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韩宪平     提问时间: 2005/8/29 12:42:45
邮箱:
问题:
 
请问张连翔老师:今年《京都协议书》生效,我国森林工业对其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在国内范围内有没有可能实现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8/29 13:50:26

《京都议定书》以1990年各缔约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水平基准,要求《议定书》附件中列明的38个国家必须在2008年至2012年间,使其温室气体总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2%。在这38个国家中,欧盟各国减排任务最重,它们必须在2012年前减排8%。美国的减排任务为7%,日本为6%。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已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但《京都议定书》并没有向这些国家提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具体要求。另外,由于原先的排放量较低,《京都议定书》允许澳大利亚等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基础上增加8%。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8/29 13:57:35

不要再忽视我们每次呼出的二氧化碳,现在他们也有身价了。

  随着2月16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植树造林、投资小水电、建设风能电站,甚至是采煤时减少瓦斯排放、化工厂提高废气处理技术等,只要是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都有可能获得一个经过联合国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配额,而这个配额正在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每吨二氧化碳减排配额说不定能卖出4美元的好价钱。

  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国际市场上温室气体每年交易量达到140亿美元-650亿美元。

  浙江减排配额准备卖到欧洲去

  2月17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第二天,位于杭州学院路的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暨亚太地区小水电培训中心,名誉主任朱效章和副所长程夏蕾正在谈论几位英国客人将要到来的事情。客人来自英国再生能源公司,此行专为帮助中国的企业把二氧化碳的减排配额卖到欧洲市场而来。“我们已经和浙江的一家小水电开发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英国客人将对该企业位于淳安的几个小水电站进行初步评估。”拥有教授级高工头衔的程夏蕾说。

  据程夏蕾介绍,这次他们将要去考察的是几个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左右的小水电站项目。

  程夏蕾简单地算了一笔账:目前火力发电每发1度电排放二氧化碳0.8-2.5公斤,装机容量1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以1年发电时间3600小时(150天),全年的发电量是3600万度计算,这样规模的火电站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将达到2.88万吨-9万吨。“而小水电发电基本上是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如果通过小水电发电取代火力发电,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曾经是电气化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的朱效章说,“《京都议定书》中允许我们把这种减少的排放卖给有减排压力的国家。”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这个机制被称为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

  目前国际碳素市场上每吨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的价格约为4美元,2.88万吨-9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配额可以卖到11.52万美元-36万美元。“从理论上说,这是比较合算的,”程夏蕾比较了小水电的发电收益和CDM收益。以浙江省目前小水电平均上网价格0.4元/度计算,1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水电站3600小时的发电时间,一年总的发电收益约为1440万元,而CDM的收益将达到11.52万美元-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在100万-300万元之间。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估计,建设1万千瓦的小水电站到底能够获得多少减排配额,还需要周密计算和多方论证。”程夏蕾强调说。

  气候变化创造的商机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签订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这份公约要求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5种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暂时不在此列。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在哪里进行减排,效果都是一样的,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减排所需的成本与难度要比发达国家更低些。”朱效章说。

  CDM,也就是清洁发展机制,就是《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提供的相对廉价减排的途径。

  它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减少本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后将减少的排放量算到自己头上。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出卖和购买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利的交易机制。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资料显示,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减排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为54至81美元;而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CDM合作,购买1吨在其帮助下通过技术升级减排的二氧化碳配额,目前价格约为4美元。当然是后者更划算了。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参加CDM也成了一个相当合算的融资渠道。企业只需要为减排做出相应努力,就可以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参与到自己的投资项目中去。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小组的备选项目清单显示,仅从2002年至2005年,发达国家就将约有77.348亿元人民币(约9.319亿美元)的资金被投入到中国的四个CDM项目中去。

  机会和困难并存

  不过真正要把浙江的减排配额卖到欧洲去,水电站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把浙江的许多地区排除在外。”朱效章说。“要卖排放配额,先得成功申请到配额,这个流程很复杂,条件苛刻。首先项目所在的地区必须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浙江的大多数地区不在其中;其次,这个地区必须以火电为主,我国中西部许多地区的确相当贫困,但是由于水利发电发达,也被排除在外。”

  在朱效章和程夏蕾眼中,只有淳安这样的地区算是比较符合这两个要求的。

  但是,即使符合了上述条件之后,还有许多流程要走。

  “先是要勘测、初步评估,计算出在哪里建设小水电站,用水力发电替代其他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朱效章说。“这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甚至连当地老百姓家里烧柴火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也要考虑进去。”

  另外,还必须通过国内和国际两道验证审批程序:一道是国内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审批,一道是联合国承认的认证机构的认证。“这样的认证机构全世界只有四家,这一道的认证审查费用就要1万-1.5万美元。”朱效章说。

