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茶蓑蛾及其防治方法
2010-09-03|

        近期,县森防站对我县花卉苗木进行了专项病虫害普查,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县部分苗圃茶蓑蛾危害较重。茶蓑蛾别名:小袋蛾、茶袋蛾、小窠蓑蛾,主要危害海棠、木瓜、法桐、樱花、红叶李等百余种植物。

  危害特点: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光秃,该虫喜集中危害。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多以3—4龄幼虫,个别以老熟幼虫在枝叶上的护囊内越冬。春季气温l0℃左右,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和取食,成为早春的主要害虫之一。5月中下旬后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一7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当年1代幼虫于6—8月发生,7—8月危害最重。第2代的越冬幼虫在9月出现,冬前危害较轻。成虫每雌虫平均产卵676粒,个别高达3000粒,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幼虫多在孵化后l一2天下午先取食卵壳,后爬上枝叶或飘至附近枝叶上,吐丝粘缀碎叶营造护囊并开始取食。幼虫老熟后在护囊里倒转虫体化蛹在其中。

     防治方法:

     (1)苗木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

     (2)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3)在幼虫低龄盛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4)提倡喷洒吡虫琳进行生物防治。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