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6|
落叶松球果花蝇对落叶松球果及种子危害相当严重。1990~1996年对带岭林区的落叶松种子园、种子林、结实的人工林进行全面系统调查, 在掌握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确定了测报方法。
1 每年的4月中、下旬对越冬蛹的调查, 是短期预报的有效方法。采用物候法、诱集法、饲养法、基数法、环境条件法可进行中期测报。其具体方法是:
物候法: 根据球果花蝇各虫态的发生与其周围植物变化一致性的现象预测球果花蝇的发生期。落叶松雄花开始散粉不是该虫的羽化初期, 球果鳞张开正是其产卵盛期, 球果的鳞片及种皮木质化还是球果花蝇幼虫老熟、停止取食、幼虫脱果落地、结茧化蛹期。
诱集法: 根据球果花蝇成虫对糖、酒、醋的趋性, 每年5月上旬在标准地内按一定距离将装有50 ml诱集液的灌头瓶挂于树的下部枝条上, 每天上午8时统计诱集的成虫数量, 直至6月中旬诱集结束。以此确定该虫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 距卵孵化盛期大约12天。
饲养法: 每年4月中、下旬, 在前1年结果的落叶松树冠下的根际周围收集蛹, 一部分拿到室内饲养观察, 一部分仍集中放于种子园的落叶层下, 用扣笼罩上, 观察羽化时间、蛹的滞育率、天敌及其寄生率等。花蝇产卵后期, 用套笼将球果及枝叶一起套入笼内, 观察卵孵化期, 幼虫发育进度、脱果下地时
间。
基数法: 通过越冬蛹的调查, 羽化率、滞育率的测定, 可以预见成虫的发生量; 根据球果雌雄比例, 当年球果结实数量, 可推测球果受其幼虫危害的程度。越冬蛹密度越大, 死亡率越低, 球果花蝇数量越多, 球果被害率越高。
环境条件: 对各年度气象因子的分析表明, 花蝇化蛹与7月份温度(x1)、降水量(x2)关系密切。将其气象因子与蛹密度(Y)建立预测预报模型: Y=9.7598x1+0.0432x2-186.226。多元回归相关系数Ry=0.96。化蛹与温度的单相关系数r=0.956; ; 化蛹与降雨量的单相关系数r=0.838。 果花蝇幼虫对球果危害严重, 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该虫幼虫发生期, 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0倍液, 久效磷5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理想。
3 落叶松人工林、母树林结实一般3年为1个丰年, 但由于种子园经常采取促进结实措施, 每年都有不少树木结果, 因此每年都不能忽视对害虫的防治工作。
4 Y=9.7598x1+0.0432x2-182.266可作为预报该虫蛹密度的数学模型。