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有关卡特兰花斑病的防治法
2006-12-21|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信息中心
症状 植株根茎处变褐腐烂,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植株叶片萎蔫。

  病原物 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上生存,靠菌丝生长蔓延为害。
  
  发病条件 在末经消毒的园土中培育幼苗容易发病。土壤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防治方法
  
  1、苗床药土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多菌灵5克与25公斤细土拌成药土,播种时做垫土和覆土。
  
  2、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
  
  3、根腐病、株腐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800倍液加50%福美双800倍液喷淋。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