规范经营,也确是一个绿色稳定的投资理财产品。

  第七,相关的法律文本是否齐全,是否能为投资者设定各种保障。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11/10 22:33:27

数千亿非法集资惊动中央 国务院多部委联手围剿

中国网 | 时间: 2006-09-03  | 文章来源: 经济观察报  

   更多、数额更大、形式更多样的非法集资活动又呈蔓延之势。而这种沉渣泛起、愈演愈烈的蔓延态势,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警惕和行动。     

  近期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银监会、发改委、公安部、工商总局等近20个部委的专项工作会议,就处置非法集资活动部署工作。近日,国务院紧急启动了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加强多部委协调作战能力,而在银监会内亦成立了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并作为联席会议的召集人。     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负责人赵江平告诉记者:“这样多部委联合行动打击非法集资是首次,力度是空前的。”紧锣密鼓的工作部署源于问题的严峻性。     

  多部委作战  

    作为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的召集人,银监会对此非常重视,并已着手拟订联系会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早在银监会今年的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就强调要切实做好处置非法集资的工作。随后,银监会还曾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并赴各地展开调研。    

   相关人士介绍,联席会议将着手抓好跨地区的非法集资活动的查处工作,如果地方对于非法集资活动的性质认定有疑义或者遇到执行困难时,应及时上报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将由相应部门协调处理。   

    银监会的这些部署,与中央政府处置非法集资的整体思路一以贯之。重拳出击非法集资,已经成为高层共识。在国务院召开的近20个部委的专项会议上,明确了处置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地方为主、部门配合、明确职责、打防并举、综合治理、重在治本。     

  在这之中,工作要落到实处,有两大要务:一是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二是要建立起多极管理的协调配合机制。    

   如果没有法制的扎实落实,非法集资的性质认定及司法执行就会受到损害,如果没有多部委畅通的协调机制,处置非法集资的工作就会出现“无人监管”与“重复监管”并存的局面,并且削弱工作效率。  

    但目前,无论哪一项工作都是摆在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面前的大难题。     据记者了解,当前专门就非法集资方面的条例仅有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但这

  个办法主要是针对金融领域的,而对现在更广泛存在于非金融领域的非法集资活动却缺乏认定。    

   在立法层面,虽然不同的法律中某些条款有所涉及非法集资的内容,但是条文粗疏,不足以对形式复杂的非法集资给予明确的法律界定。     

  法律制定上的落后,无疑给非法集资的性质认定及处置带来了难度。     

  1700多起案件教训     

  据记者最新获悉,目前高院已经立案的全国重大非法集资案件达到了1700多起,涉及金额数千亿元。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由于目前还没有多部门互联的信息登记系统,大量的案例散落在各个部门及地方相关部门,而没有纳入全国的统计范围,众多的中小案例更不在统计之列。    

   不断爆发的案件显示,非法集资活动正变得越来越猖獗。2004年,有“北方第一大案”之称的山西璞真集团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3年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6亿元;今年6月, 辽宁省营口东华集团非法集资近30亿元被开庭审理;今年8月,朝阳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8亿元的非法集资案,同期,兰州、成都等地分别破获金额千万计的非法集资案。

     到底中国非法集资有多大的规模?这是一个目前还难以用数字明确的问号。仅就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近日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银监会在全国抽样东三省、西南三省、福建、广东、湖南等10个省后,不完全统计,大型非法集资案例已经达到170多起,涉及金额100多亿元。   

   但这依然是个模糊的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局部情况。赵江平介绍:“一方面,因为银监会是抽样调查;另一方面,即使在抽取的省中,也只是向有限的部门收集数据,统计的是影响较大的案例,是不完全统计。”     这些涉及金额动辄亿计的非法集资活动,正以其手法隐蔽、形式多样、跨地区、明星宣传等新特点,表现出数额巨大、监管难度大的新问题。    

   当前非法集资所呈现的两大崭新表现形式是:一是以某个具体的项目为幌子,在未经国家批准的情况下,向公众募集资金,资金挪作他用,比如饲养蚂蚁、高价回收等;二是以国家支持的公益活动、生态发展产业为诱饵,比如万亩大造林、防护林认养等。     

  尽管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其核心问题都在于:一是募集资金没有合规审批;二是募集的资金往往在幌子的遮掩下被挪作他用;三是回避高风险,虚夸回报,用高收益承诺使弱势群体上当。     赵江平介绍,非法集资活动正在从以前的金融领域向非金融领域蔓延。如林业、蓄养业等行业,与以往非法吸储、私募股金等形式不同,犯罪手法更加隐蔽。     “这和金融监管加强有关,不法分子在金融领域募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就转向了其他的领域。”赵江平说。   

