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桃花心木的利用价值、特性和栽培技术怎样
大叶桃花心木为楝科桃花心木属常绿乔木,高40米,胸径约2米。树皮红褐色,片状剥落,大树基部常形成小板根,侧枝低矮,树冠开阔;偶数羽状复叶,长40-50厘米,小叶3-4对,革质,近对生,卵生形,基部偏斜,尖端渐尖,长9-13厘米,宽4-5厘米,全缘;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小,黄绿色,萼漏斗状,5齿;花瓣椭圆形;蒴果大,木质,褐色,形似牛心,长13-18厘米,径8-10厘米;种子长菱形,一侧带革质种翅。
木材属桃花心木类中较好木材之一,较非洲桃花心木优。心材大,红褐色,纹理细致、紧密,硬度适中,易于加工磨光,切面花纹美丽,供高级家具、建筑、室内装饰、箱板、贴面板和细木工等用。大叶桃花心木枝叶繁茂,树型美观,目前以庭园和行道树绿化为主,仅海南省部分地区以用材目的为主作小面积栽培。原产热带美洲,从墨西哥东部北纬20度直延伸至南纬18度的巴西西部。要求年均温23-28摄氏度,年降水1000-2000毫米夏雨型或均雨型。可适应变质岩、火成岩形成的酸性土,但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中性至碱性土生长最好。我国广东珠海于30年代最早引种,以后中山、深圳、广州等地引种。植后8-12年开花结实,现各地大树均已开花结实。幼苗较耐寒,可耐1摄氏度短期低温。在北回归线稍北的福建漳州仍可生长,但已是生长区边缘。
采种 海南地区每年3-4月,当果由浅棕变成深褐色、蒴果未开裂时即采摘。采回的果摊开于阴凉处,待壳全开裂后,收取种子。宜随采随播,一般常温下,种子存放2个月便失85%的发芽率。鲜果重310-480克,每公斤种子1850-2000粒。
育苗 播种前除去种翅,用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播下,或直接采用沙藏催芽亦可,一般播种后18-20天开始发芽,容器育苗或裸根育苗均可。幼苗按常规方法管理,无特殊要求,1年生苗高100-120厘米、地径1-2厘米,即可上山造林。容器育苗至3个月时,苗高约40厘米,也可出圃造林。
造林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立地造林,多采用穴垦,40×40×30厘米或60×60×40厘米,每穴最好施100克复合肥作基肥,株行距3×3米或4×4米,立地条件较差可用2×2米。庭园绿化或行道树种植应加大株行距。造林后每年应除草松土2次直至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