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05|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
山茱萸(cornus offcinails sieb Zucc)其果肉名萸肉,又名红枣皮、蜀枣,是传统用作补益肝肾的良药,且具有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补血和免疫等多种功能的珍贵木本药材。淳安千岛湖是山莱英的主产区,现有种植面积2150hm2,年产量为360t,其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1982年被列为全国3个山茱萸栽培基地县之一,2001年被列为浙江省山茱萸特色基地县。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种植业的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兴起,山茱萸愈来愈受世人的认识和青睬,其价格坚挺,声誉日升,市场前景看好,己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但长期以来群众发展山荣英仍是低水平培管,粗放经营,使其发展又受到了制约。为确保山茱萸基地建设的质量,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之目的。必须走科学培育的路子。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培育壮苗
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造林是发展 山茱萸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山茱萸生产历来忽视选种造林,培育良种壮苗和目前发展 山茱萸生产尚末同步迸行。从而影响山莱英基地建设的质量。为了克服这--弊端,首先应该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 山茱萸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扦插等,由于 山茱萸嫁接、扦插技术尚未大范围推广,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播种繁殖。
1.1 播种繁殖
1.1.1 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以排灌良好、交通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切忌连作。
1.1.2 选 优 良种是壮苗的基础。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大、皮厚、饱满、抗性强、树龄为青壮年的优良母树,充分成熟后进行采种。
1.1.3 种子处理 将采摘的优良种子去皮用清水洗净,用5%生石灰水消毒浸种1.5h;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60~70度温水浸种2d浮去空籽和不饱满种子,最后捞起沉种子凉干。
1.1.4 催 芽 山茱萸种壳坚硬、不透气,影响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吸收作用,同时其种壳空腔内含有大量发芽抑制物质脱落酸和多酸类,采后播种往往第3年春天才能发芽,所以需加温催芽,其方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向阳地方(坡地、菜地、房屋边)挖深70~80cm、长宽不定的坑;在坑底先放30-40cm、厚稍干栏肥,踏实。铺上旧草席或薄稻草;席上放种子,沙相间层积至坑口平;再覆盖1层3~4cm焦泥灰;坑上加盖拱形尼龙布,坑的四周挖好排水沟,防止坑内积水,保持坑内湿润。
1.1.5 插 种 将催芽开裂种子于2月初条播,行距20cm,焦泥灰覆盖,然后冉覆盖地膜,播种量为40kg/667m2
1.1.6 培 管 主要是除草、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出苗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当幼苗长出3~4对真叶时,迸行间苗。留苗株距6~7Cm。施肥必须施足底肥,每667m2至少2500畦栏肥,钙镁磷肥、复合肥各50kg或饼肥100kg,施人播种沟内。追肥应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中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并充分发挥除草剂的效能。酷暑于旱要注意防旱、遮荫。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1.2 嫁接繁殖
山茱萸采用贴枝接、花苞接和长块芽接。接穗应在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母树上采选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发育枝。嫁接时间:枝接应选砧木的芽萌动时为最佳期;芽接可在整个生育期进行。但·以8月底至10月中旬成活率最高。
1.3 扦插繁殖
选采生长健壮、丰产、优质3-4a生树上1a生枝或当年枝条,3月底至4月上旬进行扦插。
2 科学造林
2.1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不仅是科学造林的一项基本技术原则,也是提高林木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技术措施。 山茱萸对立地条件的要求:土壤厚度60 cm以上,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pH值5.0~6.5,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海拔200~500m;半阴坡又不积水,黑色石灰土和花岗岩上发育的山地黄壤,年平均温度为16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400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左右。对粘重痞薄、强酸强碱性土壤,光照强烈、气温高、酷暑干旱及积水等不宜生长。
2.2 仔细整地
仔细整地是造林前必须重视的措施之一。基地建设、工程造林,在水土不易流失的平坡及坡度在25度以内缓坡地带。宜行全垦整地,清除柴桩、藤根、石块等。对25度以上坡度的林地应采取水平带整地或块状整地,保留一定面积草带,以利保持水土。栽植穴规格一般为60cm x 60cm x 40cm,且尽力做到表土回穴。同时每穴放脚畦腐熟栏肥和包5畦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作基肥。
2·3 密度合理
造林密度关系着未来林分的群体结构,光能和地力利用,直接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 山茱萸属生长慢、寿命长的树种。株行距一般为4~4.5mX5m,造林密度450~500株/hm2.
2·4 适当套种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林地,争取早期收益。造林初期应进行豆类作物或绿肥或油桐的套种。套种的作物需与 山茱萸树保持5Ocm的距离。通过对作物的申耕、除草、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又可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套种绿肥既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叉可做饲料,
3 抚育管理
3。1 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的目的是促进 山茱萸根系问深厂发展,达到扩大营养面积和抗旱能力,从而缩短营养期、延长盛果期、推迟衰老期的到来。抚育时间:雨季结束后进行除草松土,冬季休眠期进行深挖松土。
3。2 施 肥
施肥是取得 山茱萸丰产稳产的关键。根据山莱荧的生物学特性,施肥要抓住两个时期:5月底至6月初施速效肥,促进花芽分化、新梢发育和果实发育生长;采果后趁其尚禾进人休眠,施有机肥和速效肥相结合。可以恢复树势,延长叶的寿命和光合作用时间,为树体积累更多的有饥养分,如果3月上旬增施、次速效追肥效果更佳。肥量的多少随树龄的大小而定。施肥的方法以穴施、沟施或环状施。施肥后浇水覆土盖草,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则肥效更好,
3,3 保花保果
山茱萸为异花授粉,虫媒花,花多果少,着果率低。盛花期喷施0.3%农用硼砂尿素混合液,可提高坐果率70.8%;用2.5%-3.5%的农用硼砂涂干,平均提高坐果率37%。
3·4 修剪除萌
因树修剪,随树作形。视树冠大小、树势强弱、果枝部位等确定修剪强度。即弱枝强剪;幼树壮树弱剪,老树弱树强剪;同时剪去病虫校、枯死枝、重叠校及徒长枝,除去树冠下萌芽枝,并将修剪下枝条及时清除烧毁。
3·5 病虫害防治
山茱萸是珍贵的木本药材。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水肥管理等营林措施,增强抗性能力,是防治病虫害的上策,山莱英病害主要有角斑病、灰霉病、炭疽病,可用1:2:200波尔多液每隔7~10d连续3次或50%可湿性退菌特800~1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尺蜂、摹膛秦蠕(斑腿蝗虫、炸锰)。尺蜂可朋90%敌百虫1000倍喷杀,摹蝗秦蛹在6月初孵跳蛹在地面活动时用1:1500倍液速灭杀丁喷杀;成虫期将浸透含90%晶体敌百虫尿水的稻草堆放在有蝗虫活动的林地上,6~7堆/667m2,进行诱杀。
3·6 适时采摘
适时采摘是保证果实产量、质量和减少树体损伤的重要措施。 山茱萸在完全成熟前20d中,果重与干皮(肉)率均有一个快速增长过程。在此期间单果重和单果干皮重可增长 20%~50%,所以不能过早采摘。否则会降低产量和质量。采摘时间一般为9月底至10月中旬,雨天、露水末干不能采,做到熟一批采摘一批。同时采摘时要爱护花芽,保护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