    由于当前的非法集资活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给不明就里的群众对其风险识别带来困难,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涉及群众面广、资金数据大,大量非法集资活动的存在对社会问题及金融安全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破坏作用。    

   这正是国务院加紧部署、启动多部委联席工作会议的原因。据悉,近期,银监会将主要围绕抓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抓大案要案处理为核心,开展工作。(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

 
 

揭开“馅饼”砸人全过程

                                 2006年09月27日 15:45:11    来源:北京晚报

          “大型实体企业月薪3000至8000元年龄35至65岁离退休不限”——招聘“馅饼”砸人秘笈 
             经过一周左右的入职培训,到北京某林业有限公司应聘的老邓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而在这家公司做了几个月“招聘”工作的纪磊和胡佳,则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忽悠别人。
                            招数1 发“纳贤帖” 复转军人教师优先
                            单位: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公司
                            公司现状:上市在即
                            月薪:3000至8000元
                            岗位:经理、顾问、洽谈师等
                            年龄:35至65岁
                            条件:复转军人、教师、女士优先,离退休人员也可
                            联系方式:137××××××××
                            看了这则广告,老邓动了心。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不接着都对不起自己这身“武功”。 
                            
              老邓先是翻出一件质量上乘的夹克衫,再精心梳理一下自己有点花白的头发,往镜子前一站,还真有些顾问的气质。踌躇满志的老邓决定赴聘。

                            
              线人解密:老师、复转军人的生活环境单纯,社会经验反而不丰富,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理念”;另外这些人口碑好、声誉好,跟别人推广项目也更加可信。更重要的是年纪大的人一般都有积蓄,复转军人还有复转金。

                            招数2 单个洗脑 盯人服务防止串连 
                            
               老邓今年63岁,是一名复转军人,退休前曾担任工厂厂长等职务。老邓拨通了广告上登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在老邓说明求职意图之后,对方立刻要求老邓到公司来面试。

                            
              9点多钟,老邓来到了这家林业公司——位于日坛路的一座5A级写字楼。专门赶到楼下来接他的是一位30多岁的女主管;也是后来老邓参加培训的全程辅导老师。

                            
            走廊里挂着各种林业项目的宣传资料和图片,办公室内外坐满了人,虽然略显杂乱,但忙碌的气氛显示着公司的兴旺。在接待室里,老邓坦言他很欣赏公司的架构和前景,愿意投身其中发挥余热。于是,女主管拿出一张简历表让老邓填写。表格还没填完,主管就请来了人事经理对他进行“面试”,看了简历,人事经理对老邓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半小时后,尽管人事经理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录用,但他当即告诉了老邓第二天参加培训的地点,还手画了一张到培训地点的路线图。

                            
        线人解密:你来了,亲自下去接你,你觉得特别热情是吧?其实是怕你跟其他“新员工”接触,听到公司的负面信息,这叫预防“交叉感染”;另外还得防止其他部门“抢人”,这辅导老师以后就一直跟着你了。

         通常公司每个月有两次较大规模的集中招聘,用内部术语来说叫“滚两个大球”,中间还会穿插着“滚几个小球”。 
         招数3 点中笑穴 人一笑就会放松警惕 
         翌日早9点,在国际通讯中心的一个大会议室里,老邓正式开始接受入职培训。 
                            
          “差不多有500人”,走廊里都站满了。主管说来听课的人有公司老员工、分公司高管、应聘者,甚至还有同行挖情报或应聘人才的“特工”。

                            
           这家林业公司分东西两个大区,分别位于北京两个高档写字楼聚集地,老邓应聘的就是公司的东区。为了相互竞争,双方有时会互派“间谍”伪装成应聘人员去打探对方的营销手段。

                            
        也许是基于上述原因,培训会场“戒备森严”。刚走到楼梯口就看见了把守的保安,没有出入证或者没有工作人员接待一律不得进入,会场更是只能进不能出。

                第一课是公司介绍。组训部的于部长首先介绍了公司可应聘的岗位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和待遇。老师们幽默的谈吐引来了阵阵笑声,边听边记笔记的老邓认真总结了课程要点:从事林业、尤其合作造林的重要意义;公司在合作造林行业中的排头兵地位;此时投身公司是一个聪明的决策。

