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提高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廊坊市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大量运用了生物防治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首先,运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杨树主要害虫光肩星天牛和桧柏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通过对防治效果调查,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达到73.2%,对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效果达到100%。其次,运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脉和昆虫病原细菌苏云杆菌(简称B.T)对杨尺蠖和杨扇舟蛾迸行了防治,从2002到2003年两年的时间内,累积运用飞机喷施灭幼脲和苏云杆菌6.4吨,防治作业面积9.7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第三,挂鸟巢,招引捕食鸟。廊坊先后在市开发区、安次区仇庄、香河县五百户挂置鸟巢170多个,招引了啄木鸟、大山雀等捕食鸟。对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杨尺蜂和杨扇舟蛾等害虫进行了有效的防治,极大地降低了虫口密度,缓解了害情。另外,在进行生物防治的同时,还进行了害虫天敌调查。在2003年我们从6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利用5个月的时间对廊坊市主栽树种杨树的主要害虫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进行了调查,并做了防治试验。通过调查发现,廊坊币光肩星天牛的主要天敌为花绒坚甲,花绒坚甲主要寄生光肩星天牛的幼虫、蛹。天然平均寄生率为32.8%,最高寄生率为57.2%。除此之外,为了推动廊坊市生物防治的进度,计划在全市建立生物农药厂,生产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蜂、白僵菌等用于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农药,目前此项目正在审批之中。
由此可见,生物防治病虫害体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完全符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生物防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控能力。考虑到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地运用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副作用,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生物防治方法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己研究出了很多生物防治方法,积累了许多生物防治经验,目前国际国内主要采用的生物防治措施:一是利用天敌昆虫、捕食鸟控制害虫,达到"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的目的。天敌昆虫分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主要运用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防治天牛的管氏肿腿蜂、赤腹茧蜂、长茧蜂、花绒坚甲和防治美国白蛾的周氏啮小蜂等30多种寄生性昆虫。二是利用微生物防治。包括运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物和立克次体等,达到"以菌治虫"的目的。目前运用的微生物主要有防治天牛的泰山1号线虫,防治舞毒蛾的微抱子虫。防治杨尺蠖的多角体NPV,防治苗木立枯病的5406放线菌及可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的苏云杆菌、白僵菌等几十种微生物。三是运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根据生物生理机制和分泌激素研究出的不育素、滞育素、脱皮激素、保幼激素和性激素等多种防治制剂。
生物防治作为新时期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先进、无污染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必将在以后的森防中得以大量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