  以上流程走完之后,还需要经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局的审批认可。

  最后,获得配额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碳素市场上寻找买家。

  国家相关部门的态度也成为关键。“实际上我国政府对于CDM持的是‘审慎’态度”。朱效章着重说。

  尽管《京都议定书》中目前并没有要求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现在将我国的排放权利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发达国家,等到我们需要履行减排目标的时候,很可能不够用,甚至需要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这样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而2012年以后中国将自己要承担减排义务。因此我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参与CDM的态度将是非常微妙的。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8/29 14:02:19

公约生效超标要付钱

在本月1日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举行的一个关于“碳”排放的国际研讨会上,专家说,广州有“温室效应”的迹象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越来越多了。根据科研机构的监测显示,目前广州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平均值约为360-380个PPM(注:PPM为每百万份中所含的份额),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中国不少大城市的情况也和广州类似。

专家说,广州二氧化碳含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各界须加以重视。因为随着《京都协议书》的生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2012年履行承诺,确保区域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高于国际公约上的标准,否则将要作出相应的补偿。这也就是说,到2012年,若广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规定的420个PPM,那么根据协议书的规定,广州必须要向没有超标排放的城市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同样,如果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规定的标准,也必须向其他国家支付巨额的补偿费用。

大气整治尚未治“碳”

广州等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何节节上升呢?首先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大量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会直接进入大气中。又因为大气整治的重点目前尚只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方面,所以市民和企业都没有意识去控制和减排二氧化碳。此外,在市民日常的行为中,开车和开空调最容易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要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办法莫如植树造林。华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周国逸博士说,树木对于“碳”既有吸收作用,也有释放作用,从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情况看,减少空气中的“碳”,多种树还是比少种树好。根据科研人员在广东鼎湖山的20多年研究表明,长势旺盛的林木特别能吸收空气中的“碳”。目前,广东的植树造林情况相当不错,区域处于“碳汇”的状态,也就是说树木对“碳”的吸收大于释放。有数字表明,广东每年每公顷森林净吸收“碳”0.5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整个区域的“温室效应”。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8/29 14:12:31

固碳是增加温室气体汇(吸收)、减缓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履行国际公约将起到重要作用。陆地植物固碳是指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并贮藏二氧化碳。植物固碳是控制二氧化碳最直接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常常被作为固碳的首选方案。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行动中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作为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目前已有三种较成熟的植物固碳技术;一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森林固碳技术,二是基于选种育种和种植技术的固碳技术,三是基于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的固碳技术。它们为实现植物固碳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森林平均碳密度(40吨/公顷)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其潜在碳储量的一半左右,且幼龄林和残次林较多,尚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固碳减排工程建设主要包括: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速生丰产林以其巨大的生产力和固碳速率成为重要的固碳“原料”。速生杨树林生产力相当于天然林(比如针叶林)的20~30倍,5~7年就可以成材,生物量相当于原始林在自然情况下150~200年的产量。我国现有人工林约38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可达158万平方千米。若今后50年内,使人工林平均蓄积量提高一倍,即平均生物量达到112吨/公顷,平均固碳达到56吨/公顷,则可增加固碳量44.2亿吨,使固碳总量达到88.4亿吨;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建立生态系统结构或食物链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优化模式,高效提供食物、能源与工业原料,充分发挥人工林在景观和污染控制方面的综合效益。
  建设稳产高产的人工草地。中国的天然草地品质偏低,人工草地比例过小,不足全部农牧业用地面积的1%;而且占国土陆地面积45%的草地只能提供不到20%的国民所需肉食。人工草地生产量高出天然草地的15~20倍,我国只需要发展10%的人工草地就可以代替原来的天然草地,且有利于发展现代化舍饲畜牧业。因此,我国应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人工草地,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加固碳能力。
  保护天然林和天然草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显著的固碳功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森林的平均碳密度(40吨/公顷)仅为其潜在碳储量的一半左右。因此,通过加强抚育和管理可极大提高固碳能力。我国天然草地约有4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5%,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5%的草地分布在西部。但由于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低投入、轻管理等,我国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达到70%,其中严重退化的达40%。因此,保护天然草地不仅有助于改善我国生存环境,亦将大大提高固碳能力。
  实施生态农业。研究表明,与施用化肥的农田相比,不施用化肥农田的温室气体综合排放效应下降15.99%,少施化肥则下降5.9%,不施或少施化肥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措施。因此,增加绿肥播种面积或利用野生绿肥可使农业土壤成为更大的温室气体汇。应通过选育高产优良作物品种,储备和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提高碳氮利用率,减少碳氮损失,达到减排与增汇的目的。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一般农牧交错区旱作耕地与开垦初期相比,有机质含量下降60%~80%,含氮量下降60%左右,从而使耕地成为向大气排放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重要源。因此,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将可大大增加陆地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