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通行证
QQ客服:
414978843
157239972
用 户 名:
密码:
名人名家
技术创新
专业展会
森林旅游
项目成果
招标采购
求职招聘
服务频道
站内导航
报纸下载
本站搜索:
供求信息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原木报价
木地板报价
会员产品报价
全国各大市场报价
林业动态
项目推介
林业百科
技术创新
政策法规
企业家风采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旅游知识
旅游线路
招聘信息
个人简历
人才信息
苗木
种子
原木
木器
人造板
竹木
地板
锯材
木家具
木制品
竹藤
纸浆
造纸
配料
配件
机械设备
园林
花卉
林化
林果
林特
您好! 请
注册
或
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所有
实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根雕与木雕
园林花卉
林业科普
分析与研究
家装知识
桉树种植专题
速生杨专题
竹柳专题
木材知识
发布时间:
不限
一周以内
二周以内
一个月以内
三个月以内
半年以内
一年以内
实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根雕与木雕
园林花卉
林业科普
分析与研究
家装知识
桉树种植专题
速生杨专题
竹柳专题
木材知识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2006-10-13|
青杨叶锈病又叫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 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本病危害落叶松和杨树。
症 状:春天,在落叶松针叶上先出现短段褪绿斑,其上有浅黄色小点,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褪绿斑下表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的小疱,表皮破裂后露出黄粉堆,为病原菌的锈孢子器,有时几个连成一条。受病针叶局部变黄、逐渐干枯。感病杨叶背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小疱,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晚夏以后,在叶面长出稍隆起的不规则斑,初为铁锈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病重的叶片冬孢子堆连结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面。
病 原:病原为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落叶松杨锈菌属于转主寄生长循环型生活史真菌。以冬孢子在杨落叶上越冬。春天,落地病叶上的冬孢子经水浸泡,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力飞于落叶松叶上,萌发后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产生性孢子器及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力飞落到杨叶上,萌发从气孔侵入或穿透表皮侵入,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重复产生,重复侵染,从而扩大和加重病情。晚夏以后,逐渐长出冬孢子堆。冬孢子随病叶落地越冬。多雨的年份和地区,生长密集,通风不良的潮湿环境中,病情严重。青杨派高度感病,黑杨派抗病至高度抗病,白杨派免疫。
防 治:①避免近距离混植落叶树和杨树。②药剂防治:波尔多液、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波美0.3度石硫合剂,敌锈钠200-500倍液,粉锈宁1 500倍液等,防治本病都有比较好的效果。③选育抗锈病树种。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