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何广文     提问时间: 2005/6/13 15:50:12
邮箱:
问题:
 
改变农林业必须要靠天吃饭的历史
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种地下循环灌溉装置简介
(专利号:ZL200420051075.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大的人口压力,过度的开垦和放牧,使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本就缺乏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南涝北旱,致使草原大面积退化并沙化,以致于每年随着春天的到来,沙尘暴都要侵害到北京等重大城市,这些都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增加、全球气候的异常、以及矿物燃料的不可再生所引发的能源危机,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潜在的严重危机。只有及早准备,未雨绸缪,才有可能减小并化解危机。为此,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已取得巨大成效,但退耕的面积终究有限,不可能要以失去保命的口粮田为代价。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也不可能大面积实施以色列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三高农业。如何适应我国国情,低成本、高效益地利用自然、服务经济、造福人类,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以色列人没有四大发明,却用少量的水就实现了举世闻名的高效农业;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但不能永远落后于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人所描述的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如今却是黄沙漫漫。今日的大沙漠其实就是昔日的大草原,滴水无存的死亡之地罗布泊,几十年前就还是水量丰沛的内陆湖。人类的乱砍滥伐和不合理开发使植被大量减少,植被的减少造成土地涵养水的能力迅速下降,形成干旱;干旱带来炎热从而使蒸发量加剧,反过来又加重了干旱,严重的炎热干旱使仅存的植物无法生存而大量枯死,缺少植被的地表很容易就被大风或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最后导致土壤有机质的丧失和不蓄水而沙化。
被破坏到如此脆弱的生态系统,仅靠自然的力量进行自生自灭式的缓慢恢复,显然极不可能,也不现实。人类既然可以加速自然的破坏,同样也可以加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我们确实不能用大量的水去浇灌沙漠,但却可以通过节水来绿化沙漠。
沙漠是极度干旱的,沙子又是无养份和不蓄水的,但干旱并不代表无水,无养份和不蓄水也是可以解决和改变的。为什么骆驼 和仙人掌凭借体内能储存水份和养份就可以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而生命力并不顽强的我们人类,只要带上充足的水和食物,也就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中工作和生活。
原始的人类是完全靠天吃饭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几乎都处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每年河水的泛滥为人类农耕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灌溉。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增加耕地,人们开始挖沟引水;如今为了节水,人们采用管道输水、滴灌灌溉。为了减少灌溉中的渗漏,人们在地下采用植树袋、固体水等保水方法;为了防止蒸发,人们在地表采用地膜等加以覆盖。可是,这些都无法杜绝灌溉时的渗漏和蒸发,宝贵的水还是会因渗漏和蒸发而白白地浪费,无法适应沙漠那种干旱且蒸发量大、无养份又不蓄水的恶劣环境。灌溉时由于水土不能分离,强烈的蒸发还会使水份迅速丧失,留下盐份,造成土壤盐化的严重恶果。为了排除自然的不利因素,人们还发明了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虽杜绝了渗漏和蒸发,但也排除了土壤等有利的自然因素。而其成本极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一种地下循环灌溉装置是专门针对沙漠、盐碱地等干旱且蒸发量大的地区进行植物种植和灌溉而发明的,是一种能使植物在有土种植的情况下,实现无土化灌溉的特殊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灌溉渗漏与植物根系要生长粗壮之间的矛盾;使灌溉后的水能全部回收并循环使用不浪费;灌溉时水土分离,引海水灌溉也不会盐化土地;解决了干旱地区因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的严重问题;即使在地表温度超过70℃、蓄水能力为零、土壤有机质为零的极干旱沙漠中,也能为植物提供能保证其生存、生长的充氧营养液。彻底改变了农林业必须要靠天吃饭的历史。该技术是经简化、实用化的技术、成本低、易推广,利用现有无土栽培的水、肥控制管理技术,就可实现植物种植的大规模、大面积自动化控制灌溉管理。该技术的提出,犹如毕昇的雕板变活字,必将给节水灌溉技术带来一次飞跃,世界上所有因干旱缺水或不能提供正常淡水而荒漠化的土地都将被绿化并利用。
中国的治沙部队有人植树时,在树苗的根部套上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同埋下,这样能保证树苗三个月的水,使树苗得以存活。该方法使用的是单独的普通瓶,瓶子里的水不能流动,无法补充和加肥、加氧;瓶口为死口,瓶口过大,沙土还会落入瓶中,根的生长也受狭小瓶口的限制,该方法能种活树是以牺牲树的部分根(烂根)为代价的。加之无后续的灌溉保障,极度干旱时,种活的树有可能会再度枯死。一种地下循环灌溉装置则解决了以上所有难题,在需灌溉的植物根部留有一蓄水瓶体,并由特制的瓶盖将植物的根部分、甚至全部置于瓶体中,而各瓶体之间又有输水管道互相联通,并与外面的水池相联通。灌溉水由水池进行调配好后,经输水管道流入各瓶体,从而对根已被置于瓶体内的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式的灌溉,灌溉后的灌溉水又由输水管排出,并送回水池进行重新调配。这样,灌溉水就可以在植物的根部间流动,实现循环使用。流进、流出时就可根据植物的需要加水、加肥、加药、加氧,避免植物烂根。瓶盖为特制,可巧妙地固定牢植物的根,使沙土不会落入瓶中,又能让植物的根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生长粗壮,不被限制。循环灌溉水除了被植物吸收用于生长、运送养料和叶面蒸腾外,无其他任何浪费。这样就可以以最少的水种活养大一植物,打破了沙漠那种干旱不蓄水、无养份的极限。无土栽培的应用为该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而治沙部队的植树成功,又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成功实例,沙漠绿化完全可能。
中国人多地少,西北却有大量的土地因沙化而荒废,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因灾害而造成的巨大商机。要知道每一棵在烈日下生长的树木,其实就是一最廉价的储能型太阳能电池。西部大开发,沙漠才是最大的财富;世界的大沙漠,有可能造就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只要人人都出一点力,沙漠变绿州就不再是梦想,西北赛江南也是一定能够实现!
发 明 人:何广文
联系电话:13086108409
联系地址:江西省新余市赣新西路2号5栋4单元39号
邮    编:338000
电子信箱:FDSJZL@163.com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6/13 15:53:21

你的这篇文章建议作为论文发表在本网站的技术创新专栏,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请登陆中国林业网技术创新专栏点击“我要投稿”或请以邮件的形式, 在主
题里注明“投稿”字样发Email到:market@chinaforestry.com.cn 并注明“论文”。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6/13 20:20:16

何先生您好!你也可以把你对该专利技术的介绍文稿刊发在本网站“项目推介”栏目中。祝你早日把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