        主管陪着老邓听完了整个课程,下课之后,还和老邓一起在楼下的小摊上AA制解决了午餐。 
                            
            线人解密:第一节课的时候每场培训有300多人,一天是四场,一个月两次。算下来一个大区每月培训的人数至少在2400人以上。

                            
        公司的课程都是精心安排的。讲课时老师会穿插很多有笑料的小故事,人笑一次就会放松一次警惕,很容易就接受你讲的东西了。课间休息时大声放音乐还有“猫和老鼠”什么的,也是同一个目的。

         下了课不会马上就让你离开,主管会去跟你聊天,谈谈感受,这叫“接训”。打完针之后需要“揉一揉”,马上“放羊”效果就差了。

           招数4 诱敌深入 推销在讲课中不知不觉进行了 
           三天时间里,经过人事部长、培训部长、市场总监、高级顾问的培训,老邓“眼界大开”。 
           人事部长介绍,所有公司员工,除文员每月工资加奖金共2000元以外,一般白领月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月薪(含奖金)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年薪百万的员工在公司亦大有人在。授课老师还不时点出这些享受巨额高薪的员工到台上现身说法。 

                            
          辅导老师也常常指导老邓:他们(高薪员工)差不多都是公司的股东(投资者),有的购买公司的营林地林木达百亩以上,就是辅导老师自己也买了20多亩。“如果你自己都不投资,怎么向客户证明投资的优越性呢?” 

        老邓一面为人事部长所介绍的高薪而诱惑,一面又为自己无法投资而惶惑。此时,投资的念头开始在老邓心里闪现。 
                            
          线人解密:“成功例证”是安排好的没错,不过这些人的高收入一般都是真的,有的实际收入可能比说出来的还高,故意说低点是怕吓着这些人。前面这些课就是说项目的好:朝阳产业、高收益、零风险……销售工作在讲课中不知不觉就进行了。

          招数5 “话术”攻心 精心推敲字字有玄机 
         次日上午,公司在朝阳剧场举行表彰大会。七八个项目都是表彰公司上个月营销业绩甚佳的员工,百余名月薪过万的员工戴着大红花,挂着红绶带上台受奖,写着大红数字的示意支票炫人眼目。当公司的营销状元组第一名上台受奖时,老邓心中一震:月薪73000元,这可是一个县处级公务员三年半工资的总和啊!

          记者曾以应聘的名义接触过该公司的两位“经理”,两人在谈话中都颇为骄傲的强调一个细节:这座5A级写字楼三楼“整个一层全都被公司租下了”。这个细节绝非巧合,而是出自公司的“统一话术”。

                            
           胡佳一进入公司,就拿到了一本如何“谈客户”的小册子。公司还常常把老员工集中起来进行“业务大练兵”,大家聚在一起切磋“话术”,“分享谈客户的经验”。

              线人解密:公司的“话术”里有很多文字游戏,比如严禁说“找客户”而要说“谈客户”,给人的感觉是在坐等客户上门。 
          培训时,每个老师讲课之前都会有一段介绍词叫“T-up”。其中一个老师的“T-up”里说,他曾因“政绩突出,多次在钓鱼台接受领导人的接见。” 

              按照一般思路,大家肯定觉得在钓鱼台那就是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其实,这个“T-up”就偏偏没说是“国家”领导人。这个领导人是谁呢?就是公司老总。公司到钓鱼台开年会,大家打个招呼,就是所谓的领导人接见了,还真是经常接见他。

           招数6 封住丹田 没有投资难以应聘 
           已经是第六天了,开完早会,主管把老邓带到了工作区,继续鼓动他投资。这时,人事经理也来到老邓身边,具体帮他计算如何投资和投资后的实际效益。

           见老邓的反应不够热烈,经理吩咐主管带他参观工作区。这里的一个工作区就是一个“大部”,上百名员工挤在一个不足百平方米、摆满了简易办公桌的筒子间里办公。整个工作区看不到一台电脑,也找不到一张多余的坐椅。部门之间的过道里坐满了人,主管告诉老邓,这些都是签约以后等着交钱的客户。

         看完办公现场,老邓有些失望。一直靠电脑写东西的他在受训期间不得不手写了七千字的材料。几天来,他每天六点半起床,八点半赶到公司,中午不能休息,下午五点左右才“下班”,写好材料没有地方打印,只好深夜手抄。

