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锈壁属虱的防治方法
柑橘锈壁虱,又名锈蜘蛛,是危害柑橘的主要害虫,在夏秋季高温干旱时期,吸附在叶片和果面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并大量脱落,削弱树树势,使果皮变厚,果肉干瘪,并形成黑皮果,减少产量,降低品质,还危及来年开花结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在夏秋季高温干旱时期,注意检查柑橘植株,发现叶片和果面上有一层迅速扩展的淡黄色灰状物出现时,或柑橘植株上有个别黑皮果出现时,或叶片和果面上有幼小的红色小虫体在爬动时,就要及时防治。对树冠内外连续叶面喷洒2~3次1000倍螨即死水溶液,或1000倍乐斯本水溶液,或1000倍灭扫利水溶液,或1000倍扫螨净水溶液等杀螨剂,每10~15天喷洒1次,均匀喷湿树冠内外的所有枝叶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水冲刷,必须重新补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由于柑橘锈壁虱的抗药性很强,且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药剂要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如果能在药液中同时加入1000倍壮丰优、500倍高效生物磷钾肥混合液,或1500倍神农素螯合肥、300倍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同喷,效果更佳,既能强化防治功效,提高防治效果,又能增强抗虫能力,减轻植株受害,还能补充养分,促进果实生长,减少落果,提高产量。另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安绿宝和波尔多液等,对柑橘锈壁虱的发生有诱发作用,使用这些药剂会加剧柑橘锈壁虱的发生和危害,所以,在夏秋季高温干旱时期,应避免在柑橘树上使用这些农药,以免加剧柑橘锈壁虱的发生和危害。
http://etc.lyac.edu.cn/yyzw/chong_3/juxiuyingman/
极有可能是柑桔锈瘿螨危害引起的。
中文别名:锈壁虱、锈蜘蛛、牛皮柑、黑炭丸、铜病拉丁学名:Phyllocoptruta oleivora (Ashmead)分布区域:形态特征:成螨 体长宽0.1~0.15×0.05毫米,似葫萝卜形,淡黄至柠檬黄、桔黄色。头部稍小,向前伸出,具颚须2对。足2对,长30微米左右,爪长约5微米。腹背具背片28~32个,腹部有腹片56~64个。体上有背毛1对,腹毛 2对,尾毛1对。卵 扁圆形,直径0.02毫米,光滑透明淡黄色。若螨 体小似成螨,初孵幼螨灰白色,半透明,渐变为淡黄色,共蜕皮2次。前若螨头胸部椭圆,背腹片不明显,尾部尖细,足2对。为害作物:柑桔为害症状:柑桔锈瘿螨以口器刺入柑桔组织吸食汁液,叶片、枝条、果实被害后,油胞破裂芳香油溢出,经空气氧化使叶背和果皮变成污黑色;严重时当年生春梢叶大量脱落,果皮变黑褐色,果小、皮厚、味酸,品质低劣,不仅对当年产量和产值影响大,而且伤根削弱树势,对来年的产量也有影响分类属性:发病特点:以成螨在柑桔的腋芽、卷叶(潜叶蛾为害的僵叶)、果实(过冬的夏橙、柠檬)的萼片下越冬,越冬死亡率高。年发生代数:北亚热带18代;中亚热带22代;南亚热带24~30代。越冬成螨于日均温15℃左右时开始取食和产卵。适合该螨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38℃,最适温度为26~32℃。日均温23~27℃时虫口日增长1.07~2.21倍;26.2~29.2℃时,虫口增长最快,15天内可增加近200倍。一代历期23℃时13.4天;26℃时8.7天;29℃时7.6天;32~38℃时6.3~ 6.6天,一生产卵33粒左右,最多达60粒。日均温20℃时虫口上升,25℃时虫口密度猛增,25~31℃时达高峰。6-9月为发生盛期,多时1叶、1果上有虫、卵数百至千余头,有的年份在4月下旬便可在当年生春梢顶部叶片上大发生。9月以后部分虫口转移至当年生秋梢叶上为害,到11月中、下旬仍有较多的虫口为害叶片与果实。长期干旱后降雨湿度增加,虫口剧增,常暴发成灾。枝叶稀少的桔园光照好也适其发生。在果园和植株上一般是点片发生,高度密集后借风力、昆生、雀鸟等向周围扩散,遍及全园。宽皮桔(红桔>温州蜜柑)比橙类(脐橙>锦橙>普通甜橙)和柚类受害重。该螨在老叶上取食产卵少,死亡率高。果皮上有螨73头/平方厘米时,对果实的重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严重时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大风暴雨常将该螨冲刷干净。冬季温暖,越冬成活率高;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果园常喷布波尔多液等含铜、锌、锰、硫的杀菌剂与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杀灭了大量天敌,容易导致该螨大发生。流行动态:防治方法:(1)加强桔园的肥培管理,提高植株对锈螨的忍耐力和抵抗力。 (2)保护利用天敌和进行生物防治。该螨的主要天敌有多毛菌、捕食螨、蓟马和食螨蝇蚊等数种,其中多毛菌是主要的有效天敌,在高温多雨时大流行,控制效果好,在虫口发生较少,具瘤长须螨也有控制效果。初发生期喷布青虫菌6号液剂 2000倍液;7万菌落/克多毛菌菌粉300~400倍液;杀蚜素液剂200~300倍液。 初孵若虫离开嫩芽就不能存活。总之新梢的萌发和抽生便是木虱发生为害的盛期;新梢成熟和老化则木虱虫口下降。木虱是喜光性的害虫,长期阴雨虫口少。成虫对黄、红色有趋性。病树和衰弱树枝叶稀疏,抽梢不整齐,有利于木虱发生,其虫口数量比健树上高10倍甚至几十倍。该虫在8℃以下多静止不动,14℃时能飞善跳,但不产卵,18℃以上能产卵繁殖,20℃发育正常。一lO℃下成虫仍能存活。一月均温6.4℃以下的桔区,一般无该虫的发生。成虫在黄龙病病树上吸毒20~30天就可传病,潜育期2~8个月。带毒成虫在20头/苗吸食一天即可发病。1~5头/苗吸食传毒7~14天也能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