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6|
1 标准枝与标准株的确定
在鲁北枣区20年生左右, 即结果初盛期的枣树最具代表性。设定生长正常、长势中庸、不偏冠的20年生枣树为标准树。每标准树的叶片含量可折合3个标准枝。每个标准枝含枣股约17个, 叶片约4 600枚, 叶面积约35 500 cm↑2, 长势正常的中等枣枝, 每个标准枝的长度为3.5~4 m。
2.1 越冬蛹基数调查
每年3月上、中旬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分4个方向扇形挖土查蛹, 按面积折合成每株蛹量。
2.2 成虫数量调查
统一使用20W黑光灯管, 黑光灯应设置在靠近枣林的空旷地上, 高度离地面1.5~2 m, 在4月1日~5月10日, 每晚19: 00~21: 30开灯, 统计诱获成虫的数量。
2.3 幼虫虫口密度调查
调查分2次进行, 第1次在幼虫孵化盛期, 第2次在4~5龄幼虫盛期。每乡镇选3~5块标准地, 标准地面积片林为667 m↑2左右, 枣粮间作林3333↑2左右, 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5株树; 分4个方向各调查一个枝, 折合成每米枝条的虫口数。
3 预报方法
3.1 发生期预报
3.1.1 历期法 在鲁北枣区枣尺蠖历期为20± 3天, 蛾峰期+(20± 3)天为卵孵化盛期, 一般为5月上旬。幼虫历期为28± 5天, 卵孵化盛期+(28± 5)天为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盛期, 一般年份为6月上旬。
3.1.2 物候法 柳树发芽、杏树开花始期, 石榴叶芽开始膨大为成虫羽化始期; 兰考泡桐开花盛期、金帅苹果开花盛期、枣树开始展叶为成虫羽化盛期; 刺槐开花始期, 小麦抽穗为幼虫孵化初期; 枣树开花始期, 石榴开花始期, 合欢开花始期, 小麦成熟期为幼虫老熟、下土化蛹初期; 小麦开镰收割为幼虫下树化蛹盛末期。
3.2 发生量预报
3.2.1 有效虫口预测法 利用各虫态死亡率(卵期3.23%; 1~3龄幼虫95.08%; 4~5龄幼虫34.17%; 蛹期4645%)作为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的参数。
预测4~5龄幼虫的发生量: 标准枝每米枝条的初孵幼虫数(头/米枝条)× (1-95.08%)。
3.2 数理统计预测法 (1)利用本年度1~3龄幼虫死亡率(x1)和4~5龄幼虫死亡率(x2), 来预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LgNn+1=-28.44+0.34x1+0.2x2;
(2)利用本年度1~3龄幼虫死亡率(x1)和5月上、中旬降雨量(R)来预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LgNn+1=-126.36+1.38x1-0.17(R-19.40); (3)利用本世代的发生量预测下一代的发生量: LgNn+1=1.01+0.94LgNa。
4 防治指标
4.1 防治指标
4.1.1 初孵幼虫期 每米枝条100头。
4.1.2 4~5龄幼虫期 每米枝条7头。
4.1.3 蛹期: (1)10年生结果初期(相当于1/3株标准树)3头蛹/株; (2)20年生结果初盛期或60年生以上老枣树(相当于1株标准树)9头蛹/株; (3)40~60年结果盛期树(相当于2株标准树)18头蛹/株。
4.2 防治适期
枣尺蠖主要危害期在4~5龄幼虫期, 取食量占一生食叶量的97%以上, 而1~3龄小幼虫期取食量小, 仅占一生食叶量的3%以下, 而且虫体小, 抗药性差, 易于防治, 对天敌杀伤小。因此, 1~3龄幼虫期是枣尺蠖的最佳防治适期。以2龄幼虫占60%左右时开始防治最为理想, 1次施药可兼治(1~3龄)3个龄期幼虫。防治适期的预报可在蛾峰期发生, 即蛾峰期+(26± 3)天, 一般年份在5月上、中旬。也可根据物候观察, 即刺槐开花盛期末、紫穗槐开花初期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