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百日容器育苗技术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为美国东南部的主要造林树种。我国引种火炬松已有60多年的历史。山东崂山、昆仑山、蒙山等地均有小面积造林。我市自1992年开始通过山东省林业厅大批从美国进口种子育苗造林,引种获得成功,并创下千克种子产苗38 000余株,每667m2产苗10余万株,百日苗上山造林的佳绩,成为全省推广的典型。现将火炬松百日容器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芽苗培养
1.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首先将购进的商品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消毒,再用40 ℃的温水浸种48h,中间换40 ℃的温水一次。
1.2 阳畦培育芽苗
3月下旬至4月初,在背风向阳处挖一宽1~1.2 m、深30 cm的阳畦,长随播种数量的多少而定。用干净过筛的河沙填至厚20~25cm,然后整平沙面。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到沙床上,密度以种子不相互挤压为宜,再覆盖干净的细河沙,厚度不超过0.5cm,刚好看不到种子即可。最后用喷壶喷透水,并喷一遍0.125%的多菌灵溶液杀菌,再用塑料薄膜等材料搭盖小弓棚。种子发芽出土之前,弓棚内气温不要超过30 ℃,出土后则不能超过28 ℃。若棚内温度过高,可在弓棚两端开口通风,或在弓棚上面遮荫降温。种子下畦后10d左右开始出苗,半月左右基本出齐,25d后芽苗大都脱掉种壳,子叶展开。培育芽苗期间畦内河沙要保持湿润,出苗前每隔3~4d开窗喷水1次,出苗后随着开窗降温次数的增多,相应增加喷水次数,并喷洒1次0.5%的硫酸亚铁溶液。
当芽苗脱掉种壳,子叶展开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为提高芽苗移栽成活率,移栽前1周必须进行炼苗。刚开始可先将弓棚两端开小口通风,以后逐渐增大通风口,直至全开。炼苗期间早晚各喷水1次,中午遮荫,以防日灼。
2.容器苗培育
2.1 营养土的配制
选择酸性、肥沃、结构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地作育苗地时,配制营养土可就地作畦,就地取土。将育苗地整平做成长6m、宽1.2m的畦子,将过磷酸钙、优质三元素复合肥、硫酸亚铁、甲基异柳磷按150∶25∶15∶2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均匀撒到育苗畦内0.2 kg/m2,然后翻入畦内土壤中,深度达15~20 cm,充分拌匀即为营养土。如果育苗地土壤不适合育苗,可以客土,客土后按上述方法进行营养土配制。
2.2 装袋
育苗容器选用中下部有孔的塑料袋,壁厚0.04~0.05mm,高15cm,直径6cm。将畦内配好的营养土,从畦的一端开始装袋,装满后依次整齐地回放到畦内。装满营养土的容器袋要行列排放整齐,数量一致,上面和地面持平或略高1~2cm,不要低于地面。装袋工作和芽苗培育同时进行。
2.3 芽苗移栽
4月底5月初,经过炼苗1周的芽苗,要尽快移栽。这时天气暖和,而且芽苗只有直根,尚未生长侧根(子叶初展时),非常便于操作。移栽前先用小铲轻轻松动畦沙,将适量芽苗拔出,迅速将苗根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盆中,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用一细棍(筷子粗细)在装好土的容器袋上口中间插一深孔,然后栽入芽苗,用手指轻轻摁实根部,埋土至芽苗原土痕。移栽时做到快栽勤浇水,一般每栽1m2左右即用喷壶喷透水。移栽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4 苗期管理
芽苗移栽后3 d内每天早晚各喷1次水,以后每天喷1次水。真叶开始生长时不用每天都喷水,苗床干燥时可及时进行漫灌。为防止立枯病,芽苗移栽后立即喷一遍0.2%的多菌灵溶液,以后每半日喷1次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1个月以后一般不用再喷药。营养土育苗不需要追肥,严禁叶面喷洒液态氮肥。为防止影响幼苗生长,不能乱用除草剂,人工除去各种杂草。芽苗移栽后10 d内发现缺苗死苗时,要及时进行补植,以确保苗全苗旺。
3.小结
火炬松比黑松、赤松、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生长快。黑松、赤松等育苗,需在苗圃内至少培育1.5年(即春季育苗第2年雨季才能出圃),而火炬松春天育苗当年雨季高度可达15~20cm,即可用于雨季造林,圃内生长期仅有100d左右。我市火炬松引种同时创下了百日苗上山造林的佳债。火炬松采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的方法,不仅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提高(每667m2产苗可达10万株),而且育苗周期缩短,显著降低了育苗成本,从而使山地造林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