            线人解密:培训的时候,公司周六周日也不会放假。一旦放假,准员工就会和家里人多接触,如果说出了投资的想法,很可能遭到反对。

           培训期间“打预防针”就成了公司的一个办法。老师会跟你说,现在培训还没完成,你回去不要跟家里人提投资的事,因为你还没学成呢。要等培训结束,你的技巧娴熟之后再说,给他们一个惊喜。

           深感疲惫的老邓不得不问主管,能否改善工作条件?主管的回答是“要做出业绩才行”。如何做出业绩?老邓开始想主意了,如果自己有百万投资,骄人业绩立刻就能成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可是孩子们等房子住,怎么能把房子退了呢?“财路不通,才路不通”啊。

            尽管没有人明确地说,不投资就不能应聘,无奈的老邓还是决定放弃这个自己“心向往之”的公司。他将手写的材料交给主管,辞掉了下午的考试。

           招数7 探囊取物 考试意在打探想法 
          老邓没有参加的这场闭卷笔试,填空加问答的形式和普通考试没有差别,内容则围绕公司的项目进行;包括各种林业知识和培训之后对林业项目的想法等。然而,这份看似平淡的考卷却也暗藏玄机。

            线人解密:其实这个考试就是过场,但是公司也不会把卷子浪费了。重点在后面的问答题,比如有一道题问如果你是客户,你对投资项目还有什么疑虑?因为是考试,你肯定就把自己的担心写出来了。

          等卷子收上去,你的主管、经理一看,哦,他还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继续跟你谈,这样谈能谈不拢吗? 
           那么,最终留下的员工待遇如何呢?在公司里,从经理、主管到普通员工基本上都无底薪,工资全靠“业绩”。每售出一亩林地,主管可提成100元,经理提成200元左右,部长则可提成300元以上。同时,记者采访到的所有员工和他们所知的同事均未与公司签署任何正式劳动合同。

         老邓暗自庆幸,自己在被“馅饼”砸中的瞬间成功闪身,若是真把百万买房钱投了那几亩看不见摸不着的山林,万一血本无归不说,那久经沙场的智商还真就被侮辱了。

          补记 推销披上“招聘外衣” 
            老邓还给记者讲述了另外一次应聘经历,与此如出一辙,只不过推销的商品换成了“中医保健品”。 
             而一家经营“奶牛银行”乳业项目的公司也采用了同样的操作手法,把招聘当成了主要销售手段。据这家乳业投资公司员工透露,他们的老板正是从那家林业公司离职的一个“部长”。(完)(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1/11 9:28:40

我很赞赏您提到的林权投资“七大注意”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11/11 12:30:56

但真正的资质良好并具专业水准的林业公司(特别是托管造林公司)很难找。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11/13 13:22:55

林业部门提醒“林权投资”存在风险

    针对武汉市场日益升温的“林权投资”,湖北省林业局绿化造林处表示,这种“林权投资”其实就是托管造林,投资风险极大,但是由于这些公司经营并未破坏林业资源,林业部门目前无法查处。
    据媒体报道,自去年开始,一些所谓的林权投资公司开始在武汉市推广“林权投资”业务,这些公司将林地分割为10亩一个单元,然后以每亩4800元至58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社会零散投资者,并承诺5年至10年后,由公司收购木材,投资者可以获得200%以上的丰厚回报。
    目前,武汉市大约有8家公司从事这种业务,并呈蔓延发展的趋势。经初步估算,武汉市参与这种“林权投资”的市民有近万人,涉及资金可能达数亿元
    湖北省林业局绿化造林处处长余致中说,所谓“造林公司”的高额回报承诺,水分之高令人惊叹,实质画饼充饥。他特别指出:林业投资尤其就应该注意以下风险:
    一是政策风险。如果投资者取得的林地属于基本农田,就根本无法取得林权证,这样林木流转、继承就没有了法律保障。
    二是市场价格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木材价格定位在一个线上或者持续往上涨,是不科学的。
    三是自然灾害风险。这是影响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一引起公司与保险公司签署保单,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盗伐等情况时,保险公司赔付的是公司的损失,而不是投资者个人的损失。
    此外,还应提防外省已出现的一些风险:“一女多嫁”,一块林子卖给许多人,办假证、私证来欺骗投资者;由于采取城市集资、异地造林,“两头不见面”的方式,甚至是根本没有这块林地,就卖给城市居民,有的人买了林子却不知道林子在什么地方。
    余致中告诫说,由于矛盾潜伏期长,一旦林业公司“金蝉脱壳”,投资者损失难以追回。但是由于这些公司经营并未破坏林业资源,林业部门目前无法查处。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